启教通信息平台

当学生嘲笑别人的弱点,怎么办?

班级管理 2022-10-20 08:55:28

为适应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课上,教师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多实践、多体验,帮助学生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面貌、行为方式和思想品质,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任务之一。

情景再现

在《林黛玉进贾府》课前导入时,我先让几名同学说说自己对《红楼梦》的评价并谈谈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作品人物。一个性格开朗的男生站起来就说:“我不喜欢《红楼梦》,我特别不喜欢其中的林黛玉,动不动就哭,就生气,太小气了,这样的妹妹,不要也罢!”他的发言,引起几位同学的共鸣。

这位同学的发言,反映出一些同学对待小说和生活中的弱者的嘲讽态度。他们还没有学会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还不会体察文学作品中弱者的眼泪或者特殊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更没有品味出这些文学形象的独特魅力。

临场应对

在正式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先给学生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你有过单独到同学家做客,或同学到你家做客的经历吗?家人提前给过你哪些叮嘱?你按照家长的嘱咐与同学相处了吗?林黛玉进贾府为何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呢?”学生回答之后,我又追问:“如果你是黛玉,当宝玉说‘这林妹妹眉尖若蹙’,要送‘颦颦’两字做表字时,你内心会怎么看宝玉?当你跟一位新同学发生口角,同学们都去劝他,无人理你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林黛玉进贾府》的内容,与后面情节发展中的黛玉流泪和宝黛关系的发展有何关系?”同学们热情参与,给出了多种回答。

最后,大家得出的感悟是:进贾府后,黛玉内心的凄苦,经眼睛的窗户凝结,在受到贾府世俗热浪的熏蒸后,被迫变成了不受黛玉控制的人前人后的泪滴。黛玉性格完全是环境使然,从作品艺术效果来看,如果没有林妹妹这个角色,贾府的生活就会失色很多。宝玉娱乐至上的平等思想与善心,虽给黛玉和其他姐妹丫鬟带来暂时的欢乐,但更多的可能是被孤立后的寂寞,甚至是永远的别离。

技巧点拨

此案例运用的是情境创设法。该教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用于课堂导入,能很快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所需的心灵场景;还可运用到课文的重难点教学部分,披文入情,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的再认识。

拓展迁移

情境创设法,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起认知新知识的梯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帮助学生通过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为学生创设情境,架构起学习新知的梯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难度不要太低,也不能太高,应兼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免学生在课堂上空有热闹没有收获,或者因缺乏底气、怕丢面子而不敢参与,教师应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展示交流的机会。

执教《祝福》,在讨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时,有个学生非常鄙视地说“傻死的”,并解释说:“祥林嫂初到鲁镇被婆家人抓走后,卫老婆子到四叔家的一番解释,就证明卫老婆子和祥林嫂的婆婆是一心的。可是祥林嫂经历丧夫失子之痛后,又找这个两面三刀的人,回到吸她血汗的四叔家。再说她第二次到鲁镇后,四婶不让她动祭祀的东西,她不正好休息吗?又没减少她的工钱。她自己想不开被开除,最后死去,都是因为她太傻了!”

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能以当代的视角来评价祥林嫂,接着我又强调评价一个人物一定要把她放到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以当时的时代环境为基础去评价人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我给学生印发了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老舍的《月牙儿》,并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祥林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者创造祥林嫂这一形象的意义和电影改编内容的得失,其间,学生充分认识到是那个时代吞噬了祥林嫂,吞噬了这个勤劳、质朴、善良、自尊的欲做奴隶而不得的人的生命。

学生结合自身真实经历,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及意义,虽然时代不同,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偏离作品原来的指向,但文化的时代意义与传承,就在这些活动中真实而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教育感悟

教育是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时很像导游,在不同的课程目标理念框架下,把学生引到一个个文化胜景前,任学生去徜徉沉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几个储备: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熟知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敏锐体察学生课上每一次的内心变化,秉持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基的职业操守。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