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班困惑
“放权”了,为何还只能是“老师说了算”?
C老师在某中学工作了六年,带了两届毕业班,他尝试在班级推行分层、自主管理,很见成效,不仅学生中考成绩优异,班级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他本人也深得学生的喜欢和家长的信任。秋季,领导决定让他留在初三,接任三(2)班班主任。踌躇满志的他,在开学第一天,就带领全班同学讨论“班级愿景”,并引导大家做初步的职业规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承想该班学生表现冷淡,回应者寥寥。
C老师以为是学生和他还有心理距离,不敢放开谈。他决定在第二周班会课上,通过议事方式先让同学们拟定班规,没想到在班规议事会上又遭遇冷场。C老师有些不解,这个班的孩子在学科课堂上很活跃啊,翻开学籍档案,历年的运动会、元旦汇演及各科考试成绩都还过得去,为什么在给他们充分的权利制定“规则”时,他们竟然显得无动于衷呢?
事后,C老师通过个别交流及写心里话等方式,才逐渐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心声:
“初三了,没啥好说的,到最后考个好高中才是王道。”
“过去老师也让我们制定过,可是我们提出来后不是被老师否决了就是后面没有执行,不过是走走形式。”
“不就是学校那些考评制度嘛,我们按要求做就是啦,没有什么新想法。”
“老师,干脆你给我们制定一个规则,我们执行就可以了。”
......收到学生这些反馈意见,C老师陷入了沉思。初三,是个特殊年级,人人面临升学压力,但这能成为学生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对班级议事敷衍的理由吗?善于思考的他在几个全国班主任微信群里作了一个调查,发现不同学段的班主任对议事制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在遭遇的问题上却有一些共性,那就是给学生放权了,议事了,但是实效性并不高,最终还得老师或者核心班委一锤定音。
问题出在哪里?显然,该班学生的思维意识里,班主任说了算,制度是别人规定的,我们做个执行者;班级事务是大家的事情,我的任务是学习……我们看到了传统管理制度之下培养出来的“顺从”的学生,而未来的公民社会需要的是有责任担当的公民,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从小在一种公民意义上的生活氛围中培养,需要通过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来渗透和润泽。
创意策略
变制度为愿景:严明变温情
提及制度,总让人联想到“规范”“严明”等字眼。事实上,制度也可以很温情。美国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一所学校的校长、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生群体为了共同的事业齐心协力,当学校的每个人为了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承担责任时,学生就最为成功。(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借用这一说法,当一个班级里的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当班级的每个人为了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承担责任时,学生的发展最为成功。
笔者一直努力让班级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当班级共同体相互之间有一个默契的约定和共同的愿景,围绕共同愿景去畅想班级的、个体的、群体的发展目标时,据此建立起来的班级制度一定是有温度的,也自然是充满温情的。
深入学生中间,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孩子,他们在游戏时会自然提前讨论各种游戏规则,哪怕他们玩书面的文字游戏,也会提前制定出对应规则。而一旦要成为游戏中的一员,就会自觉接受这些规则。这里没有“硬性执行”,却有着自觉践行。这其实也正好说明了孩子们对民主制度产生的认同及社会化身份的发展意识。
作为班主任,只要我们善于组织学生平等参与,民主决策,使他们从内心认同班级制度,执行过程中就会多一些共同维护和自觉遵守的主动意识。同时,学生在共同的班规下会很自然地形成合力,因而能增强班规的威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