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的特点、学生的差异、思维的碰撞使课堂充满变化,所以偶尔出现“意外”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善于在这千变万化的信息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将其点燃,用它照亮学生的学习之路。
情景再现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正在朗读课文,余光一瞥,发现靠窗的一个学生低着头,注意力并不在课本上。我停止朗读快步走过去,果不其然,从他的课桌里搜出了一部手机,还没来得及关闭的屏幕上,堡垒和枪支正在微微晃动。
这是本月第二次发现有学生在教室玩手机游戏了。我顿时怒不可遏,打算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是我发现这个学生不但毫无愧疚之色,而且还带有一丝抵触的情绪。我有些错愕,想到上一次同样的情况发生时我就在班上大发雷霆,可是粗暴的批评方式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并没有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他们接受呢?我不禁暗暗着急。这时,我看到今天正在讲的课文——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我灵机一动,这首诗讲的就是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这不正是“借题发挥”的好时机吗?可是要怎样才能“润物细无声”地把二者联系起来呢?我决定“投石问路”,进一步了解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原因,再寻找适当的时机解决问题。
临场应对
我假装好奇,向学生询问有关这个游戏的问题。这就是我投的第一颗石,“试深浅”。这样做,一是因为我对游戏知之甚少,需要知己知彼;二是因为只有同学们放下戒备,我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也许是这个游戏太受欢迎,也许是我的“无知”激活了孩子们当老师的热情,学生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向我介绍这款手机游戏。
经过铺垫,时机成熟,提问便可以更进一步。我故作疑惑地问学生为什么会迷上手机游戏。“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回答,理由包括有趣、刺激等等。听到一个学生回答“游戏会让人忘记烦恼”时,我心中一动,有了打算。异音同至,留意殊响,这第二颗石用来“听回响”。
接下来,我问学生在什么时候最想玩游戏。这个问题是第三颗石——“引路石”,目的在于引出问题的关键。如我所料,学生们说“在学不下去的时候”“在被父母责骂的时候”“在考试成绩很差的时候”最想玩游戏。在综合了同学们的回答之后,我总结出“游戏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可以让人逃避残酷的现实”这个结论。弗罗斯特有一首名作《白桦树》,告诉人们不管有多想逃避现实,终究都要回到现实中来。我用这首诗将课堂拉回“正轨”,也为我后面的教育埋下伏笔。
这次投石问路帮我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顺利地衔接了文本。接下来,我用《未选择的路》这篇课文,教学生立足现实,正确对待外界诱惑,勇敢地做出人生选择。这节课将思想教育融入文本内涵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技巧点拨
此案例我用的是投石问路法。投石问路的原意是指夜间潜入某处前,投石子借以探测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以课堂提问为石,以了解学情为目的,将学生引入教师指向的语文目标。
投石问路法讲究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在本案例中,为了避免枯燥的说教激化师生矛盾,我逐步试探学生的想法,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利用“投石”这一师生对话过程,争取消化和思考的时间,成功应对了突发状况。
拓展迁移
除了课堂教学,投石问路还可以用在课前准备、作文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投石问路的关键有二:一是试探用的“石”要小而精,“小”指的是问题开口小、易作答,“精”指的是问题数量少、有价值;二是“投”时要目的明确、干脆利落,切忌泛泛而问、抓不住重点。做好这两点,才能成功地将学生引上语文学习的通衢大道。
上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河中石兽》,我按照常规的方法,在导入之后,提问有关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可是学生们显得有些提不起兴趣。“为什么讲学家和老河兵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呢?”我提问了一位平时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只见她面露难色。
我很诧异,这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学生的难点在哪里呢?想要了解学情,投石问路是一个好办法。
我从字词掌握、文意疏通、句意理解等方面逐一提问。当我问到“说一说你对课文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时,有学生说“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话看上去差不多,不明白结果为什么会大相径庭”。问题原来出在这里,“症结”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我灵机一动,顺着“二人说的话差不多”这个点铺开,让学生分小组找讲学家和老河兵话语的异同。这个环节容易操作,学生们一扫疲态,很快从找石地点、考虑因素、理论与经验等方面找出不同。难点很快突破了,课堂气氛比以往还要热烈。
教育感悟
教学设计不是一张精确的图纸,它不可能完美地按照教师的设想进行。教学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人赋予课堂活力,也给课堂带来不确定因素。“投石问路”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地利用课堂的“意外”生成教学资源,化“腐朽”为神奇,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