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育人:新常态教育的本质,探索、建构育人模式的核心

教育理论素养 2022-03-28 09:34:11

教育至少包含三种形态:非常态教育、常态教育、新常态教育。三者的分水岭在哪里?最为根本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标准只有一个:是否育人。育人,成了非常态与常态教育、新常态教育的分水岭。人,是教育的目的,育人是教育的核心。尽管这似乎是个常识,不用讨论,更不用争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用英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怀特海的话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侵蚀”。①育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但现实是,它遭到了侵蚀,受到了伤害,使育人——这个教育的常识问题,显得扑朔迷离,甚至发生了迷乱,以至于教育发生了扭曲和异化。新常态教育首先要对这常识——教育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加以厘清。

1.把育人异化为育知”“育分的教育是非常态教育

教育是必须传授知识的。知识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把知识、技能作为课程三大功能和目标之一,因为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是,在知识教育中有两个重要问题没有廓清,没有准确把握,更没有在实践中落实好,一是究竟为什么要传授知识,二是究竟以什么方式获取知识。前者是目的问题,后者是方式、手段、途径问题。怀特海早就说过:“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是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模糊却伟大,而且更重要——古人称之为‘智慧'。没有一些基础的知识,你不可能变得聪明;你轻而易举地获取了知识,但未必习得智慧。”接着,他又进一步说,教育的职责“就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他把力量称为“希腊众神之上的命运般捉摸不定的东西”。至于获取知识的方式,怀特海断然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

当今教育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把知识教育窄化为分数教育,教育从“育知”异化为“育分”,用分数代替了成长,用升学代替了学生的发展,分数、升学率遮蔽了智慧,挤压了思想,驱赶了力量,让“人”淡出、退场,人成了工具,成了知识的碎片。“早上起来得最早的是我,晚上睡得最迟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负担最重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样的学生怎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怎能培养起创新精神、探究能力?

分析原因,除了应试教育体制的控制以外,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判断,在理论上误导了大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怀特海认为力量在知识之上,但知识毕竟是有价值的,问题是,把知识不恰当地抬高到让人顶礼膜拜的地位,让学生与教师在知识面前诚惶诚恐,把知识当作唯一,必然让人成了知识的奴仆,教育自然成了“育知”“育分”。其实,培根在“知识就是力量”的背后,还有关于快乐获取知识的论述,而我们却忽略了。这种选择性阅读带来的一定是误读和误导。我们要坚决地把教育从“育知”“育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回到教育的本质上去,回到教育的核心即人的发展上去。

2.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是常态教育

“人是目的”,这是我们熟知的。许多大教育家都论述过教育与人的关系,不约而同地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论述过“永恒的法则”,并认为“永恒的法则”“无论在外部,即在自然中,或在内部,即在精神中,或在两者的结合中,即在生活中,都始终同样地明确和确定”,它支配着一切。这“永恒的法则”是什么呢?他坚定地认为,“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并称“人的教育”这一内在法则是“上帝精神”。他其实说的是,人是上帝,上帝精神让人成为上帝,而人的教育、人的发展才是“永恒的法则”。在这“永恒的法则”的支配下,才有了教育科学、教育理论、教育艺术、神圣生活。观点如此鲜明,论述如此富有逻辑之美。

这才是常态教育。常态教育要求我们:教育要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主体,从人的需求出发,让人得到发展。以人为目的,不是以知识为目的,更不是以分数为目的。以人为目的,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让人成为真正的人,舍此无其他目的。以人为主体,是让人成为教育的主人,使“他人的教育”成为“自己的教育”,并在教育力量的影响下,开发自身生命的创造力,改变自己,塑造自己。从人的需要出发,不只是从社会的需要,不只是从家长的需要出发,而且是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把社会的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统一起来,寻找人的发展方向,推动人从可能性逐步转化成现实性。这里的“人”,主要指学生。一些学校提出,让学生站在学校、课堂的正中央,正是“人是目的”的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而这一切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的常态,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彰显了教育的核心,追求的是教育的本真和本真的教育。于是,在常态教育面前,我们需要不断追问的是,教育,中的“人”在哪里?他们是以什么方式站立的?他们的人性得到尊重、保护了吗?以育人为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我永远为一个故事所震撼: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入职,他都送上一封信:“我在纳粹集中营里,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看到的情景:儿童被学识渊博的护士杀死,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兵枪杀。这一切令我疑惑。我请求您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读写算能力才有价值。”因此,以育人为目的、为核心的教育,说到底就是培育人性的教育,是常态教育。

3.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常态教育的本质特征

尽管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新概念,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问题。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到来,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主题。随之,一些重要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现代公民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自我实现与成功生活,继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呢?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公民的这些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呢?这些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怎么体现出本土特点呢?这些问题已进一步转化为当下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无法躲避的核心问题。因此,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纷纷启动了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发展计划。新世纪教育必将呈现新的形态。所以,新常态教育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育。这是新常态教育的本质特征。

在我国也同样如此。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研制、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第一件大事,并以此为目标,研制我国的人才规格标准,包括价值取向、素养框架、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同时,以核心素养为依据,修订课程标准、教材,改进教学方式。我深以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育人模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教育的重大转型,将建构起教育的新常态,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与世界教育改革合流、合拍。

新常态教育与常态教育并不是截然分割的,更不是对立的。新常态教育是常态教育的延续、拓展,其本质没有改变,但是延续、拓展中,教育的目标、内涵、要求发生了变化,教育的政策、制度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作出新的设计与安排。因此,教育的意蕴、品格、境界等会有新的提升。

新常态教育的主旨在于建构育人模式。毋庸置疑,育人模式首先解决育人问题。不解决育人问题,育人模式建构势必是一句空话。关键是,我们育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事育人。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