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多元伙伴团

班级管理 2022-04-13 09:02:12

带班困惑

孩子们的心思,你可懂?

云云老师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她陪伴了孩子们六年,想让孩子们告别童年时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在毕业纪念册制作和毕业晚会策划上都非常用心。

在商议毕业纪念册的制作时,家长们都希望这个纪念册能见证孩子六年的成长,因此需要每个孩子挑选出1―6年级每一年的个人代表性照片各一张,同时挑选出至少三张(低、中、高三个阶段)与家长的合影。结果孩子们提交的与家长的合影大多集中在四年级以前,五六年级的合影普遍偏少,家长在群里也相互哀叹:现在孩子越来越不愿意照相,尤其不愿意和家长合影了。话匣子一打开,家长们互倒苦水:现在孩子更早进入青春期,和家长说话越来越没耐心,尤其不喜欢和家长照相或者参加家长的亲友聚会。

云云老师看着家长们的相互“吐槽”,回想起六年来孩子们的变化:一二年级时叽叽喳喳,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要找老师说,而现在,你分明看着几个同学正围在一起热烈讨论或者争得面红耳赤,而当你走近追问时,他们马上成为一派,“没事儿,没事儿”,把老师支走。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小时候打打闹闹,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逐渐有了自己的小伙伴群体,班级各种活动,孩子们似乎只爱与平常关系亲密的同学共同参与,有了自己的“小圈子”。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一方面欣喜于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择友观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防过早的“圈子化”导致孩子交际能力的弱化。

如何通过活动,通过班主任的推动,促进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及社区人群等多元群体的多维交往,促进他们发展起新的关系,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笔者认为,搭建多种活动平台,促进多元交往,是发展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

创意策略

多元伙伴团

“同伴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同伴群体文化实现的。实际上,每一个同伴群体都是围绕特定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审美趣味等文化生活建立起来的。”(檀传宝等:《走向德育专业化》)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伴交往呈现出不同的方式:低年段,同伴之间以一起玩闹为基本外显方式,要么好朋友手牵手,要么成为“互不相让”的“小对头”;中高年级,则主要基于兴趣、爱好、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等自发形成一些非正式群体,同伴的影响力愈加明显。

班主任要善于通过校内外活动促进学生多元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多元合作,推动由不同成员参加的、由不同内容构成的、不同时间内的合作关系:

因班级事务形成的行政事务组,如学习小组、值日小组、板报小组、图书角管理小组等日常较为固定的协作关系组;

因某项特定的活动临时组成的协作组,如六一汇演策划小组、运动会后勤服务组、辩论赛正反两方辩论小组等;

因兴趣和特长、爱好组成的常态自组织,如校内外运动小社团、手工社团、户外观察探究小社团等;

......

这样以活动为纽带,创造各种人际交往的点,学生之间随时都有可能组成一个协作“面”,种种不同的协作关系促成了班级各成员之间的网状复合性联系。在这种复杂性组织结构中,他们有时是策划牵头者,有时又是参与协作者,在一起完成共同的事务过程中,了解得以加深,感情得以融洽,彼此取长补短,有利于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如何引导学生从多元人际关系中发展出积极、和谐的同伴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他人和自己,从而彼此产生积极、正向的同伴影响力?笔者认为,除却在本书第二章论述的小组共同体建设以外,还要重视并推动班级同学之间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一、通过“小组承包制”任务分工,培育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

除了班级行政小组之外,教师在班级生活和学科教学中,通过“问题或任务打包”的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往与合作的机会,以二人配合、三人(多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或设计、参与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除了对活动本身进行评价之外,教师要有意对学生合作行为给予直接评价、指导,强化学生的合作情感体验,深化其协调合作品质。

二、正向引导非正式群体的交往互动

班主任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本规律:低年级因座位近和居住近,学生易于形成同伴团;中高年级则更多的是基于兴趣或家境等自由组合。如果不有意引导学生融入更多同学群体之中,慢慢地,这些固定的同伴群体就形成一个“固定的人际孤岛”,永远只有他们几个人在交往,他们的世界开始变得狭小,不利于发展其群性交往能力。

班主任要尤为重视学生间非正式群体交往的模式及旨趣所在。对于比较消极的群体给予积极疏导,做群体中核心成员的思想工作,利用其威信带动其他成员,发挥该群体的特长,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变消极为积极;对于积极群体,要热情支持,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展示机会,同时鼓励他们成为动力源,带动更多同学或群体投入正向活动之中,发挥其正向积极影响力。

班主任也要对班级中那些不善于交往的同学给予及时帮助。比如,通过鼓励性格热情的同学主动邀约,带动他们;通过活动编组,促进他们融入;通过发掘他们的性格优势,逐渐让他们成为某一活动的主体,点燃其自信;等等。总之,要创造机会,让这类慢热型的孩子感受到群体互动的美好。

班主任还要关注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通过活动推动男女同学交往的常态化,中高年级以性别教育为主,引导男女生在交往过程中明确自我身份及尺度。

当班主任有意识地在工作中关注到不同群体的不同交往方式,并给予积极引导之后,积极、和谐的同伴关系就会在自发自为的交往中日臻完善。

亲子、社区“俱乐部”

“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综合整体构成,学生带着全部的关系世界进入其中,也与外部世界保持着密切的交往。相关关系的建立,……为学生打开一扇扇发展之门;对关系的不断拥有、经营和完善,昭示着学生的发展状态。”(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

除了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生活场所,家庭里的亲子交流和社区里日常生活中的互动,都是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的天然学习场所。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在亲子交流和家庭活动方面,因为家长工作忙碌、陪伴孩子时间少和精力有限等而变得薄弱。对于如何促进亲子之间更好地交往互动,促进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学会与新的成人群体交往,需要班主任下些功夫,有意识地给予引导。

一、亲子作业、家庭日活动,提升亲子交往的质量

孩子上学了,孩子和家长之间交谈最多的话题就是学习(作业)了。而这不是一个很轻松愉快的话题。网上有戏言:“课外辅导班是改善亲子关系的最好调节剂。”戏言有真义,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比较关注的就是分数和书面作业。小学阶段学生回家完成各种家庭作业的过程,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所以家长会直接从表现上断定学生努力程度等,势必会影响亲子交流。

如何不让基本家庭作业成为亲子关系的“杀手”?我们采用“替代法”,通过“另类亲子作业”促进新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比如我们的亲子阅读,除了让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读故事外,还引导孩子和家长设置特殊的阅读情境进行阅读,比如有的孩子“关上电灯,藏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和父母一起阅读”,再如在阳台上点着蜡烛和家长一起讲故事,还有搭个小帐篷,家长、孩子一起阅读……如此种种,趣味情境的引入,让阅读变得有趣,也让亲子关系在轻松的环境中变得更加亲密。

再如家庭日活动,一周某个时间段,安排家人一起运动、一起做家务,或者一起短途旅行,大人放下手机和俗务,用心与家人相处,孩子在这期间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家人之间的亲密相处,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二、以家庭为圆心所延展的社会交往活动

任何一个家庭都包含着独特的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比如亲友之间、邻里同事之间的交往活动,家长要有意识带着孩子积极参与到各种有着血脉亲情和温暖友情的各种关系网之中。比如,客人到来时,要培养孩子的小主人意识,教孩子如何学会接人待物;到他人家做客,教孩子如何与主人打招呼,怎么得体地交流和融入活动。这些都是每次聚会家长所要考虑的因素,要让孩子承担起小主人的角色,主动参与到家庭社交生活之中,在主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习得交往礼仪,增强交往能力。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根据班本课程或特色活动,有意推动班级家长群体之间以家庭为主体的多元交往,组织各类专题性亲子俱乐部联谊活动。比如寒暑假期间,几个家长(学生)发起亲子读书会、小区联欢会、亲子美食汇等“实践性亲子联谊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其他同学家长之间,产生多种交往机会,这对孩子和家长而言,何尝不是共同学习交往的机会?

三、友好热情地与邻里相处,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邻里关系陌生是常态,对于如何在人际必要的界限范围之内做到友好相处,则需要成人逐步传授给孩子们交往常识。学校(班级)可以通过特殊时间,促进孩子主动与邻里交往,比如春节时拜年及送福字,万圣节得体地走门串户讨糖,好东西与邻里分享,重阳节时对周围老人表达祝福,电梯里主动与邻居友好打招呼等等生活细节,无不传递着现代公民的交往礼仪和修养。

与此同时,班主任再通过号召学生参与某些社区访问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身边各种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们,比如“慰问环保工人”、春节期间给“值班的保安叔叔送温暖”,再如围绕某个研究性学习项目,友好采访社区人士。笔者所带班级在2017年暑假期间,由家长作为校外辅导员,带领着孩子们进行小区宠物与居民生活的研究性学习项目研究,孩子们在主动采访中不仅完成了研究性学习作业,还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打招呼和请教等。

当前随着家长社群的发展,孩子除了与自己的家长和身边的社区群体打交道以外,在班级生活上还有很多与同学家长接触的机会,班主任只要有心,总能发现各种人际交往资源,促进学生更多交往关系的形成。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