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不教之教:核心素养的教学实现方式——叶圣陶教育思想对核心素养培养、发展的启示

教育理论素养 2022-04-22 08:48:07

声名显赫的麦克阿瑟将军行将退休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声音中没有任何的苍老,有的是雄心与永远的青春。不过,我以为这话用在教育家叶圣陶身上却是不合适的,尽管充满着哲理。叶圣陶不仅不会死,而且也不会凋零,他仙眉慈目中透射的思想永远那么鲜活,在世纪风雨中发出的声音,虽在昨天,却依然响在今天,历久弥新的思想犹如一盏顶灯照耀教育的前程。

叶圣陶教育思想宝库中,关于教学的论述尤其值得我们重温。如果作一简单的梳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我以为是叶圣陶教学观的核心,我不准确地将它概括为“不教之教”。这一核心思想揭示了教学的本质,而且建构了完整的教学概念。今天,我们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教学改革,寻找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实现的方式,“不教之教”仍是教学的准绳。

一、“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原义与内涵

关于教与不教的论述,是叶圣陶196198日,在呼和浩特与语文教师谈怎样教语文课时首次提出来的。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个学生说:老师讲的太多了,对我们没有好处。我们预习《粮食的故事》一课,读过几遍非常感动,几乎掉下泪来。后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左分析,右分析,把一篇文章拆得零零碎碎,讲了些空泛道理,我们听了,反而把感动冲淡了。”叶圣陶紧接着说:“这样看来,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适当地多动脑筋,脑筋是不会受伤的。”这段话的结尾是这样的:“总之,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讲。”他认为,这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1978821日,在题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讲座中,叶圣陶说:说到如何看待,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换个说法,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叶圣陶很谦虚,说这是个朦胧的想法,其实很清醒、很清晰、很鲜明;从不讲不教,不只是换个说法,而且是科学的迁移和拓展,是深化和提炼。这换个说法,又从语文学科迁移、拓展到所有学科,成了教学的共同原则和普遍规律。

对于“不教之教”的价值立意,是定位于教学境界的。他说:“学生入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这一教学境界叶圣陶用“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举一反三”等来概括它的表现特征。其实,这一思想最为深层的意义价值是直抵教学的核心,通过“不教之教”将教学本质呈现出来。正因为此,它永远是鲜活的、历久弥新的。

叶圣陶揭示的这一教学原则有着重要的理论根据,他用非常平实的话作了解释。其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自己的事当然要自己做、自己完成,包办代替万万使不得,也万万行不通。其二,“知识是求知者主观的欲望和兴趣的结晶体,离开了求知者的主观便无所谓知识,所以知识只有自己去求,别人的知识只能由别人去应用,我不能沾他一些光”。现实中,教师“沾学生光”的并不鲜见,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学。其三,“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不自己学,只能“得到‘外铄’的效果”。叶圣陶对“失学”作了新解:“精当地说,唯有自己不要学习才是‘失学'。”岂止是精当,还十分精辟、精彩。其四,最为重要的是,叶圣陶有个关于“素养”的理论在支撑他。他说:“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一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他举例说,音乐教育的成功在于“一般人都受到音乐的滋养”;文学教育的成功在于“个个儿童能欣赏文学,接近文学”,而且是“生活在先,文学在后”;学习的成功在于不但有所“知”,而且有所“感”……总之,着眼于“教育”,着眼于滋养,着眼于素养,那么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去学,其结果是“不需要教”,“一辈子有用”。

二、教是为了不教,大智慧的教——“不教之教”

对于教学,叶圣陶有个完整的概念,要以学生为主,但不能排斥,更不能否定教。他非常明确地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达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一个“非也”廓清了界限。他紧接着补充说,教学当然需要教,问题是需要“久旱逢甘雨”式的教,需要使自己“蓬蓬勃勃地滋长”的教。这就需要教师有大智慧、好方法,这对教师是个高挑战。

对于这一难题,叶圣陶抓住了三个关键问题。一是,何为教,何为“不教之教”?他说,教师之为教,“其义在指导”,“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打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也”。指导和相机诱导才是善教。而这样的指导、诱导用意在于“发动学习的端绪”,即用情感启动良好的开端。在方法选择上,“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和指点代替多讲”。同时,他又指出“给指点,却随时准备少指点……最后做到不指点。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二是,何时教?当学生“想不通了,说不清楚,这就是碰了壁了,其时学生心头的苦闷多么厉害,要求解决的欲望多么迫切……”,即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教,伸出援助之手,助其一臂之力。这就是不愤不启吧。三是,教什么?这是因内容而异、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的,但一定是前文所述的“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因而这样的教,是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

对于“不教之教”,叶圣陶阐释了其理念、原则、关键以及基础等问题。

首先是置于一个宏大的背景下的理念,那就是课程及其改革的背景。叶圣陶不是就教学论教学,而是在课程的理念和框架下进行。他说,“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把某一种活动机械地规定为进行某一项教育,恐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理想的办法,最好不分学科”,让学生“浸润在发生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即使分科,也不能忘却“各种功课的总目标”——教育。他甚至说,“学制与课程之类也不是不重要,然而精神不立,单就这些上讨论如何如何改,就是舍本逐末,必然没有什么好处”。这样宏阔的背景,即课程的背景,课程综合化的背景,必定促使教学改革有大视野、大格局、高格调,在学生的“学”上下功夫。

其次是“不教之教”的理论基础。“不教之教”关涉到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与把握。大家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理念非常熟悉。“例子说”的实质是定义了教材——教材是学习的材料,是工具,不是目的。不必多作,阐释,课程亦是工具。叶圣陶还定义了教育:“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而这样的工具“大而言之可以挽救国家社会,小而言之可以指导个人”。既然是工具,就重在使用,谁使用?是教师,但一定是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学生不使用,工具就失却了价值;学生就是在学会使用工具、创造工具中进步、发展的,以至解放自己的。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是一种可能性、教学的核心是学习等等,这些都是“不教之教”的理论,不过,叶圣陶从工具角度的阐述,为我们的研究与认识开启了一个新视角。

再次是“不教之教”的原则。原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梳理和阐释,在阅读叶圣陶的著作中,我以为叶圣陶突出了两条。一条是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他的原则非常鲜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决不应当加重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自己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以此把一切任务都推给学生,抑或布置更多的作业,以“学会学习”的名义,绑架学生,显然违背了“不教之教”的目的。另一条是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正常的,而且会一直存在下去,但叶圣陶说:“我们竭诚地希望负责者注意:考试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占一个小小的位置,把它过分地重视,甚至忘却了求取知识的本义,对于学生是无益有害的。”我们当记住叶圣陶的忠告,记住考试是个“小小的位置”,作为其中一个“负责者”,也来竭诚地努力吧。

最后,“不教之教”的关系重建。“不教之教”重建了师生关系,教学教学,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学生。师生到底是什么关系,论述已经很多,但在“不教之教”的教学中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要求。叶圣陶对此作了精辟的解说。他认为师生关系的重建,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定义自己、改变自己。他的核心观点有三个:一是“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因此,“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同样的人、同样的生活、同样的地位、同样、的尊严,这就保证了师生关系的平等。二是“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做学生的学生,意味着我们正处在后喻文化时代,学生走到教师前面去了,教师应当向学生学习。同时,当以学生身份出现的时候,学生才会对你产生亲近感、信任感。三是“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不教之教”的过程是伙伴学习的过程,同伴之间才能在合作状态下我学你教,你学我教。

三、“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在当今教学中如何真正实现

这么多年过去了,叶圣陶关于“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我们在认真实践、努力探索中,也有了一些样本,是有进展的,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没有真正实现,教学还没有根本性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改的进程,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深化改革,让“不教之教”落实在课堂上。

其一,要明晰并坚定几个完整的概念。

教学是完整的概念,完整的概念促进完整的教学,完整的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一是“课改”与“改课”的概念。课改即课程改革,改课即课堂教学改革。我重申这样的观点:课改必须改课,改课一定要在课改语境下进行。课程与教学虽有大小之分,但绝无重要与不重要之分,也绝无主次之别。课堂教学在课改的链条上具有实质意义,应当将之作为课改的一个重点,绝不能把兴奋点都放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去。二是“教”与“学”的概念。教学是一个由“教”与“学”共同组成的过程。只有教,没有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同样,只有学,没有教,也不是真正的教学——教学应是有教的学。要防止、克服教学走极端,“无师课堂”是不应提倡的。三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还应包括“教学评价”。以往我们对评价重视不够,评价与教、学有所疏离,教学过程并不完整,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是今后改革的一个重点。

其二,牢固树立教学育人的核心思想。

叶圣陶强调的“各种功课的总目标”“要立精神”“要滋养学生”,阐述了一个指导思想:学科育人、教学育人,这不只是一种核心理念,还应是重要的原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就是要引领教学改革,并让核心素养发展真正落实在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学理上虽然需要进一步明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它一直在影响着学生发展。我们需要让它从潜在状态转化为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师从随意走向自觉,这就需要深入研究,进一步提炼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和教师研究,作为一线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应当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学科特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提炼学科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让教学的准星永远对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三,坚定地以学会学习为教学的核心。

“不教之教”的前提与重点就是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核心是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的抵达尚有不小的距离,还没有真正实现。除了理念亟须转变外,我以为应当使教学结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学习情境四者联动。教学结构需要改变,但结构改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还需要设计学习活动,让结构落实在学生活动中;教学活动的本质应是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编织起学习过程,学习活动需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要与学习活动相配,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是在情境中展开的,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设计并优化学习情境,让真正学习、深度学习在情境中发生。

其四,着力研究教师的“不教之教”。

    学生学会学习是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展开的,教学核心的抵达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教之教”,不仅使教学过程完整起来,也推动教学走向高境界。究竟如何实行“不教之教”,叶圣陶已提供了思路,但是教学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生成性,具体实施时需要教师的智慧,既需要学科素养,也需要学科教学素养。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以及青年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创造,已有许多可贵的经验,摸索、总结了一些样态,我们应从这些案例入手,剖析、概括、提炼。案例不是坐在轮椅上的学问,而是田野上开出的智慧花朵,这智慧之花的名字就叫“不教之教”。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