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的孩子正在发生欺凌行为,或者被老师告状了,或者被受欺凌的父母和孩子找上门来了,作为欺凌者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犯错误了,觉得很丢脸,就气不打一处来,二话不说直接给自己的孩子一巴掌。这种做法不是教育,那叫自私。因为打孩子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是给旁观者看的,而丝毫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当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的时候,父母不妨参考下面的应急处理方法,按照这7个步骤,问题就可以得到暂时的解决并能保证把伤害降到最低。
直面问题,耐心倾听
《地球上的小星星》是印度一部著名的家庭教育电影,里面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一天,小伊布在看几个大孩子踢球,球滚到他脚边上来了,他就好心地把球捡起来,想把它扔回去。可是因为小伊布的眼睛有问题,他看东西是歪的,于是,他一使劲就把球扔到墙外面去了。他原本想办一件好事,结果办成了坏事,他自己觉得很尴尬,可是那些打球的大孩子们却认为他是在故意添乱,就过来拿手杵他,小伊布也不是善茬,在推来搡去下,他们就打成了一团。结果,小伊布自己吃了不少亏,把对方也打了个鼻青脸肿。回到家时他发现,挨打孩子的家长带着被他打的大哥哥到家里告状,小伊布心想是他先打我,我又不是故意的,就表现得很理直气壮。不料,小伊布的爸爸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巴掌,把他扇了一个跟头。小伊布满肚子的委屈没地儿诉说。
小伊布父亲的做法很有代表性,这种做法最大的错误不在于父母有没有打孩子,而在于父母没让孩子把想说的话说出来。父母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就责怪孩子,不让孩子把事情说完就打断孩子,这种做法会造成亲子沟通问题,会激化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很可能父母越是说“不许打架”,孩子越是要打架给父母看。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想跟你沟通的时候,当他想跟你表达他愤怒、不满的时候,家长要停下手中的一切事务;你的工作、你的电视、你的手机,甚至你正在吃饭。孩子的问题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他想跟你说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倾听,否则,你想听的时候也许他却不说了。比如,孩子放学回来,或者在外面出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往往渴望父母在这个时候能够听他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当你的孩子欺负完别人的时候,他自己或许有很多话想说。
当孩子的欺凌行为发生时,父母不要急着训斥孩子,而是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以冷静的口吻问孩子:“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我们不能只听被欺凌者或者其他告状者的一面之词,而不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只听片面之词,肯定不能了解事情的全部。
家长让孩子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不至于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做错误的决定。这种不倾听孩子的声音就做决定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武断,或者觉得父母不关注和尊重自己。
无论孩子是否做错,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鼓励,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在教育孩子时,倾听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察觉孩子的心理变化,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误会,能缓解亲子之间的紧张关系,能让教育更有效率,更加有的放矢。
在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要注意:
第一,尽可能和孩子一样高,与孩子平视。父母站着面对孩子的时候,与孩子的距离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还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的距离。父母能弯下腰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爱护,是一种关心与理解,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在亲子教育中是最难能可贵的。
第二,关注孩子倾诉时的情绪。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时,不仅要听说话的内容,还要留意语言背后的非语言信息,比如面部表情、语调、姿势等等,进而感知孩子的情绪。父母能做到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那与孩子的沟通就少了很多的阻碍。
立即警告,绝不姑息纵容
在了解了孩子欺凌事件的原委后,不管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既然已经发生了,你的孩子已经伤害到了别人,你的孩子是欺凌者或者参与了欺凌行为,家长必须立即警告:“孩子,我告诉你,我们绝不允许欺凌行为的发生。”家长要以明确的态度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即使他不是真正的欺凌者,他只是旁观者、参与者,即使他有看似正当的理由,比如“他们之前总是欺负我,我是反击”,“我只是跟他开玩笑,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家长都要郑重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否定。
当孩子出现欺凌行为时,家长万万不可有丝毫的纵容,“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孩子没深没浅,本意不是坏的”……当家长为孩子找出开脱的理由时,也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了正强化,长此以往,受伤的还是孩子。学生时期的轻微暴力行为,家长或许可以通过道歉或拿钱来“摆平”,等孩子长大后闹出人命的时候,家长就只有哭的份儿了。
大错误都是无数的小错误积累而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对孩子的小错视而不见,也不能放纵孩子的任何错误。孩子年龄小,他的是非观念非常模糊,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有必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告诉孩子犯了错千万不能给自己找借口,要勇于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家长为了教育孩子不许打架,就会对孩子说:“不管是人家打你,还是你打别人,回来我都要揍你一顿。”这样警告孩子的人不在少数,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这种做法实在是有失偏颇。对孩子来说,我打人家你打我一顿我能接受,人家打我,你回来再打我一顿,这就太冤枉了。这导致孩子不管什么事都不再跟家长说了。因此,家长在警告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分清青红皂白,千万不要泼脏水把自家孩子也泼出去了。
在警告孩子的时候,家长要注意表达方式,不要让孩子把你的警告当成“耳旁风”:
首先,家长口气要坚决,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如果态度不够坚决,正在犯错的孩子会理解成: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
其次,家长要就事论事,主题明确。家长东拉西扯一大堆,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对,最后孩子会不明白他到底哪里做得不对。
再次,家长还要注意不要无休止地唠叨。说一次两次,孩子会感受到事件的严肃程度,如果重复的次数太多了,孩子对自己错误行为的认知反而会淡化。
最后,在警告孩子的时候,家长注意口气要强硬,心态要温和。所谓心态温和是指家长不能带着冲动、怨恨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家长就容易不理智,可能弄得孩子一头雾水。所谓口气强硬是指批评的语气要干净利落、直截了当。
家长要明白,警告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孩子再重复同样的行为。主题不明确,态度又不坚决,孩子下次必定还会“不长记性”,因为家长没有正确地告诉孩子,应该长什么记性。另外,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有的孩子一下子不敢认错,可能是害怕承担后果,父母应该给孩子安全感,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孩子,避免孩子产生畏惧感。
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这份爱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容,更应松弛有度。家长真正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线,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制止,绝不能手软,更不能把宽容演变成纵容。
理性描述,让孩子知道后果
孩子们为什么会犯错?原因有很多,或者是因为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或者是因为孩子对后果认识不足,有的时候,孩子虽然知道这么做不对,但是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对社会规范不够了解。针对孩子的这些特性,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有一次,小Ben在冰球队训练的时候,教练的儿子老是故意绊倒他,教练还很偏袒自己的孩子,Ben很生气,于是找爸爸诉苦,要爸爸把他们打一顿!
Ben说:只要把教练打断手脚、打肿嘴唇,就不能再当教练了!爸爸说:万一教练坐着电动轮椅端着枪,找上门来,怎么办? Ben回答:我们可以弄一挺机枪,将教练干掉!爸爸说:你赢了,你回家了,可没想到教练的太太拿着机枪干掉了妈妈和姐姐……Ben说:那太糟糕了,那爸爸一定要买一辆坦克,把他们全家都扫平!爸爸说:好的,我坐上坦克冲到他们家,可是没想到,他家门口埋了地雷,“砰”,我也没了,怎么办? Ben说:太可怕了,现在只剩我和哥哥了……爸爸摇摇头:不不不,当你刷牙的时候,教练的侄子已经偷偷把你哥哥干掉了!Ben陷入了沉思:这下,只剩我一个人了……爸爸借势说:你看可怕吗?前几天你还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可是现在全没了,你觉得这样值吗?
在这段对话中,父亲使用了后果推演的方法让Ben意识到靠打架来反击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有可能,应该用别的更好的方法!
坚定地警告了孩子之后,父母应该理性地描述后果给孩子听,比如,“如果你这样下去,你欺负人的行为一旦升级,对方父母会介入,你可能被处分,你可能上不了学”。
说到孩子,人们经常会说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确,孩子就是孩子,他没有很强的逻辑性,他所做的一切只看眼前和当下,不会去想这件事情跟我未来有什么关系,跟我明天有什么关系,很多时候,一时性急,马上就要动手。此时,家长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孩子描述可能的后果,告诉孩子今天你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让孩子知道,欺凌行为的后果很可能是他承担不起的,这比简单的吓唬和呵斥要有效。
“你知道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吗?”家长可以尝试询问孩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受害者的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欺凌别人的结果是:给别人带去了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可能会被学校开除,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而他的欺凌带给受害者的伤害有: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理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道德的,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欺负比他弱小的人的,家人、老师、同学都喜欢扶助弱小者而不喜欢恃强凌弱者,以此引导他做一个好孩子。
放低身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
据调查统计,有欺凌行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有以下几种行为特征:
(1)总要在同龄人中当“老大”,很强的支配或征服别人的欲望,不能容忍自己的权力和权威被侵犯;
(2)喜欢吹嘘自己的优势,尽管有些优势可能是想象出来的;
(3)脾气暴躁,易发怒,情绪冲动,有很低的挫折容忍力,行为很难符合规则,很难容忍逆境;
(4)时常说谎;
(5)叛逆,对人常表现出不尊重,对人有攻击性行为,包括对老师和家长;
(6)接触到了不好的朋友,融入了“错误的群体”。
除了最后一条外,支配欲、自我感觉良好、愤怒、说谎、叛逆,都跟情绪情感相关。
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克尔凯郭尔认为,人是由身体、理智、情感意志三者组成的完整统一体,一般我们只关注了人类共同的身体和理智,而忽略了每个人独特的内在情感体验,可正是这些痛苦、热情、恐惧、愤怒、模棱两可的情绪状态才造就了真实的个体。
很多校园欺凌案例都表明人在攻击行为发生时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理智和知识,而是情感。也就是说,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存在,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动机,情绪的激活就会激发相应的动机系统,会直接导致行为的发生。
很多攻击行为不是认知加工偏离的结果,而是情绪加工偏离的结果,情绪反应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目前的研究认为,愤怒和共情两种情绪体验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息息相关。
父母应放低身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如果你忽视孩子的情绪而不去处理的话,一方面,父母无法真正抓住孩子内心的想法;另一方面,父母只对孩子的行为,而没对他内在的情绪、内心的感受给予疏导,他内心仍然是不满的,仍然是愤怒的,仍然是挫折的,事情过后,他可能仍然会采取实施欺凌这种出气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内在情绪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欺凌者是受到严重挫折的孩子,学习上受挫折,不受老师喜欢,经常被同学骂来骂去,甚至还有一些人不得已加入某个团体。无论什么情况,孩子都会累积很多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发生欺凌行为时,父母不要纠结于他是否真的在欺负别人,不要追究他有没有占便宜。这种孩子一定有他自己内在的情绪表达,父母要做的就是感受他的情绪,比如他的愤怒、他的不满、他的趾高气扬、他的自我中心,都要去细心感受。
很多有欺凌行为的孩子大多有情绪失调的问题,他们易冲动,控制能力差,情绪调节能力存在缺陷,家长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减少和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发展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行为,抑制冲动行为。
不要体罚,避免恶性循环
了解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感受到了孩子的情绪,接下来就是教育孩子。很多家长为了给受欺负的孩子及家长一个说法,也让自家孩子长长教训,最惯用的做法是暴力体罚孩子。这种做法需要绝对杜绝。
前面我们也分析过,体罚会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攻击行为。哪些孩子容易欺负别人,成为欺凌者?正是那些在家里面经常遭受暴力体罚的,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他们从父母那学会了这样一种快速舒缓自己情绪的方式。当孩子有欺凌行为时,父母一个巴掌拍过去,无形当中,又给了孩子一个非常反面的、不正确的示范。退一步讲,孩子或许会因为害怕惩罚而停止自己的暴力行为,可是他极有可能会利用别的办法来满足内心深处对“报仇”的渴望,将暴力转化为别的更加隐蔽的行为。
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是“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可现实是提倡暴力教育的家庭,往往要经常使用暴力,孩子并没有像他们所说的“打一顿就好”而是进入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无休止循环中。
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给在不同房间的A、B两组孩子提供了看着很好玩的机器人,实验人员以暴力的言词严厉威胁A组的孩子“不许玩”,对B组的孩子则是“温柔地告诫”,两种方式都有效地阻止了孩子玩机器人。几周后,一位陌生的实验者进入了房间,他们让孩子们尽情地玩那个机器人,曾经被严厉威胁的A组孩子有3/4很快就开始玩了,而B组到最后仍旧有2/3的孩子拒绝玩。这个实验表明,温柔告诫比暴力威胁更有效。
父母以暴力或威胁恐吓的手段教育孩子,孩子被迫改变行为,可他内心并没有接受这种改变,新的行为方式也就不会内化成为孩子的意识,孩子便会出现屡教不改的情况。在他们的观念里,父母不暴力强迫自己,自己便可以由着性子来。而那些接受温柔教育的孩子,他们在父母温柔和耐心的开导中,往往能理性地思考父母的劝告,当他们内心接受父母的劝告后,会有意识地做出合适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会保持一致性,不会轻易改变。
暴力体罚会陷入恶性循环,而温柔告诫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目的,父母一定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以爱心和耐心感化孩子,让亲子关系进入良性循环中,让麻烦越来越少,快乐越来越多。
配合老师,做好善后处理
在企业经营中有一个危机应对24小时法则,它指的是在危机发生后,企业要在24小时内做出应对,不然,就会造成信息真空,让各种误会和猜测产生,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在短短几秒内就可以扩散到全球各个角落,如果不做出及时应对,只能是被动挨打。
同样道理,在处理孩子的欺凌事件时,立即性原则从始至终都很重要,要知道,受欺凌者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欺凌他的人的道歉,这对于他整个身心的调整和安抚有巨大的作用。另外,欺凌者第一时间给出一个明确的道歉态度,也能有效安抚受欺凌者家属的情绪,如此,大家才有机会静下心来协商解决。
要想及时进行处理,欺凌者家长最好的方式就是与老师合作,有的家长会说:“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去跟对方家长见面呢?”我们不建议、也不鼓励这么做,因为受欺凌者的家长在知道自己孩子受欺凌的时候,肯定会很气愤,如果欺凌者家长直接去面对的话,可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很容易让事情恶化。此外,在欺凌事件中,双方可能涉及法律纠纷,资金、精神的补偿,这些东西显然不是当事双方能直接解决的。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学校应该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
在欺凌事件发生后,欺凌者家长应第一时间做好两件事:第一,带着孩子跟老师一起到受欺凌者的家里去,向孩子表示歉意。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可以做得更人性化一点,比如,带一些水果和点心表示慰问。如果对方孩子受了轻微伤害,受欺凌者家长可以陪着对方到医院去做个检查。总之,欺凌者家长一定要拿出明确的态度,你的孩子给人家造成了伤害,你就要承担后果,孩子犯错,家长作为监护人,是要承担最大的责任的。
第二,接下来,欺凌者家长通过老师这个重要的中间人,和对方去协商怎么处理,怎样向对方道歉,怎样弥补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经济上的和精神上的。在后续处理的过程中,欺凌者家长不能大包大揽,而是全程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亲身体验他的行为带来的后果,这对孩子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这样做,孩子才会有更深的感触,才会印象深刻。
抓住关键,解决孩子适应不良的问题
家长要清楚,欺凌事件背后很可能是孩子的情绪、人际交往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避免欺凌事件再次发生,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解决适应不良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群体关系会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校园欺凌者群体常因学业失败走到一起,大家一起逃课、逃学、玩网络游戏、打架斗殴。由于行为特征的相近或者空间的接近,青少年同伴互动非常频繁,甚至开始出现拉帮结派现象,那些受拒绝的、经常欺凌他人的青少年学生容易与其他欺凌者结成团伙,从而导致欺凌行为的增加。
家长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孩子是否有结交不良朋友的迹象,如果有这种迹象的话,家长就应当及时给予教育和警示。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忌态度蛮横、语气生硬,以防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是应该耐心说理,要以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谈话。家长实在无力管教,可以配合学校将孩子送工读学校,由学校严加管教,以防孩子陷入深渊。
有的孩子之所以有欺凌行为是出于一种压力的宣泄,课业、升学压力或者人际交往的压力让他们不堪重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与学校联合起来,竭尽所能开导孩子,为他们创造出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比如,让孩子参加打球、跑步、拳击等体育运动,能有效地宣泄压力。家长还要注意及时与孩子谈心,倾听孩子的苦衷并适当安慰,尽可能不要提及孩子感到紧张的话题,尤其不能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孩子犯了错是否运用惩罚措施呢?正确的做法是,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惩罚。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孩子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孩子抗挫折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惩罚首先要排除体罚,合理的惩罚应该以孩子不再犯错为前提,具体实施上,家长可以减少孩子的零用钱,限制孩子的娱乐活动,让孩子做出书面保证等,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惩罚方式。另外,孩子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家长在行为准则上对其规范的同时,也要适当给予肯定和赞美,当孩子逐渐有了克制脾气、放弃暴力等进步时,家长要及时表扬,让孩子真正认识到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