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反思,教师专业自觉的重要标志——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之二

教育理论素养 2022-01-21 10:39:42

区校本课程交流研讨活动中,幼儿园的蔡园长观摩小学的唱诗课后,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样的追问:“对小学课堂的印象基本停留在枯燥、机械、被动接受的阶段,今天观摩了一年级的唱诗课后,感受到小学在教学方式上的改变,多了情境式体验,多了与孩子的互动,也终于看到了与幼儿园活动相似的地方,但同时又一次感受到,幼儿园课改的理念超前,但又很少被外界了解。如果这样一个活动拿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去评价,我们会介意孩子离大屏幕的距离是否适中,会介意吟唱过程的机械重复是否必要,会纠结教师角色转换的意义与必要性,会纠结这样一个活动是否需要拿来集中学习,是不是在班上某个区域放录音让孩子自主学习就能习得,甚至还会纠结,孩子们虽然很开心地参与了活动,但他们通过这次教学获得的有效经验到底是什么。”

这些“纠结”引发了一场讨论:是否有必要纠结?这样的纠结有价值吗?恰好我也听了这堂课,我给了她这样的回应:“可贵的纠结。纠结的本质就是怀疑,是反思的开始。教育就是要有这样的纠结才会有发展,教师的专业也因为这样的纠结才有成长。每个教育行为都不会必然地就‘应该这样’,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引发哪种可能,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等,都值得我们不断追问。比如,‘反复吟唱’有没有必要?如果只是为了记住那几句诗词的确无此必要,但如果是为了在吟唱中找到古人‘吟’诗的感觉,感受到诗优美的节奏和韵律,那么‘反复’也许就是必要且必须的了。事实上,在这节课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正是在反复的吟唱中逐渐找到了律诗那种平仄变化的韵律和节奏美。再如,‘角色的转换’有没有必要?可以说没有必要,但也可以说是教师的神来之笔。说没有必要,是从教学任务角度来说,有没有这个环节,并不会影响任务的完成,甚至可以节省时间,使教学更简洁、高效。说是神来之笔,是因为角色转换,不仅带来了一种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而且营造了戏剧性的效果,让课堂顿时生动、明亮起来,充满了活泼泼的童趣。有人说‘优秀的教师都是演员',不是说优秀的教师会演戏,而是优秀的教师善于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善于用学生喜欢的不同方式表达。”当然,这样的评价也只是我的思考而已,它的意义不在于能否帮助这位园长解决其“纠结”,而在于可能会引发更广阔的思考。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我们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成长。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大概就是“反思”。“教育学首先召唤我们行动,之后又召唤我们对我们的行动作出思考,与孩子们一道生活以及反思我们与孩子们生活的方式,这两者都是我们的教育性生存的表现。”可见,反思既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马克斯·范梅南认为,事实和价值、方法和哲学对于理解如何进行教育性的行动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教育的时机中,事实和价值都无法告诉我们怎样去做,该“如何做”这个问题从那些事实中归纳不出正确的答案。同样,“也没有哪个方法和计划本身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它们能激起我们的教育思想,但不能告诉我们怎么做才好”,因为“教育行动所需的知识应该是针对具体情境而且指向我们所关心的具体孩子”。而我们“不可天真地以一个民族为中心地认为,我们对孩子,所有的孩子,这些具体的孩子,都知道什么是好的”,这样“反思儿童生活的环境和植根于其中的价值意义,可能会有助于我们提高我们的教育思想,并在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增强我们表现出适当的教育理解的可能性”。具体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和儿童生活环境的不同,都决定了好的教育方式需要在深入的反思中寻找和确定。

马克斯·范梅南还认为,教师的任何一个教育行动,都受到某种教育哲学的影响,如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教师可能更倾向于控制,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教师可能会选择给予孩子更多自由,但教育的困难在于儿童的生活既需要自由也需要秩序:“有时候我们帮助孩子学好做某些新东西是合适的,而有时候保持耐心让儿童自己去做更加重要。”如何确定什么对孩子是好的?在自由和控制二者之间如何找到平衡?这些对教师来说都是挑战,这样的挑战很难想象可以不经过寻根究底的反思来完成。同样,教师在任何一个具体情境中的教育行动都难以避免地受个人的经验、知识储备、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等的影响,带着教师的主观烙印。这样的教育行动完成之后效果如何,与预期的目标是否一致,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等,自然也就有了反省的必要。因此,马克斯·范梅南特别指出:“作为教师总是正确地行动,这是不可能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得以解脱。我们必须接受我们个人的局限,同时也应该接受我们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现实所固有的局限。”因为局限,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对我们不时所犯的错误和失败感到内疚、后悔和自责的话,我们怎么能够继续抚养和教育我们的孩子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强调“教育学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活动,它必须愿意对它所做的和所代表的随时质疑”。

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反思?马克斯·范梅南给出了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教育情境中的智慧性行动、追溯性的反思四条反思路径,并以丰富的案例来加以诠释,指出在教育活动中指向未来的行动、行动的过程、过去的经历进行系统反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行动前的反思为例。行动前的反思,也就是在行动之前对各种可能的选择仔细地进行反思,决定行动路线,计划我们需要做的各种事情,以及期望我们和他人由于我们计划的行动结果而可能获得的经历。

例如,一位母亲给老师打来电话,说她的女儿多萝西感到不舒服,不想上学。但是,她不敢肯定她是真病了,还是想象出来的。她知道最近几天多萝西感到不愉快,因为多萝西觉得在学校再也没有人喜欢跟她玩儿了。多萝西觉得有些孩子也有这种受到排斥的感觉。老师答应要调查此事。这种情况让老师有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可以选择。老师是否该去和多萝西谈谈,建议她与她最好的朋友说说她受伤害的情感呢?(多萝西能够自己处理好这件事吗?她的朋友能够接受这样的方法吗?)老师是不是该事先悄悄地告诉多萝西的好朋友,先让她们了解多萝西的心情呢?(这些孩子会理解吗?她们是否会有些愤怒,使她们不能对多萝西产生同情呢?)或者老师对全班同学说说,看看有谁愿意与多萝西接触呢?(这是否会引起全部同学对多萝西的事情过多地注意呢?)老师是否可以采取一种更加间接的方式,与全班同学读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并谈谈被遗弃的感觉呢?(孩子们能够明白这个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吗?)老师是否可以提名多萝西作为“本周优秀同学”,让大家写一写她的优点呢?(会不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反而让其他的同学取笑多萝西呢?)或者老师该问一问多萝西自己,是否知道一种与她的同学言归于好的办法呢?(老师干预会不会让多萝西感到难为情呢?)这种期望性的反思指的是在这样的一些情境下,我们必须集中思想去面对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令人困惑的情境,并采取具有教育意义的行动。

在这个案例中,针对多萝西的问题,教师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但具体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案?教师不仅得对每个方案可能的效果作判断,更要对这个方案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进行追问思考。行动前的反思是指向未来的期盼性的反思,它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有组织的、决策性的、有备无患的方式处理情境。超前计划课程或决定在教育情境中如何采取行动,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常规行为,如教师备课,这是高质量教学的前提,缺少了反思,所谓“备课”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相反,如果教师在备课中能够进行系统的反思,深入探寻儿童的学情,考虑不同教学行为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审慎地选择教学方式,这样备课形成的教学计划(教案),才可能让课堂按照较为理想的预设进行,也才可能在出现教学意外时,教师能够根据现实情境随机应变。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套用到教师身上,是不是也可以说“未经反思的教育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教育面对的是各有不同经历的生命,人性的复杂,教育情境的丰富多变,都决定了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一种方法可以像万能钥匙一样打开教育这把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但更离不开对教育在场的思考。价值层面、方法层面、技术层面、事实层面无处不可以反思,无处不应该反思,只有形成系统反思的自觉,教师才可以不断深化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艺术,才可以不断超越自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才可以不断接近教育的理想境界。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