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向好、有氧:长成好大一棵树

教育理论素养 2022-06-23 08:47:12

施璐嘉老师为自己的文章取了一个题目,题目中有一个十分素朴的词语——向好。很惊讶,她为什么不用“向伟大”“向崇高”呢?她不是不知道“向伟大”“向崇高”比“向好”更响亮、更精彩,而是她有着自己的信念与坚守,那就是,“向好”最为重要。向好,是最为积极的心态,是永远的行走姿态,只有向好,才能最终向崇高。其实,向好本身就是一种崇高、一种伟大。

正是坚守向好的信念,施璐嘉决心首先做个好教师。这个时代需要名师、名家,不过,这个时代特别需要好教师,没有好教师哪来名师、名家?名师、名家本身是个好教师,只有好教师才能走向名师、名家,“呼唤名家”实质上是呼唤好教师。施璐嘉是个好教师。她用自己的性格,尤其是以自己的品格和风格,彰显了一个好教师的内涵和品质:从容、不急、不躁、不张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潜心钻研。她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好教师走向名师的成长路径:永远在课堂,永远在研究,永远和学生在一起,永远上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让学生乐学喜获的课是我的挚爱”“每场讲座都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她用自己成长的经历与体悟,告诉我们一个素朴的道理,只有做个好教师,教育才更有希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才会有更普遍的意义。联合国提出的“教育始于教师”,其实质是“教育始于好教师”。施璐嘉还在告诉我们,名师、名家不是“呼唤”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抑或说,呼唤的是名师、名家的品格、情怀、精神和思想。

向好,可以有多种理解。学校的教师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施路嘉:一棵不断成长的大树。这一比喻已成隐喻。其一,树是自己生长的,生长、成长别人无法代替。施璐嘉有着自己成长的愿望和追求,有着自己成长的能力和方式。其二,这是一棵向上长着的树。向上长,就是向着蓝天、向着太阳、向着希望。施璐嘉有着自己的憧憬,她心中有一片蓝天,怀揣着理想,永远向上、向前、向未来。其三,向上,还要向下,这棵树把根深深扎在土地上。大树深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这大地就是她自己所说的“执着于教育的原野”。岗位不断变,职务也在变,但不变的是对教育情怀的坚守和对学生的诚诚之爱,不变的是她挚爱的课程、课堂、教学。这棵正在生长的树,一定会长成一棵好大的树。它的枝枝叶叶,永远向着学生舒展,永远为学生提供一片绿荫。它不在乎自己的美丽、壮观,在乎的是我为学生做了些什么。一棵正在生长的树,是伟大的树。

树,需要养料,需要氧气,准确地说,这棵树自己要制造氧气,为大家输送氧气。因此,施璐嘉自信地说:教有氧的英语。英语课程及其教学原本就应有氧,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的破坏下,氧气淡化了,渐渐消退了,最终缺氧了。教师的使命就是让氧气回来,回到英语,回到课程,回到课堂里去。有氧,就是有文化。英语教学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要尊重和吸纳世界的多元文化,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天下意识。有氧,就是有道德。立德树人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所有学科的教学中去,当然也要落实在英语教学中,让道德伴随英语教学,让英语教学中生长道德意义,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在道德中成长起来。有氧,就是有生活。英语教学不应当只是个纯粹的符号世界,它应当与生活相联结,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学习,“氧”来自生活,生活本来就是“氧”。施璐嘉这一“教有氧的英语”的教学主张,暗含着她的信念:时刻帮助学生获取氧气,并且制造氧气,而且学会为其他人输送氧气。此时,施璐嘉也在用氧气点燃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的理想。

向上、向好、有氧、制造氧气,施璐嘉就是用这样的理念和姿态,让自己长成一棵好大的树。她是好教师,必然会成为名师、名家。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