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作文训练模式下,高中生很容易对写作文产生厌恶情绪。这种情绪就像一种魔咒紧箍在学生的头上,长此以往,当教师再次布置作文题时,他们可能会在课堂上集体“拒绝”写作文。
情景再现
“怎么又要写作文啊?”一个男生小声嘀咕了一下。
“这篇文章这么枯燥,写什么啊?”另一个女生也在抱怨。
“老师,这次的作文太无聊了!能不写吗?”我的课代表给我使了个眼色,小声地对我说。
......
很多学生一开始精神状态还不错,可是学生越说越觉得无聊,慢慢变得昏昏欲睡,甚至有个别的学生已经支撑不住,疲倦地趴在课桌上了。
以上这些临时出现的“情景”让我始料未及,它们都来自我的一节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当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写作任务,大致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文本,然后写一篇读后感;第二种是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就文中的建筑特征,结合小组成员的日常经验,写一写他们对中国建筑某一方面的“印象”,写完之后再进行小组展示。出乎意料的是,自己的学生“拒绝”了这次作文练习。
临场应对
这篇课文虽然略显枯燥,可是它的作者是梁思成啊,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而且,与他相关的很多人物都大名鼎鼎,比如徐志摩和金岳霖。这时,一个问题很快在我脑海里浮现:为什么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钟爱有加且津津乐道,而对他的“情敌”梁思成的文章却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呢?
我忽然意识到“情”的重要,为什么不从“情”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在学生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充分对比、挖掘的基础上完成写作任务呢?我立即将本次作文写作的主题调整为“为什么是我”,全新的要求如下: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三人的故事很多人都知晓,请你认真比较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两篇文章并结合相关知识,尝试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以此来回答梁思成的问题。
我万万没想到,当学生听到这个作文题时,立即精神抖擞、摩拳擦掌,马上开始写作。
本次的学生作文,仅从题目看,就能称得上是“百花齐放”:《她要的幸福》《林徽因的选择》《当梁思成遇上徐志摩》《因为是你,晚一点没关系》……再看文章内容,也让我震撼良久。以学生作文《平平淡淡才是真》为例,佳句频出,如:“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这是徐志摩《再别康桥》里富有诗情画意的一句话,他的浪漫与才情深深吸引着林徽因,但这仅仅是精神世界的共鸣罢了,远不及她与梁思成之间对生活与精神两方面的共同爱好与需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侧面反映出来的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对建筑事业的热衷以及他们之间的美好回忆。最让我吃惊的是,一名学生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地写下两千余字。我从未看见过学生如此绞尽脑汁,只为完成一篇文章…
我用新的题目和思路启发学生,学生也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写作思路,用全新的、高水平的作文作为回馈。
技巧点拨
此案例我采用的是调整出新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从能激发学生共鸣的“爱情”入手,调整写作的主题,用让学生耳目一新同时又很有“张力”的写作要求加以配合。这种技巧对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很有帮助。同时,由于调整后的新写作主题及要求与课文密切相关,本次写作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熟悉教材,可谓一举多得。
拓展迁移
调整出新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思路。至于实际写作教学情境中具体怎么调整,具体如何出新,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人而变。
2018年高考结束后的一天,我正在一堂写作课上给学生分析最新全国Ⅰ卷作文的审题与构思,谁料,一个学生突然提问:“老师,思路我们早就明白了,能否给我们写一篇符合你要求的范文?”当时我有点蒙。毕竟,我上这节课之前并没打算自己下水写作。不过,既然有学生当众提出要求,我又不好意思拒绝,便当场答应了下来。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要求我对自己的作文课作出调整。我思考了半晌,向全班学生提议:“我们尽量多用课文素材,搞一个师生擂台赛吧!”这次没有人抱怨,而是个个都想超越我,他们一致回应:好!
以这次比赛为契机,我以《赤壁赋》中的四句话为小标题完成了下水文《时光“慢”递,缓步向前》,学生则使用《劝学》《兰亭集序》《行路难》等素材进行了写作。
教育感悟
《孙子兵法》云:“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写作教学中,这个道理依旧适用——预设很重要,但比预设更重要的是及时调整,适时出新。如何更富有时代气息,如何更贴近社会生活,如何帮助学生书写“青春”,这些都是写作教学“调整出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