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课堂建设:讲演故事与教学重建

学校管理实务 2022-04-21 09:03:47

爱因斯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教育家。有一天,一位母亲把她颇有禀赋的9岁孩子领到爱因斯坦面前,问他怎样学数学才能学得更好,爱因斯坦说:试着给他讲些故事。这位母亲不以为然,坚持问关于数学的问题。爱因斯坦坚持自己的意见:如果想让他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想让他有智慧,就讲更多的故事。在爱因斯坦看来,想象力是进步之源。他说过,伟大的发明需要一颗富有想象力的心。他认为,知识限于我们已经知道的一切,想象力涵盖将要认识和理解的一切。而讲故事,正是培养想象力的绝好途径和办法。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可以把故事引进课堂,而且可以用故事建构课程,用故事再现生活和各种科学现象。

一、故事,让课堂贴近生活

教育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载体是课堂。故事,可以让课堂贴近生活。

(一)还原生活

人类知识就像海洋,浩瀚无边。中学教材,只是薄薄的几本,就像一个地球的知识经纬仪,轮廓清晰,论述凝练,但是,这种被高度浓缩的知识经纬,无法涵括具体的生活细节、社会现象和历史事实,给学生的理解、学习带来了困难。故事进课堂,可以为学生的认知、理解搭建起一座桥——这个过桥的过程,是丰富知识涵养的过程,而过桥到达彼岸以后,又可以拓展视野并体验到习得的快乐。

许端端老师上初二《国民革命的洪流》一课,其内容涉及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国民政府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及国共合作的过程,政党斗争、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成了初中生学习的障碍。许端端老师补充了耀文、耀武兄弟的三封家信,并贯穿其中,可谓神来之笔。其中第一封是――

亲爱的耀文大哥:

…还记得当初我俩为要不要南下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一事而争论了一个晚上吗?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相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我最喜欢听周恩来主任的课,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我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作为军人“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作为革命军人,我们渴望打仗……

弟:耀武

19247

一个家庭的三封家书,其实就是三个故事,隐含三个历史事件。选择这样的材料,可谓独具匠心:把学生带入历史记忆中,通过生活化的情节,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补充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师生交流的载体。同时,教材与生活往往有时空距离,学生的认知有时与教材会存在一定的落差。故事,可以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材之间打通一个通道。

陈志谦老师上《画轴对称》时给学生讲述了一个故事:97岁的李淑芬老人是民间剪纸艺人,同时也是北京市年龄最大的奥运志愿者。她怀着一份真挚的感情,把自己的剪纸绝活儿融进了浓浓的奥运情结之中。这位老人用一把小剪刀、一摞普通红纸,剪出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期盼。陈老师把李淑芬的剪纸作品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陈老师把这节课的实践与体验写成说课稿,参加省里的说课比赛,并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征服了评委,荣获一等奖。

20145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份题为我国中小学生教材难度被高估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中小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活,建议我国教材中增加应用性知识的比重,拓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习题中更多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突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故事进课堂,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故事,让课堂启发思考

教学需要情境,它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知识环境,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发展的环境。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故事是非常好的资源与触媒。

(一)创造情境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引入相应的故事,创造一定的情境,或引起兴趣,或激发联想,或引发疑问。

郑乌最老师在教学《淀粉》一课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在牺牲前,托人给鲁迅带去了一封密信——一张白纸。鲁迅先生把信用棕黄色液体浸泡后就看到了信中的内容。这是引起兴趣。

另一位化学老师在教学《几种常见的盐》一课时,展示了两个小故事:某10岁少年因食用私制盐而中毒丧命;某女大学生一口气吃了十多根火腿肠,出现休克现象,经医生抢救后脱险。这是引起思考。

通过故事创造情境——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环境,学生从中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由此及彼,激发自身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思考问题

故事除了可以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决定自己如何行动。

傅小云老师在教学《简单随机抽样》一课时,讲述了这样一则笑话——

妈妈:“儿子,帮妈妈买盒火柴去。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火柴好多划不着。”

一会儿,儿子高兴地跑回来了:“妈妈,这次的火柴全都划得着.我每根都试过了。

同学们笑过之后,教师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儿子的这种做法合适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显然,你只能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火柴作为检验的样本,那么,应当怎么抽取样本呢?

教师在“教后反思”中写道:“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是统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设置问题情境,就是要避免抽象的说理或空洞的说教。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三、故事,让课堂充满生机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发展是重要的目标。这一目标很难有一个统一、具体的评价指标来考量,因此,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往往模糊不清。巧妙引入故事,可以使之有一个恰切的抓手。

(一)培育情感

一位心理学家说:“事实像口袋,空的口袋是站不起来的,想要站起来,就要装入事实的经由和情感。”这个事实的“经由和情感”就是故事,这样的故事既有情节,又有情感。

卢金火老师上八年级美术《文明之光》一课中的“关于彩陶的联想”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早期的人类没有碗,他们喝水就用手捧。直到有人想到用玩泥巴的泥土捏一个凹下的形状,终于捏成了人类的第一个碗。也许,在一次偶然的火灾里,这只用泥土制作的碗被掩埋,又经过高温煅烧,变得非常坚硬,有人用这只碗盛了水,竟然滴水不漏,这人高兴极了,就召集了许多人来看,于是开始研究制陶的方法。”这个故事,生动地讲述了早期人类受到生活的启迪,捏制了人类第一个泥碗;又因意外的事件,知道了陶器的烧成,于是才开始了研究制陶的方法。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早期人类生活的联想,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情境中,而古老的事物因其背后的故事而生动起来,使得看似乏味的美术史教学顿时鲜活起来。学生们从中了解到人类祖先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便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培育。

故事为课堂提供了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升华情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的熏陶,逐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滋养生命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又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是生命的故事。课堂上讲述故事,是生命对生命的召唤、生命对生命的关照,这样的故事可以丰富生命内涵,滋润生命品质,提升生命境界。

丁海蓉老师教学郑敏的诗《金黄的稻束》时,讲到“母亲的收获”,学生们问:“老师,你的收获是什么?”丁老师笑着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你们获得新知时满足的笑脸,还有你们时时闪现的思想的火花。”这个答案,学生不甚满意,这时,她回忆起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正在上课,一位花店的员工找遍整个教学楼之后,把一个大大的插满康乃馨和满天星的花篮捧给我,他让我签收时,我很意外,百思不得其解。你们为什么要送花给我,因为那一天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而你们告诉我,只是因为老师看起来不开心,所以你们要给我一个惊喜,希望我绽放笑容,像花一样美丽。

在课堂上,故事可以搭建师生生命互动的平台,师生相互交流,一起体验,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得以紧密结合,课堂演绎了生命成长的丰富和美妙。

四、故事,让课堂五彩缤纷

课堂上故事的呈现,可讲述,可表演,可演示;课堂上故事的导入,可开头,可中间,可结尾;课堂上故事的叙述主体,可教师,可学生,可师生。多样化的故事演绎,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结构。

(一)讲好故事

一节课,讲好一个故事,或是制造悬念,引发兴趣;或是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或是创设情景,烘托气氛,有助于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和情感的世界。

王宏辉老师上《机械运动》一课时用故事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的高空飞行,发现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便一下子抓住了它——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当时,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有这么大的本领,竟然能抓到一颗子弹?

于是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子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教学很自然地引出了“机械运动”的课题。

(二)演好故事

故事也可以通过戏剧、舞蹈、说唱等表演方式来呈现,学生通过表演,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解读生活。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小说《心声》,小说写了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他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遭到老师拒绝。小说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吴静宜老师上《心声》这节课,故事情境的创设很有创意:他把《心声》改编成一个短小的课本剧,由学生自导自演,可以看作是师生共同的二次创作。

吴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时说:“学生表演课本剧,事实上就是进入到一种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可以更好地去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复活了教材,师生成为编剧和演员,更直接地进入教材,去理解、体验和欣赏,可以说是教学资源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在故事进课堂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有重新的审视和理解。如果是出于功利主义的目的,目标往往直奔问题的答案,这不但浪费了可贵的教学资源,更严重的是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和启发学生的智慧。所以我们认为,教学目标要包含“生态”元素,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个性化的自由发展——倘若真的如此,分数、成绩这些“现实”指标,一定不会太差。多年来,我们学校的高考屡创新高,最近几年,“本一率”稳定在65%以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