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事例证明,有欺凌行为的孩子大多有人际交往障碍,他们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分享,不知道怎么表达,正是由于交际能力的欠缺,才导致了冲突的发生。因此,为避免孩子欺凌别人,家长给孩子做好沟通训练就非常必要。
需要强调的是,家长沟通能力强的话,耳濡目染之下,孩子的沟通能力也会很不错;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一般来说,家长的沟通方式也有问题。因此,对孩子的沟通训练,应该是家长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专家告诉我们:每个人说出来的话都只是他的感受。个人在表达一种意思的时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会带着自己的偏见,很难客观地说明事物。同样,别人在听的时候也只是得到了他的感受,这种感受也必然带着他的偏见。这两种感受如果是一致的,这种沟通就是成功的,如果不一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因语言沟通不畅产生的冲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孩子不善于语言表达,他们更倾向于用肢体来表达。当碰到问题时,他们会想:说半天说不清楚,与其表达得那么费劲,不如用拳头来解决。
二是孩子心口不一,他们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表达出来的却是另一回事。比如,他们越是喜欢某个人,越是喜欢欺负他。
三是孩子不能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比如,孩子心里不喜欢一个人,他的沟通方式是给人家起外号,或者骂人家,而不会告诉他“你做了什么事,我不喜欢”。如果他心情比较抑郁,想静静地待一会,他不会清楚地表达“我想安静一会,别吵我”,而是直接过去给别人狠狠的一击。
四是孩子不明白侮辱性语言带给别人的伤害。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校园欺凌中,言语欺凌的发生率最高,有将近一半的初中生遭受过言语形式的校园暴力,其中被同学骂或说难听的话的发生率最高,占36.4%;被同学叫难听的外号的发生率占34.5%。当孩子看到同学头发少,他的内心其实是好奇的,他或许想要表达的是:你头发怎么这么少,是不是你很聪明?可他说出来的话却是这样的:“你这个秃驴”或者“你应该叫和尚”,很多孩子觉得这样的语言更形象,却不知道这是骂人、侮辱人,是会深深伤害别人的自尊的。
有的人说话叫人舒服,但是有的人说话就叫人冒火,家长要注意训练孩子的说话技巧,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1.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词汇来传达讯息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沟通中,最好的沟通方式是根据说话对象的情况,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内容,以免引起误解。
2.说话音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当说话声音太小时,对方听不见你说的话,只看得见你的表情,他会猜测你要表达的内容,就很容易引起误解。如果说话声音太大,让对方觉得你在高声叫嚷,这种声调本身就带有暴力的倾向,很容易刺激到对方,也会刺激到自己。因此,我们说话时,音量一定要适度,要让对方听到,而且要听得清楚,但又不能声音太高,要平和地表达自己。
3.说话语速要适当
西方人认为说话时语速太快,会显得缺乏诚意,语速太慢,则会让人不耐烦。另外,说得太快和太慢,都会让对方听起来十分吃力,容易听错或是发生误会。因此,我们与人说话时,要以清楚为原则,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4.与人讲话要注意互动
在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与对方互动,如果你说的太多,对方会感觉你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如果你说的太少,则会冷场,很可能就无法继续交谈下去。互动的最好方式是适当地重复对方刚才说过的话,这能给对方一种你在认真倾听的感觉。
5.不要用鼻音和尖音说话
用鼻音说话,具有破坏性的效果,往往会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厌烦之感;而尖音刺耳,使人神经紧张,容易破坏谈话的气氛。因此,在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要用鼻音和尖音。
“楼梯效应”与肢体沟通
除了语言沟通外,肢体沟通在人际交往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肢体沟通中,眼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肢体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很多的挑衅行为从眼神中就能读出。现实中,很多欺凌事件会发生就是因为一个眼神。相信这样的情景我们都不陌生:一个人隔着马路看了另一个人一眼,马路对面的人就冲过来说:“你看什么看,找揍啊!”
翻看校园欺凌案例,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楼梯是最容易发生欺凌行为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两个人,一个上楼梯,一个下楼梯,上楼梯的人从下往上看,下楼梯的人眼神是一种半眯的蔑视;下楼梯的人从上往下看,上楼梯的人是翻着白眼的。虽然双方都没有要蔑视谁或者对谁翻白眼的意思,可因为空间距离上的悬殊,导致了彼此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另外,楼梯大都比较狭窄,两人擦肩而过难免会有身体上的碰触,再加上之前眼神上的误解,如果两个人中有一方是敏感的不接纳差异的人,双方就很容易起冲突。
这种由于楼梯上的空间差距造成的眼神上的误解而引起的冲突,我们可以称之为楼梯效应。楼梯上爆发的歧视、欺凌、排斥,几乎比比皆是。
小A是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孩子,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受同学的歧视。小B是班里的学霸,除了学习好之外,书法、绘画都在市里拿过奖,是老师的宠儿,同学拥戴的对象。这天,小A上楼梯,小B下楼梯,原本水火不相容却又一直相安无事的俩人在楼梯上碰到了。小A原本对小B就有点嫉妒,总觉得这种学霸瞧不起自己,他在楼梯下看小B耷拉着眼睛看他,就很火大地质问:“你看什么看?”小B回了一句:“我没看你。”这是真话,他只是正常走路而已,对于小A这种跟自己不在一个频道的人,他一直都是视若无睹的。可这句话到了小A的耳朵里,他更加确信了小B瞧不起自己,在蔑视自己,于是,冲过去对着小B就是狠狠一脚。这一脚,把小B的左侧睾丸踢碎了,送到医院抢救后,左侧睾丸被切除了。后来,小B受不了精神肉体的双重痛苦,一个月之后自杀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凸显了同学交往中眼神的重要性。
除了眼神外,一些常见的肢体动作在交流中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叉腰、抱胸,做这种动作往那儿一站,给对方的感觉是:我就是比你大,我就是比你强。这些动作带有明显的敌意,很有攻击性。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肢体语言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我们应该避免的呢?
(1)打呵欠、坐时身体后仰:表示没兴趣、厌烦,一点也不想待在这。这是不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2)双臂或双腿交叉:表示你与对方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你对谈话没有持开放态度。有了这种动作,即便你与对方交谈得很轻松愉快,对方仍然会有被排斥的感觉。
(3)皱眉或其他不开心的表情:这种表情传递出心烦意乱的信息,即便你的心情和交谈者不相干,交谈者仍会觉得你的坏心情和自己有关。
(4)夸张的手势:表示你内心很焦虑,让对方觉得你在掩饰真实想法。
校园欺凌者一般都有标签化的肢体动作,比如,紧握拳头、竖起中指、叉腰、抱胸,这种肢体语言就是说“我不可一世”,行动上当然就暴力了。还有一种是皱着眉头、噘着嘴、叼着烟,看上去就很凶恶。生活中,我们要训练孩子避免做这些容易导致冲突的动作,孩子就会变得温和、自然,就会非常容易融入一个集体。这是从长远的、基础的层面上去防范校园欺凌的有效方法。
“刺猬效应”与安全距离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个人吵架,越吵越近,一个的口水喷到了另一个的脸上,一个的鼻子尖挨着另一个的鼻子尖,一个的眼睛瞪着另一个的眼睛,然后,两个人就动起手来。
在肢体沟通方面,大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安全距离。所谓安全距离,指的是孩子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为了避免和对方发生肢体冲突,一定要保持在一米左右的距离,让对方可以自由地去表达自己。如果离得太近,很可能会因为一个无意的动作就引发一场冲突,就会导致欺凌甚至欺凌的升级。这点在楼梯效应中也有体现,楼梯太过狭窄,身体上的偶然碰触,很可能会成为欺凌行为的导火索。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两个人之间也是一样。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周围有一个能掌控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一样,如果两个气球靠得太近,互相挤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爆炸。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两只刺猬,由于寒冷而相拥在一起。但长长的刺刺痛了彼此小小的身体,无奈之下,它们只好保持足够的距离,默默地忍受着寒冷。可是天气越来越冷,两个小家伙谁都受不了刺骨的寒风,下意识地又凑到了一起。经过一番努力,它们终于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距离:既能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刺痛彼此。
这就是人际交往中著名的“刺猬法则”:与人交往,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彼此之间就可以很好地协作,同时可以获得彼此的尊重。如果距离太近的话,双方很容易就会刺伤彼此。
心理学上几个有关距离的概念――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在实际交往中灵活运用。
亲密距离一般在15~45厘米之间。处于这一距离中的两个人,很容易就能接触到对方的身体,所以,这一距离只适用于情侣、夫妻、父母与子女或绝对要好的朋友之间。可想而知,这种距离是绝对私人化的,是绝对禁止外人进入的。
个人距离一般在45厘米到1米之间。处于这一距离中的两个人,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只有握手时才可以接触到对方。这一距离通常用于熟悉的朋友。如果想向对方表示一种亲近感时,也可以采用这种距离。
社交距离比较灵活,可近可远,可在1米左右,亦可在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适用于关系一般的人际交往,处于这一距离中的两个人,通常隔几步远打招呼或寒暄几句便又分开。
公共距离一般都在3米以外。人们在公共场合经常采用这种距离,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等。这种距离经常被演讲者和教师采用。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和不太亲密的同学交流时,如果你和对方的距离靠得太近,就会让对方觉得不安全,很不舒服,就比较容易起冲突。
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交往距离,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保持,就能发挥“距离产生美”的效用。
训练孩子如何去倾听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在与人交流时,我们是否听懂了他要表达的意思呢?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犯了故事中大多数观众的错误,他们听话只听一半,并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这也是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众多欺凌事件中,许多欺凌者往往对别人的话听都不听,甚至把对方的意思完全扭曲了,很多时候,如果欺凌者不是二话不说一脚踢过去,而是能追问一句:“你是什么意思?”很多冲突可能就化解了。
倾听在与人沟通中能发挥重大的作用。首先,倾听是对别人最好的尊敬。当我们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时,对方会有一种被重视、被赞美的感觉。其次,倾听能全面掌握对方要表达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文化背景,这导致了人们的表达方式也千差万别,有的人说话喜欢开门见山,有的人喜欢绕半天才说到正题,只有耐心地听完才能全面了解对方要表达的信息。比如上面故事中的小男孩,如果我们没有听完他的话,小孩就背上了自私的骂名。最后,倾听的同时可以静心地观察对方的肢体动作及表情,有时肢体动作和表情可以表达出比说话内容更真实的意思。
蒲松龄因为虚心听取路人的述说,记下了许多聊斋故事;唐太宗因为兼听而成明主;齐桓公因为细听而善任管仲;刘玄德因为恭听而鼎足天下。孩子学会了倾听自然能处理好同学关系,减少欺凌的发生。
倾听不是单单听着就好了,真正的倾听,除了用耳朵去听之外,还要用心、用眼睛去听,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一般都要掌握以下倾听技巧。
(1)要聚精会神地倾听。
如果沟通的一方萎靡不振,精力不集中就会抓不住重点,这样是不会取得良好的倾听效果的,只能使沟通质量大打折扣。
(2)要及时用动作和表情给予呼应。
谈话时,应善于运用自己的姿态、表情、插入语和感叹词。如微笑、点头等,这会使谈话更加融洽。
(3)必要时保持沉默。
沉默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手段,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就像乐谱上的休止符,运用得当,就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沉默一定要运用得体,不可不分场合,故作高深而滥用沉默。而且,沉默一定要与语言相辅相成,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4)适时适度地提问。
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是一种倾听的方法,它能够给讲话者以鼓励,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沟通。
(5)切忌随便打断别人讲话,要耐心地听对方讲完。
当对方说话内容很多,或者由于情绪激动等原因,语言表达有些零散甚至混乱时,你也应该耐心地听完他的叙述。即使有些内容是你不想听的,也要耐心听完。千万不要在别人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意思时,随意地打断别人。当别人正谈话时,随便插话打岔,影响说话人的思路,或者任意发表评论,都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教养或不礼貌的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家长要想教会孩子倾听,自己首先要为孩子树立起榜样,做一个懂得倾听孩子说话的家长。当孩子要跟你沟通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地看着他,跟他不断地交流,甚至确认“你的话是这个意思吗?我说的对吗?”然后再一步一步往下交流。
倾听是保证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接纳,并跟他人建立起一种积极关系的有效方法,家长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