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女教师的祈祷》(〔智利〕米斯特拉尔著),为之深深感动。“请赐给我爱,让我把它全部倾注在我的学校;连炽热的每一刻也不能夺去我对学校的情意。”“让我比做母亲的更为慈爱,像母亲一般爱护那些不是我亲生的小孩。”“让我的砖土学校有崇高的精神,让我热情的火焰去温暖它寒酸的门廊和简陋的教室,让我的心意和善良的愿望使它比富有的学校更为富丽堂皇。”每一句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每一句都饱含着无边的大爱。掩卷遐思,对教育、对教师又有了一份新的感悟。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朱小蔓说:“教育说到底本质上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创造的事业,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来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性品质的人,并不断生成与人的生命同步发展的崭新文化。”(《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是啊,教育应该是一项“起于生命,达于生命”的事业,是用智慧碰撞智慧,用爱滋养爱,用生命点燃生命。难以想象,没有教师生命的舒展,没有教师坚定的教育信念,没有教师无私的大爱,没有教师的雍容自信,教育能够孕育出伟岸的生命!
理想的教育无疑对教师有着超乎常人的要求。朱良俊说:“教育的魅力就是让受教育者既拥有快乐的受教育过程,又拥有美好的未来。显然,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无疑能吸引学生。但教育方法,尤其是教育者的智慧、精湛的教学技能和人格魅力,更能时时打动并深深吸引学生。”(《吸引——向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质量体会之一》)在我看来,这种“吸引”应该是师生双方的相互悦纳、欣赏,应该是彼此心灵的开放和情感的自然交融,应该是生命的相互关照和成长。这种“吸引”,主动权显然在教师一方。要“吸引”,教师就应有善良友爱之态度,有理解包容之胸怀,有民主平等之个性,有贯古通今之博学,有人文关爱之行动。
让每个教师都成为有强烈“吸引力”的人,仅仅依靠教师个体的努力,仅仅依靠教师的职业良知,显然是不够的。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应该致力于真正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应该努力让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崇高职业。有人说,教育是不能批评的。话虽绝对,但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教育是需要整个社会推崇和关爱的,即使是批评,也应该充满善意和期待,而非以偏概全,非诋毁和破坏,教育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理想和道德的高地,这无疑需要社会大众的细心呵护和成全。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管理应该致力于形成信任、理解、尊重、人文的文化氛围,建设自主、自律的教师工作和成长机制,让教师有职业的尊严,让教师充分舒展生命,让教师尽情施展才华,让每个人都有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动力和激情。正如江苏省特级教师金沙所说:“教育工作区别于工业生产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过程的模糊性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无法用制度法规严格控制和准确考量的,所以学校建设的根本目标,不是管制,而是解放;不是让教师俯首听命,而是让教师如鱼得水。”诚值得学校管理者深思!
只有教师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来投入教育工作,教育“起于生命,达于生命”才将可能真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