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的“难题”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共性的问题。比如,我们每个空间都装满了学生,在狭窄的教室,学生只能固定在自己的椅子上来听讲,做练习;教材、教案、作业、分数构成了教师生活的全部;我们的管理方式几乎都是布置任务、检查工作,多样和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很难体现。
我们在每节公开课上几乎都能看到那些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合作、发现、动手,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并不多见。因为老师担忧,放开了管不住,更因为狭窄的教室只能排排坐。
老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从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希望孩子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尤其是遇到一个好的班主任。可是当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成为“抢手货”的同时,更多的老师却不敢当班主任了,因为压力太大。
鉴于对上述现象的思考,我们想通过一些改革,让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所突破。
中关村第三小学目前是一校两址,中关村校区建于1981年,万柳校区建于2003年,目前两个校区有将近6000名师生。三小的每一位师生都期望有所改革和变化,但狭窄的空间让新的设想举步维艰。
2012年春,海淀区政府在黄金地段给了我们一块地,虽然不大,但是可以承载我们对教育追求的渴望,也给了我们新的发展契机。
教育空间“变形记”
于是,我们极尽想象;我们的新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新校区建设开启了学校每个人的“教育大脑”,我们努力透过空间的变化,表达我们对教育的追求,学校文本性的发展纲要和工地上的施工蓝图同步启动了。
我们选择了美国的一家建筑事务所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新校区,力求站在全球的视野之下,重新看待我们的学校。可是,设计师们首先问道:你们学校的理念是什么?
我跟老师们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盖房子的事儿,我们要把这个建筑作为一种“课程存在”。同时,期望这所学校是安全的、亲和的、温馨的、绿色的,还期望能够有这样和那样的空间,更期望教室的空间能够大一些,而且是可以组合的……但这些概念,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不能够马上描绘出来。
于是,我们开始了与设计师的一系列对话:学校里的每一处空间如何让孩子们感到如家一般的温馨?能不能不再是一间间孤立的教室,能否创造团组式学习的可能?我们现在的学校太大,学生众多,怎样才能拥有像小学校一样的便捷、自如……
设计师将我们的感性认识转化成了空间的理性建构:三间教室加上一间几乎同等大小的开放教室,组成了这座新学校的结构单元。教室和教室之间的墙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灵活组合的活动隔断,让教室根据教与学的需求进行“变形”。
这样就产生了“班组群”和“校中校”的概念。
班组群,就是将过去以一个个班级为单位的管理空间,延展为三个教室组合在一起的群组空间,将三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一个“班组群”中生活、学习,是一个家庭式的学习基地。四个班组群组成了一个“校中校”,实行人财物、责权利的统一和自治,也实现了小学校般的便捷和温馨。
我们认为,这样的空间能够比较好地把传统的班级授课和我们期望的教师指导下的开放学习以及我们所追求的小组探索性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满足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的需要以及团队学习等多重的需要,我们称之为“学校3.0版本”。
处处都是教室,处处都是图书馆,处处都是博物馆,处处都是舞台,是我们对于“学校3.0”空间的具体描述。我们希望,每一处空间都是孩子乐意去的地方,也是能够探索学习的地方。在新校区建设的过程中,最可贵的价值就是打破了原来的空间思维定式,开始有了想象和突破。原来教有还可以这样去做,原来我们的空间还可以这样去实行,原来是物理意义上的一道道墙,阻隔了我们教育的想象。当我们跨越这些阻隔时,发现学校教育还有许许多多新的和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这,对于每个三小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
教育的空间变了,教育的形态应该怎么改变?
在“校中校”和“班组群”的空间形态下,我们开始了新的思考:这样的空间里,我们的教育怎么发生?师生如何生活?站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应该怎样做教育?
对应“班组群”中大孩子和小孩子共同学习、生活,在目前既定的学校空间里,我们设计了毕业课程。六年级时,有一个月的时间被称为“学长日”,六年级的学生5~6人一个组,到对应的年级和班级做学长,带着学弟学妹们一起学习、游戏。这当中,学生角色的变化使他们获得了课堂上不一样的体验。这种“学习伙伴”的角色胜过了传统的“师长”角色。在这里,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一个让学生承担责任的学习氛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课程就是生活,活动就是机会,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
当然,我们对于学校资源的认识,也在逐渐扩大:学校楼道里有一个狭小的空间,曾经是装杂物的地方。后来,我们把这个空间打开,里面放了一些书,竟然成了孩子最愿意去的地方——“书洞”。类似于这样的开放型空间变得越来越多,孩子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的学习。在今天,足迹所至皆学习。学校也不能仅仅是课上和课下的两极生活,而应该是孩子生活的全部。
更多样的学习空间和内容,也促发了教师团队的多样组合。老师们过去只在“我的语文学科”“我的数学学科”中生活,每个人都以学科和教材为中心。当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时,当以学生为中心重新思考我们的教与学时,老师的跨学科的交往就增多了。
对应新校区的“校中校”的管理,我们开始了“级部管理”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耐心地为我们介绍十一学校的“级部管理”改革思路和做法,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我们还组成了4个模拟班组群的研究团队,将现有三个年级的师生整合在一个团队之下,独立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文化周”“家长志工”“秀·才”“数学好玩”和英语“达人秀”等活动中,老师们跨越学科和班级的界限,共同制订方案,吸引家长的参与,组成教育共同体,服务于孩子的成长。
在追求一个好老师上好自己课的情况下,我们开始追求一群老师的协同教学,期望通过不同教师的组合,解放我们的教育力。这样的团队组合,不再因为一个老师的更换而引发家长不必要的担心,因为家长知道了所有的老师都会共同努力。
学校3.0的空间设计,对应着教育要有“真实的学习”的课程规划,我们开始了学习的方式探索。首先,教师教研的方式需要跨越学科界限,因此,我们组建了6个综合学科的教研组,即:数学、科学、技术和工程;历史与社会科学类;语言类(中文、英文);视觉艺术类(美术、手工、摄影、微电影);表演艺术类(音乐、戏剧、舞蹈);积极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其次,学习内容变成主题性的综合学习。比如关于“桥”的主题性综合学习,一开始的方式是音乐唱个歌、语文作首诗、数学算算题、美术画个画等。这样的形式,看着热闹,孩子快乐,但是老师们却开始担忧:这样的学习犹如“甜点”般可口,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否扎实?能不能像主餐一样进入我们居家过日子的菜谱(课程)之中?
于是,“项目学习”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项目学习要有真实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要能够通过一个个“脚手架”,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关于“桥”的一个真实性的问题就是:选一个桥,做成PPT的观光导览图。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这个桥必须有故事,必须有历史,而现在你还能身处其中;到这个桥上你还能够看到其他三处观光的景点。最后要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工具推送到移动终端,做一个导览图。有了这样的“脚手架”,再引导学生展开完成这个问题的策略设计:在这个行动当中我可以做什么,团队的其他成员可以做什么,哪些是优先级,哪些是次要级,怎样保证项目能够完成等。
这种学习,是为了聚焦于21世纪核心素养。而21世纪的核心素养只能通过真实的学习,改变学生获得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路径,才能够让孩子获得这样的学习经历。
从几百年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一百年前的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些都是真实学习的倡导者。当我们把“真实的学习”作为课程价值追求时,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开设了什么课程,有多少门类,而是致力于寻找更加具有综合意义的项目,包括项目的评价,我们叫评价量规;我们也不再困惑于区分是“项目学习”,还是“问题学习”,或是“主题学习”,甚至疑惑“我还能不能用讲授式的学习”,而是将讲授式(直接教法)的学习和项目学习有机融为一体。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不再纠结于一节课的课时够不够了,不再仅限于“我讲不完”这样的困扰,而是通过“算大账”,把学生当成一个整体的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来把握。
由此,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助人者。
未来的教育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对我们来说,课程的建设是最最艰难的。我们先成立了50个人的课程委员会,再到24个人的跨学科综合组,再到30个人的课程委员会。此外,还有一个课程研发的突击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老师对课程有所感觉。因为一个好的经验或理念可以通过超强的执行力推进下去。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个从学校自身出发慢慢生长出来的课程体系,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专属。
发展的视野开阔了,学校的半径也就延展了。2012年我们联合国内的翠微小学、巴蜀小学、四川大学附属小学等30多所优秀的学校,组成联盟学校。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梁国立教授的主导下,我们与美国、芬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优质学校一同开展“桥”“飞行物”的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在共同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开展项目学习,学习如何办一所好学校。我们期望立足于全球背景之下,体会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寻找优秀学校的共同基因,实现跨文化学习。
因而,我们办学的价值取向也有了更高远的立意。“大家三小”——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景,也是我们的办学理念。这意味着,学校作为一个大家庭,要促进每一个人的成长,所以这个学校需要提供大家庭般的温暖和力量;大家庭的发展,更需要每个人的进取心,所以团队的进取心也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需要在全球视野下,有更开阔的视野来看待我们的教与学及学校生活,因此,我们就有了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的办学宗旨。
学校3.0的理念,学校教育共同体的组成和发展,真实的学习指导下的课程、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成为定位新三小发展的三块思想和专业知识的基石。
所有尝试,我们都刚刚开始。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探索和实践,未来还有更多教育的可能等待着我们。
(作者系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
(文章原刊于《人民教育》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