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提供适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静待花开

思想政治素质 2022-02-08 09:29:49

记得2015年清华附中百年校庆之际,有一位毕业很多年的学生回母校时感叹道:中学时代总是美好的,而它的美好是会随着个人境遇的变迁而不断散发出新的光辉的。当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它的美好在于曾赋予我们足够多的知识,帮助我们走进理想的学校;当刚刚跨入大学校园时,它的美好在于满足我们在众多新生中因毕业于名校而引人艳羡的些许虚荣心;而当我们真正开始大学的学习、而后进入工作岗位时,我们才慢慢地体会到,它的美好并不限于对我们知识储备的贡献,以及所谓名校毕业带来的光环,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吸收知识最快速的年龄,为我们提供了最为丰富的课内外资源和最会循循善诱的教师,让我们在一种被鼓励的环境中自由地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领域,不断总结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在视野、心理和学习技能方面的学习体验,一直会伴随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受益终生。而这种学习体验,也正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始终追求的教育理念。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一大使命,中学教育自当努力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这片土壤具备了一切让种子发芽的要素,但不强求每一粒种子一定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一株带有春意的小草也会创造出别样的风景。具体来说,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要丰富而多元,能为种子的成长提供真正的营养,让学校教育成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平台。这里既要有严谨的教学活动,更要有生动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不断吸收和释放自己的能量。学校在为学生选择这些课内外资源时应该时刻谨记:学习本身不应该仅是为了适应外界的行为,也应该是为了丰富自己内心的活动。因此,在这片土壤中,学校要尊重学生的自然发展,积极培养其自由的内心、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不能刻意强求他们一味地创新,更不应该将成人世界中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学生,进而野蛮地剥夺他们的自然成长过程。

第二,要厚重而有层次,能为种子的成长提供足够的营养。若想让学生成长起来,作为土壤一部分的教师需要更加训练有素。思维单一、刻板无趣的教师自然无法教出有血有肉、有思维有主见的学生。爱学生是一个有专业素养教师的必备品质,他能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能为有更高能力和更高需求的学生创造条件,将他们送到学校周围的科研院所,让他们跟随大师的脚步、接受大师的影响,进而更好地开发其潜能。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上,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创新,不是教出来的。创新是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反思,进而取得进步,待一切水到渠成后必然发生的结果。因此,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充分尊重学生自然发展,为其进步提供各种资源,并且不断引导与鼓励其实践的过程。当我们能做到以上几点后,对于学生来说,创新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对于教育来说,创新人才也就如此这般地产生。一切教育想要达到的目的,都可以在回归教育的本质以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然成长过程后,自然而然地达到。

总之,我们应该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兴趣,让他们自然生长。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