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如是说。“唤醒”绝不是凭空的一声“吆喝”,需要教者以创新和智慧为学生创设情境,助力成长。
情景再现
高二下学期,语文必修选修都已结课,接下来面临的便是高考复习备考。针对本班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的问题,打算先从文言文开始复习。根据以往复习文言文的经验,都是基于高考考点的复习策略,分别从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概括和分析文本、翻译句子这几方面着手。当我把这样的复习计划在班级公布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叹气,有的皱眉,一副难以接受的样子。其中,一个学生不耐烦地说:“唉,又要接受煎熬了!”其他同学也随声附和。其实,一提文言文,不仅学生心烦,老师也头疼,正如学生中流传的一样——“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当学生的议论还在此起彼伏,我不禁思考:“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文言文?是不是学习或复习方法太过枯燥无味?那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面对高考文言文复习这一棘手问题,何不尝试“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复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临场应对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并没有利用老师的绝对“权威”压倒学生,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同学们,面对高考,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复习文言文。既然大家认为按题型复习枯燥无味,那同学们想用怎样的方式复习呢?”学生们见我这样发问,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只听下面有同学说:“复习文言文还能有什么快乐的方式吗?”我抓住学生的这个问题,顺势追问:“想一想平时你们都喜欢做什么呢?”学生们又开始七嘴八舌,有的说喜欢KTV唱歌,有的说喜欢看电影、综艺,有的甚至说喜欢玩手机游戏……我并没有质疑学生的发言,而是顺着学生的发言,抓取关键点,继续追问:“那我们复习文言文可不可以采用唱歌、综艺、游戏的方式呢?”听完我说的话,学生们再度兴奋起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和学生共同探讨出一种视听结合的复习文言文的独特方式——“经典咏流传——我把文言文唱给你听”。学生首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结合课下注释,对文言文再一次复习,通透理解和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接下来,根据文意选定一首古风或流行歌曲,按照所选歌曲的歌词韵律格式,对文言文进行改编,并最终翻唱。这种独特的复习文言文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概括和分析文本、翻译句子等一系列考点。
技巧点拨
此案例我采用的是情境创设法。这一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倾听和互动中,快乐学习,主动学习。本案例是师生课堂生成的绝好体现:“视”,通过观看他人的成果,在对比中,查摆不足,寻得经验;“听”,别人分享时,自己认真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更能习得新的学习方法。“视听结合”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复习文言文,爱上文言文。
拓展迁移
情境创设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设计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在综合情境中自在翱翔。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文言文复习,其实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实践。
在讲《四世同堂》整本书阅读时,本想让学生分享一下读书心得,可是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仅有三分之一同学写了心得体会,并且似乎不愿意分享。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陷入了沉思。“学生不愿分享,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分享方式太过枯燥?用什么样的方式分享才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呢?”
我再一次想到了情境创设法,基于百万字的《四世同堂》,如果让学生单纯地分享读书心得的确太过单调了。我让学生将《四世同堂》整本书阅读策划设计成一次活动,同学们听得这一消息,再一次沸腾了,他们纷纷讨论,为此次活动“献计献策”。最终,本次读书交流会既有传统的读书心得分享,又有根据书中某一情节编排的话剧,基于书中人物形象设计的书签,为冠晓荷、大赤包等反转人生,书法与诵读结合,改编歌曲,评书、相声,师生互动等。创设综合情境,再一次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学生们在策划与设计过程中,思维碰撞,审美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教育感悟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转变为教育的引导者,学生也不再单纯地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这样的综合情境创设,使得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