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教人语文,莫如以语文教人

学科教学 2022-04-24 08:52:07

不知不觉已经当了30年教师。说来有意思,十年左右当上特级教师,再十年左右做副校长,近十年做校长。反思今日之我与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之我已有天壤之别,但对于教育,我始终心怀敬畏,不敢说自己已然能够窥其真谛,但依然坚持一线,不敢离开课堂。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感叹关键事件对自己成长的助益,对于我而言,这样的关键事件有很多。而其中最难忘的应当是2010年我成为东北师范大学柳海民老师的博士生,从田野走进象牙塔,草根变成研究者,又再度回到田野。今天看来,五年的求学经历改变了我作为一个从一线起步的教师的视野与思路。同样是这一年,我的职业角色由特级教师变为学校校长,由带领语文教师共同成长,变为引领一所学校走向卓越。经验与理性、研究与实践、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正是在这种多方矛盾的巨大冲突中,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语文学科要回归对人的关怀

作为一线教师,我见证了21世纪初至今的十多年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历程,实践中发现了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教学内容杂乱松散、缺乏结构性,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方式僵化……尤其忽视了对人的完整培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多年前,我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主题教学的主张,试图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儿童抓住核心语词,牵一发动全身,带动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在实践中,40余节研究课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

当我和柳海民老师说,我的博士论文想做自己研究了几十年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之后,柳老师认为,将从实践中来的教学研究加以提升总结,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但同时他也追问了我一连串的问题:你的“主题教学”研究了近20年,究竟建构了什么?创立了什么?你的主题教学核心概念是什么?本质是什么?特征是什么?是否运用主题教学在教学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我所提出的“主题教学”,缘起于对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拿课堂说话”。但从研究者的视角而言,须关注其内涵界定是否清晰、其体系构建是否完善、其推广延伸是否可行……特别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本质思考,很多时候陷在课堂里,容易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学科,说到底是培养“人”的途径之一,缺失了对于人的关怀的语文课程势必是苍白的,甚至是可怕的。但是语文对于人的关怀又不应当是生硬的、教条的、脱离语言学习材料独立存在的,应当让学生在母语文化的滋养下,自然而然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基于上述思考,我与团队在原有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明确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以“语文立人”为核心思想,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从文化的高度、培养完整人的哲学角度,坚持以儿童的生命价值为取向,在综合思维指引下,整合多种资源,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生发教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引导儿童形成主题意义群,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与培育价值观,进而逐步形成促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

课程整合应以核心素养为“魂”

当上校长后,每天走在清华园里,很少有人再来单独问我:这节语文课该怎么教?更多的声音是这样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究竟是什么?学校在哪些方面应当改进?孩子在学校中怎么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为校长的这些年,每学期我都和中层干部们到各个年级去分头蹲点听课,在每个班级中和孩子们一起生活一天。近距离的教育观察,让我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每门学科都在无限制地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语文是母语学科,数学是自然学科的王冠,体育能打下健康的底子,艺术能修炼人的气质,然而还有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等那么多门学科,当这一切全都强加在孩子幼小的肩膀上,全都要求儿童同等对待的时候,势必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同时,学科间,教学内容重复,一年级的《咏鹅》、六年级的《长江之歌》等内容会在语文、音乐等课程中反复出现,学生为教材陪跑,兴趣消失殆尽。而且,还有太多我们成人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法制、禁毒、防艾等相关内容,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想要挤进已不堪重负的学校课程。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诸多育人途径中的一条。在每一门学科教学都愈加专业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培养很多具有专业化背景的野蛮人。如果学校没有办学理念及办学目标的正确导向,没有整体育人氛围的营造,没有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课堂教学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就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构建来讲,课程不是少了,而是其间缺少衔接,特别是很多一线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没能够为学生未来持续的发展奠基。在学校整体课程构建的过程中,不能再做加法,而要想办法做减法和除法,应该调整结构,于是就产生了优化整合国家基础性课程,以及学校个性化发展的特色性课程的“1+X课程

如何打破原有的各个学科教学中的线性操作方式,将相关知识、能力等组成一个有联系、有逻辑、有层次的系统,并形成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要的主题课程?具体而言有三种整合方式。

学科内的渗透式整合: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的独特属性与优势,适当融入其他学科元素,以更好地助力儿童学科素养的提高。

学科间的消弭式整合: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将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概念、内容和活动等整合在一起,为研究同一主题或解决同一问题,提供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跨学科的融合式整合:围绕同一主题,超越学科边界,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通过实践体验、系列研究等方式开展系列课程活动,如戏剧、应用创新等。

整合的依据指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以清华附小为例,在课程整合之初,学校就初步拟定了“清华附小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五大核心素养”使学校的课程改革更加有“魂”,更加有“根”,以此为依据进行的课程整合,实现学科内外的融合、统整的化学变化,进而打破学科过细、过深的碎片式教学现状。

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更需强化价值观引领

古人说君子有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因而,“从小拥有理想与抱负、意志与品质、实践与行动”构成了清华学子成志教育的内涵。

迎接未来的最好办法是把激情与思想奉献给当下。今天的教育在培养专业化人才方面渐行渐远,中学课程大学化,小学课程中学化,尽管应试教育的窠臼已有所打破,但很多学校和家长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看重,仍然优先于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看重。这样的教育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未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今天我们培育怎样的儿童。这样的教育如果不加以改变,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将是可怕的。

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于一所学校而言,究竟该培育怎样的人才,怎样用一句提纲挈领的话语表达其最深挚的教育理想?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我们找到了“成志”这个根源。

成志教育要“承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让儿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成志教育要“立志”,把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成为祖国的栋梁。成志教育要“弘志”,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儿童学会“微笑、感谢、赞美”,养成“言行得体、协商互让、诚实守信、自律自强、勇于担当、尊重感恩”等道德修养,努力成为未来的榜样,引领社会和时代。

承前利于启后,审视方能前瞻。回望30年的教师生涯,尽管成就与遗憾并存,但所幸自己年届天命,仍有研究的热情与成长的动力。愿以有生之年,继续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贡献微薄之力。

(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639日第10)

人物介绍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研究并实践的主题教学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带领学校团队探索的成果《成志教育:小学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获得第二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全国第四届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出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超越·主题·整合——窦桂梅教学思想探索》等十余部专著。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