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我带了四年的班级进入毕业季。开学我们就计划着来一场特别的毕业盛典,学生和我都在课余作着各种准备,从毕业纪念册的修订到毕业晚会的组织及各科会考前的准备。进入5月,学校迎来了评估验收月,全体老师都在参与各科组听评课活动,我同时还在全力筹备工作室首次面向全区开放的大型论坛活动。而在5月10日得到学校通知,六一合唱比赛活动也要提前,挪到5月20日举行。时间紧,任务重。得失之间,我选择从简参与学校合唱节活动。于是召开班委会,把选歌曲等任务交代给文艺委员,排练统筹由班干部群体协调,并重申了重在参与、一切从简的原则。
简单安排下去,我就一门心思忙别的去了。
5月20日,是全校合唱比赛的日子,而我偏偏出差在外。临行前让班委组织在班内排练了两遍,我一听才知道孩子们还分了高低声部,感觉不错,就象征性地鼓励了几句,告别了孩子们。
20号下午我讲课结束,取出手机发现有10个未接来电,心头一惊。赶紧翻看,一些熟悉和不熟悉的号码都集中在下午四点左右给我打了电话,其中一个号码是代理班主任的,先后打了四次。再翻看手机,QQ上弹出数条信息,打开其中一条语音,传来了全班孩子们的声音:“王老师,我们得了特等奖!”再看代理班主任传过来的照片——孩子们簇拥在一起,捧着特等奖的奖杯,挤在镜头前向我报喜!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赶紧拨通代理班主任的电话,她告诉我孩子们表现特别棒,全校48个班,低、中、高段各设一个特等奖,我们是中段(4—6年级)的特等奖。
这真是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虽然我在临走前,已经感觉到孩子们尤其班委们与我对待班级合唱的态度不一样,也耳闻一些他们在组织排练时的“严苛”,但我想班级合唱是大家的事情,不是几个负责任的班干部所能带动的,也就没抱太高的期望。
当晚,在归途中又接到在比赛现场摄影的家长朋友的电话,告诉我孩子们是怎样的专注和努力,他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听得感慨万千。这真是应了“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下面与大家分享合唱比赛前后的几个细节:
细节一:被调包的语文课。5月13日,我在学校报告厅主持全区论坛会议,语文课调成了阅读课,让语文课代表在上课时带同学们到阅览室进行自主阅读。没想到这节课被班委临时“调包”:上课铃响,同学们自觉在教室门外排队,被班长叫进教室侯课,文艺委员下发两份乐谱,即即将排练的合唱曲目曲谱。有同学“反抗”:王老师安排这节是阅读课!班长在讲台前冷静回答:阅读课今晚回家大家自己补上即可,现在由文艺委员带着大家练习两首合唱比赛的曲子。有同学在练习合唱时不太积极,班长叫停,开始训话:“这是我们小学最后一次合唱比赛,大家觉得是否要唱出我们六(3)班最好的水平?不愿意上台比赛的可以选择退出,决定参赛的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唱。我数一二三,不想参加比赛的请举手。”教室一片寂然。静默两分钟,班长给大家鞠躬致谢,又说:“谢谢大家!王老师很忙,合唱这件事我们自己能够做好,就不让她再操心了,再有十天就要比赛了。十天内我们只有四节音乐课,要学两首曲子,要想唱好,不容易,所以请大家珍惜每一次练习的时间。”
细节二:要唱就唱出高水准!14日利用自习课第二次排练时,文艺委员在班内组织讨论是否分高低声部。同学们讨论了一下,知道本次服装等各方面我们都很常规,只有靠唱功出彩。于是,大家一致同意分声部,靠唱功取胜!
细节三:不求“队形”整齐而保“声音整齐”。18日下午,孩子们站好队形试唱时,我发现队形不整齐,对班长低语是否要调整一下队形,至少保持整齐。班长的回答让我脸红:“老师,我们调整过几次了,当前是相对好的队形,因为我们首先要保证高低声部的均衡,同时有些同学需要站在音准好的同学身旁才能唱准音调,所以……”
细节四:比赛那天中午,文艺委员邀请她妈妈及其他几位妈妈来给班级同学化妆。下午,他们认真看每个班的合唱节目,中途遇到颁奖时,班长组织同学们评议这些班级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引起注意。比如上场时每个人的眼神和步态,退场时是否有序等,都被孩子们发现并予以提醒。
......
类似细节还有很多,再如比赛前两天下午,他们商议决定换一个指挥,原因是前任指挥两首曲子的特点没有从手势中反映出来。没有很好的人选时,文艺委员主动承担,事后妈妈告知,孩子连续两晚对着摄像机镜头反复练习,回放抠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服装只是礼服,但比赛前一周,班长已经联系家委会给每位同学网购了白袜,要求同学们比赛前一晚必须把黑皮鞋擦得铮亮。比赛当天上午,早读时间,文艺委员再次在班内播放音乐,强调每一个停顿细节。临到上台前,在观看了众多华丽上场的班级合唱之后,班长告诉大家:“当前,我们唯一有优势的就是我们的声音了……”
赛后音乐老师告诉我,当孩子们唱出第一句时,她的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她认为这是这个年龄段非专业合唱班唱出的最动听的歌声了,当天孩子们的表情个个都特别到位,每个调值都把握得特别好,高低声部配合得也极其好,因此完全是他们的投入和努力赢得了评委们的心……听到这些,我当时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一直为没有亲眼见证孩子们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合唱而遗憾,也一直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那次合唱,我的缺席让我更真切地看到了一个自主、向上的班级的独特风貌!
比赛细节中,我听到的、看到的更多的是班长和文艺委员的各种努力和决策。但如果没有全班同学的心向一致,没有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最终怎么会有这么圆满的结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当外在教育影响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检阅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好时机就是他们在一些无教师干预的特殊事件上的态度表现。2016年春季那场合唱比赛上孩子们的表现就是自我教育的最好注脚。
温馨贴士
班级管理中的“术”与“道”
班主任的价值取向就是班主任在面对班级管理时所持有的价值立场及其所表现的价值倾向。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班主任的处事方式不仅直接传递这一价值立场,还隐性影响着班级学生的处事方式。且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谁动了我们的薰衣草?
上周植树节那天,各小组种的薰衣草、玫瑰花种子陆陆续续发芽了,孩子们很开心,争相向我汇报小苗的生长情况,惹得那两个没参与进来的同学很是艳羡,他们也围过去观看,一样的兴奋。
上周周五早上到校,突然有同学向我报告说他们小组那棵发芽最早长得最高的小苗不见了!补充说前一晚放学时还看到好好的!并且还说有人看到是谁拔了他们的小苗……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于他们猜想中的事情常常当成真相,这一点我早已经见识过,所以对于该同学后面补充的例证我不以为然。后来走进教室发现孩子们都在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我想“当事人”一定很紧张,决定暂缓处理这件事。在表示和他们一样的心疼之后,我安慰道:既然丢了,怕是找不回来了,现在最关键的是看好现在还存活的苗苗。
但是有几个同学大声说知道是谁拔的,还没等我回应就指着那两个同学,说出了他们的名字,那两名同学紧张极了,极力争辩。
我示意大家安静,问那几名“举报”的同学:“你真的亲眼看见了?”
“真的,我看见××那天早上又到我们的花盆边上了,后来我一过去就没见到那棵苗。”
“只因他当时站在你们花盆边上,就能确定是他拔的吗?”
“………””
另外一名同学说:“我觉得是昨晚最后一个走的××拔的,因为早上我第一个来就看到我们的苗不见了……”
眼看着这两个被“举报”的孩子小脸涨得通红,连连否认。除了这两名同学外,我还发现了一双惶恐的眼睛和一张极不自然的小脸……同学们还在七嘴八舌地说着,我示意大家停下来,平静地问道:“大家对小苗失踪表示遗憾很正常,但就算我们现在知道是谁拔的,小苗还会复活吗?”孩子们摇摇头。我继续引导:“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去苦苦追究到底是谁呢?自从小苗出土,老师就看到所有同学都很爱惜它、怜惜它,我相信没有谁会恶意伤害它的。瞧,它们那么纤细,不小心轻轻一碰就可能损伤的……”
我停了停,继续说:“大家都知道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有科学家作过研究,植物还能感觉到疼痛,它们可以看到东西,有嗅觉、味觉、触觉,可能还有听觉。植物甚至有类似人类的感情,它们在遭到伤害时,会迅速向周围的同伴报警,提醒同伴采取防御措施。”
孩子们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教室里安静极了,简直成了我的一言堂:
“所以,或许我们无意间的一个小动作,就伤害了这些无辜的小生命。我相信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在我们班发生了。我也相信那位损伤小苗的同学,心里一定很难过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责备呢?因此,这件事到此为止,我们再也不追究。但是,我想对那个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伤害了那棵小苗的同学说,请感恩大家的宽容,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承认错误并且决心改正的人,是了不起的。假如你愿意,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我你是如何不小心损伤了那棵小苗的,我会为你高兴,同时更会为你保密。因为你说出来或许更轻松……我期待着……”
几天过去了,没有什么动静,我们谁也没再提。
一天上午第二节课课间,课代表突然过来神秘地交给我一封信,说是某某请她转交的,打开纸条只见写着:“老师,是我。因为我们组的小苗老是长不出来,我想拔过来栽在我们的花盆里,结果一拔根就断了……我有五积分,您多扣点儿吧……”
读完我迅速问课代表还有谁知道这件事,她说只有她知道。我让她和我拉钩一定要维护朋友对自己的这份信任,一定要保密,并请她转告朋友,老师为她能够勇敢承认错误感到高兴,老师不扣她的分,“惩罚”是让她对着镜子笑着对自己说:我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下午我去教室,默默走到给我纸条的孩子背后,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对她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相视一笑,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某个人无意间犯下错误在所难免,有时候班主任喜欢“穷追到底”,以为一定查个水落石出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殊不知,“水至清则无鱼”,在班级事务处理上也同样如此,对于孩子们有些无意的过失,只要没有触碰道德底线、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班主任要善于用迂回的方式让孩子们意识到错误,改正就好。你必须很慎重地选择当前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不伤害到孩子,要最大可能引领孩子的灵魂向着更高的高度去。案例里,我仅仅在处理“花苗丢失”这件事吗?我通过对这件事的处理,让学生学习宽容,不得理不让人;学习如何爱惜弱小的生命;学习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一次简单的交谈,教育要素却很多。
作为班主任,你日常与学生相处中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评判、一个眼神……无不折射出你的价值取向,也左右着班级舆论。你关注的是班级好的方面,学生也就学会了欣赏;你天天盯着问题,斤斤计较,学生群体间也会吹毛求疵,缺少宽容。试想,如果非要追责这个无意损伤小苗的孩子,在班级学生心目中是不是就种下了“锱铢必较”的狭隘?
美国学者麦金太尔和奥黑尔指出:“可以确定的是教师会带着一定的价值体系进入课堂,而你的学生也必定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你与教学环境、学生、其他教师的交流方式,你说的笑话、你带进教室的个人习惯无一不成为学生的行为示范。”
可见作为一名班主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是多么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我们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真正地培植起信念、理想、爱心与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真正成为造就完整的人的意义深远的工作。如果只看重眼前得失,忽视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与心灵的呵护,如果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只在塑造一个上级认可的“全优”班级而淡化学生品德养成的话,就失去了教育所承载的“价值引领”的终极意义了。
我们希望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有责任感的社会小公民,我们自身就应该拥有一个现代公民所必备的“责任、尊重、公正、善良、诚实、忠诚”等公民品质;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情趣、有个性、大气、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个人,我们就应该不断完善自我,培养乐观向上、豁达宽容的良好个人形象。一句话,我们想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必须是什么样的人。一位宽容的班主任带的班级中一定弥漫着宽容的温馨气息,一位责任感强的班主任带的班级学生责任意识一定比较强,一位作风民主的班主任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在班级日常事务处理与应对中,自然带给学生民主与尊重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