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聚焦在哪里呢?应当聚焦在立德上。
1.立德树人是新常态教育的根本方向与任务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与根本任务。毫无疑问,这也应当是新常态教育的根本方向与根本任务。新常态教育之“新”,就是坚定不移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这是根本的“新”。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以“立德”来“树人”。《大学》开宗明义地强调,也是朱熹一再称道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倡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以“立德”来“树人”,正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所以,“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道德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性问题,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强道德教育,坚守道德价值,提升道德水平,成为世界性的共同呼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涌入,我国的道德教育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严峻考验。如何坚持道德教育,如何坚持通过“立德”来“立人”,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战略主题。立德树人,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呼唤,是未来的期盼。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既是对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回应,对现实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引,又是对追求和建构中国特色、中国品格教育体系的深沉思考与坚强决心。与此同时,立德树人的内涵、路径也有了新的变化。
2.立德树人彰显道德的伟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的育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育家、哲学家们也有类似的论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一个人必须用道德的眼光来观察他在世上的全部态度”,“只有从道德观的美学威力出发,才可能出现那种对美的纯粹、摆脱了欲生的、用勇气与智慧相协调的热情,借以把真正的道德化为性格”。@他甚至说,从普遍意义上来说,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美国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桑代尔也强调,道德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教育是科学,教育也是艺术。没错,但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
道德的力量是育人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光源。”道德之源不断发出温暖的光,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指明前行的方向。可见,道德不只是道德教育的任务,道德和道德教育应当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应当让道德之光永远照亮学生全面发展的旅程。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生成智慧。而智慧离不开道德,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智慧就是那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能力状态”,其前提是智慧一定要对人类有益。以德生智,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命题。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增强法治意识,而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用法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这也应当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学生全面发展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过程,而幸福应当充满道德判断,否则,幸福就会失去评判标准。道德应当是幸福之源,让学生在道德意义生长的过程中获得幸福。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道德是育人的伟大力量,立德树人方针的提出是深刻的,立德树人必然成为新常态教育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
3.新常态教育育人模式实质是立德树人模式
立德树人是新常态教育的根本任务,不难理解,新常态教育育人模式实质是立德树人模式。建构这一模式,应厘清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厘清“立德树人”模式的育人目标。如前所述,新常态教育要以培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正是育人目标之所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可以有诸多建构方式,我认为应当聚焦在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这三个要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是核心素养之“核心”,是育人目标的重中之重。目标如此定位,中华民族的未来才会有再次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可能。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重要的是从小要做到“三个学习”。一是从小学习做人。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人、好人,是一个最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做人。如果我们都是好人,那么,中华民族必定是优秀的、伟大的民族。二是从小学习立志。习总书记说:“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家国情怀,乃是学生的鸿鹄之志,怀着这样的志向才能挺起脊梁,担当大事,走向世界,走向自己的未来。三是从小学习创造。习总书记说:“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需要你们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提出的“学会改革变”,实质是会创造,在改变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自己,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要厘清“立德树人”的课程模式。立德树人的课程育人模式是丰富多样的,而不是一种模式,但各种模式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无论哪种课程模式,都需具有一些基本要义。一是建构学校课程的概念。所有课程到了学校便获得一个新的身份——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意味着学校对课程要整合,要加强各种力量、资源的统筹。尽管当下这一空间不是很大,却不是无能为力的,其实真正的空间在于自己的创造。二是遵循课程综合化的走向。课程综合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的培养。课程综合是一种跨界之美,跨界带来了创新。三是加大课程的选择性。有选择才有发展的机会,选择即发展,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课程选择性不只是存在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在内容、要求、方式上也应扩大选择性。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背后是学习主体确立的问题,让学生与教师都成为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的深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思维品质的提升。学习方式变革要推动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改变,学会创造。五是鼓励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创造者。教师是课程真正的诠释者、实现者,也是课程真正的研究者、建构者。课改的深化,更重视教师课程创造,只有教师创造课程了,课程才是真正有效的、有意义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再次,要厘清“立德树人”的管理模式。要从管理走向领导。这不仅仅是概念的改变,更是理念、内涵、方式的整体性变化。之于管理,领导更重视宏观视野、战略思考、系统建构;更重视专业和科学,寻找理论支撑;更重视自下而上的改革路线,让教师成为参与者、文化建设者;更重视让所有的人都被卷进改革的潮流,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无论是领导,还是管理,其模式的核心是解放人,让人在解放中有自由感,有创造的激情,焕发创造的潜能。这样的领导,是一种道德领导,是用文化的方式展开的领导。因此,这样的管理模式实质上也是一种育人模式。
“立德树人”管理模式,释放人是这一模式的本质,但在实践中常常发生一些猛烈的碰撞,以至成为悖论。规范与释放就是其中一个难题。从理论上看,这一命题涉及规范伦理学和德性伦理学方面的关系。应当承认,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规范,如黑格尔所言,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如涂尔干所言,正因为规范可以教会我们约束和控制我们自己,所以规范也是释放和自由的工具。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规范,规范是为了什么。有学者批评了规范伦理学,不过,紧接着又解释:“这里对伦理学的批判仅仅是警告性的。”之所以要批判,是在规范的旗帜下,我们“看不见生活的美丽之处而只看见了却不难看的‘效用’”,“剥夺了人性的光辉”。之所以是“警告性”的,是因为批评、批判不是否定,而是校正,那就是当规范为人的释放服务时,这种规范是真正有价值的。此时,对规范的尊重,实质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对创造的尊重。
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厘清,以上三方面对于建构“立德树人”模式是最为重要的。
新常态教育不是自然来到的,是人们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并遵循规律而创造出来的。因此,新常态教育,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需要有新追求、新动力、新担当,从而进入新境界。新追求、新动力、新担当,是对“立德树人”模式的完善、丰富,使之不断成熟,育人更有方向感、时代感,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有成效。这样,“立德树人”定会迈向育人的崭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