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寻找学生成长的秘密

学校管理实务 2021-12-31 08:59:14

案例•————

一个另类家长的“遭遇”

我的一个律师朋友,女儿五岁的时候,幼儿园同班的孩子都转去学前班了,问我什么意见。

我一向反对幼儿园小学化。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四五岁到七八岁这个年龄段,身体和心智发育都非常迅速。五岁多,让孩子去数数或背乘法口诀,孩子会感觉很难,但当孩子到六七岁时,就能很容易理解并背诵、使用了。之所以在国家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还有很多学校开设学前班,除了利益的驱动外,也是整个社会的压力一级级传导的结果,由社会传给父母,父母传给孩子,中学传给小学,小学传给幼儿园。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不断制造着巨大的焦虑,让许多家长不敢有丝毫松懈。如果让孩子输在幼儿园这条起跑线上,那岂不是有可能步步皆输?

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学前班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这种情况用“揠苗助长”来描述最恰当不过了,很可能以丧失孩子对学校的热情和对学习的兴趣为代价。家长们之所以如此选择,一是有从众心理,人家都这么做,我的孩子不上,那就落后了;二是也的确从一些孩子身上看到了“甜头”,那些上过学前班的,进入小学后,马上就展现出了“优势”,他们的确比那些没上过的孩子反应快、成绩好啊!可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到了二年级、三年级又如何呢?那些超前学习的“优势”丧失殆尽,与没上过的那些孩子相比,并无任何“领先”。

我的朋友很信服我,听从了我的意见,女儿在幼儿园又度过了大半年的快乐时光。但这半年,也是他非常煎熬的一段时光,谈到女儿,总会有“热心人”非常惊讶:啊?你没让孩子上学前班?这不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吗?这段时间幼儿园里什么也学不到了,提前去学前班,进行正规小学生活的预演,这太重要了。你怎么能这么不上心呢?看,我的孩子,不仅读了学前班,还学了奥数,读了英语。你呀,真是对不起孩子啊!

每每这时候,我的朋友只能尴尬地笑着面对别人的“好心”,无言以辩。但好在他是个有定力的人,质疑声中坚持了下来。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读书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等等。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孩子不仅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期末测试的时候还成为了班级的第一名。

 

尊重成长规律才能真正“目中有人”

谈到教育中的“目中无人”,我认为莫过于不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比如本书第一章谈到过的“绿领巾事件”。“你学习不好,所以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放学的时候,学生被领巾的颜色自然分成了两队,一个戴红领巾的孩子对另一个戴绿领巾的孩子如是说。这是曾经在西安某所小学发生的真实一幕。学校解释说这是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为学习好、思想品德好的同学发放“红领巾”,让学习差、思想道德差的“差生”佩戴“绿领巾”,这样可以激励“差生”向优秀生学习,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也早日戴上“红领巾”。于是学生被分成了“红”“绿”两个阵营。

又如江苏某小学四年级男孩小辉(化名)跳楼事件。这一天学校举行歌咏比赛,某班几个孩子交头接耳,影响了班集体的最终成绩。老师留下几名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学生写1000字的检讨。小辉哭着问:“要是写不到1000字怎么办?”老师批评说:“还没做就说自己不行怎么可以呢?”小辉在作业本上留下一句话——“老师对不起,我做不到”。然后从学校的六楼跳下。

再如本章开篇提到的悲催的课间。教师一味地强调学习,把学生的课间生活剥夺了,把“安全第一、不能出事”的焦虑转嫁给学生,学生失去了在运动、交流中发现自身优势、获得同学的接纳和认可、全面发展和自我探索的机会。

看到这样的案例,每一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心情沉重。我相信这些学校的领导、老师,都是抱着良好的教育动机做了这样的事,但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稍加总结不难发现,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折射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成长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尊重。大家是“凭经验”“凭感觉”“凭热情”而教,但不具备学生成长规律的基本常识,于是不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悲剧一再出现。

近些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围绕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现代技术、课堂模式、班级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层出不穷,但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成长规律方面的培训却几乎一片空白。教育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当我们对教育的对象——学生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所谓“科学育人”只能是空谈。

有一次听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课,老师一直在强调:“请大家集中注意力!”“同学们,认真听课才是最棒的!”“某某,说你呢,刚听了几分钟,怎么又到处乱看,走神了?”“同学们,请大家集中注意力,再走神的话就得不到小红花了!”评课的时候,我问这个老师:“你说说,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注意力的问题上有哪些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那个老师一脸茫然,说不出所以然。其实,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规律1:从注意力的类型看,低年级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越有趣的信息,越容易引起注意,但也容易分心,受环境影响较大。

规律2:从注意力的稳定性看,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20分钟左右,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弱。

规律3:从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看,低年级学生注意分配能力仍较弱,不适宜一心二用,转移能力较弱,不容易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

规律4:学生注意的通道有差异,好动活跃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当一个老师只知道注意力对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但并不清楚这个年龄段学生在注意力上的规律,自然也就不能采取相应措施,很好地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像这个老师一样,一味地反复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上都能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样的期望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因此也不能实现。当在课堂上发现有些学生走神后,又凭自己的感觉急于把学生的注意力扳过来,强硬地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结果呢?因为违背规律,反而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相反,如果这个老师非常清楚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力问题上的这些特点,她的教学自然会有不同的设计和选择,也会更加有效。

对教师的基本功,历来有不同的解读。公认的基本功有书写基本功、语言基本功、利用现代技术的基本功、组织教学的基本功、教学设计的基本功等等,但是,鲜有把“对学生发展规律的了解”纳入教师专业基本功内容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教师的所有工作才能有所依据,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关注哪些方面,什么时候不需要过度紧张,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手段,自己的哪些教育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自己的行为会对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有效避免因为“无心之失”带来的不良后果。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关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已经有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这里不做赘述,只将最常见的学生成长五大规律提供给大家做一下参考:

顺序性:指身心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即强调一定的方向性。这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循序渐进,做到盈科而后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阶段性:指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发展任务。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书本上有很多的插图帮助理解;而到了中学时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书本内容大多为大篇幅文字。

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平衡,时快时慢,我们把发展比较快的时期称作关键期。这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如狼孩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回到人群之后难以融入。

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理和生理的互补,如盲人的听力比较好;另一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的互补,如身残志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群体和群体的差异,如男女老少的区别;另一方面是个体和个体的差异,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家庭和学校竭尽所能,要给孩子更多的能量和支持,助推他们的人生更加美好。在如此宏大的愿望下,教育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呢?深圳有位大学生被学校退学,报纸做了报道,给他画了一张漫画,戴着一个学士帽,母亲在喂他吃饭,画面上写着“专业的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儿”。如果一个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校经历,仍然缺乏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技能,教育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假设,把镜头放到五年或十年后,孩子18岁。考入了大学,他可以独立完成这些事情吗?

会和真实世界中的人交流,包括陌生人。

认识路或会描述路,会使用各种交通工具。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会与家人有效沟通,给予家人温暖与关心。

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能够应对课程压力和工作中的变化、竞争以及不友好的身边人。

承担一定的风险与责任。

......

这些事儿都很具体,但并非每个孩子都能独自面对。一个大一新生到校两天后,快递公司把他从家里寄来的箱子送到宿舍外面的便道上,这个孩子就任由箱子在那过夜,因为箱子又大又重,他一个人搬不动,他需要打电话询问父母怎么办。后来他妈妈又托朋友去帮忙,最终箱子搬到了宿舍。这看似笑话,但就是活生生的真实的案例,也可以算作对教育的嘲讽。

这对学校的课程和育人思路,都有着现实的挑战。我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幸福生活的能力,为此专门开设了生存课程,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的自我管理者。生存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健康、安全、营养、舒展、健壮、纪律、礼仪、生活技能等等。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课程,还原生活的真实场域,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实践、体验、经历,从而将生活还给孩子。孩子生活中潜伏的最大危害,并不是大街上的陌生人或生活中意外之事的发生,而是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生活的“剥夺”,不给孩子独自做事的空间,孩子就不能面对真实的情境,不会选择、判断、担责,无从了解自己是谁,能够做什么,更谈不上有信心。永远不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另一个麻烦是:永远不会经历失败,因此可能会极度恐惧失败,害怕令他人失望。无论是缺乏自信还是害怕失败,都会导致沮丧或焦虑情绪。将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一次家长会上,我跟家长们分享了一个观点:

孩子不会在第十八个生日的午夜时分,魔力般地获得生活能力。童年生活是训练场,父母帮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寸步不离,事事代劳,或者通过手机遥控指挥,而是闪到一边,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总有一天,他们得自谋生路,如果我们没有帮助孩子和我们自己做好准备,那双方都可能会追悔莫及。所以,从童年早期开始,用与其年龄相匹配的方式,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是一个生活得很好的人,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意义重大。

不得不说,多数孩子的童年生活已经被不断升级的“教育竞赛”吞噬,生命中最宝贵的好奇心、欲望与行动力一点点被“抽取”,当一个看似“好的不能再好”的“未来”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他们早已成为一株干瘪的、枯萎的、毫无生机的植物。童年不是成年的准备期,有其自身与当下的意义。它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锚”,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最大价值是自我认知的建构,这种建构来自反复体验、反复试错。

因此,教育要重新定义成功,没有对“成功”这一概念的新的界定,教育很难在畸形的道路上回头。

美国一个叫维基·埃伯利斯的律师拍了一部纪录片《无目标的竞赛》,它描述了那些因为巨大压力而“辍学”的孩子的情况。“辍学”的孩子不仅指那些离开学校的孩子,更指那些人在学校、心早已远离学习的孩子,这才是最可怕的“辍学”。纪录片中还描述了因为精神压力而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患上各种“病”的小孩,以及为了达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而去撒谎、去作弊的孩子的情况。它审视了狭隘僵化的“成功文化”的压力,以及它如何异化了教育的初衷,一点点毁掉了孩子身上作为“人”的东西。当成功被单一定义为“分数”的时候,我们最终收获的只能是精神涣散、精疲力竭的不健康的孩子。

重新定义成功,首先应该意识到,成功绝不仅仅是一张优秀的“成绩单”和一堆各种各样的证书。如果我们将“成功”定义为“前几名”,孩子的生活该多么单调与乏味,况且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标准,更多时候意味着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取得什么样的进步,你仍是不被认可与令人失望的,因为你不可能事事时时是人生的“前几名”。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评价系统中,他的自信,他做事的欲望从何而来?

真正的成功是:孩子在每一个阶段获得各得其所的发展;在孩子的世界里,有自己,还有他人,能够和他人正常沟通,主动协作;最终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自己。

当然,在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金砖”敲开通往未来的大门,这一认知在高考制度的背景下,很难被撼动。那我们不妨在“妥协”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思路——给孩子穿过身体的知识。

什么是“穿过身体的知识”?大多数人都会在学校接受十几年的教育,这一过程都是在“丰满”一个人的主观世界,当一个人走出校门的时候,脑子里的主观世界实际上已经建成了。但是等走入社会,许多孩子会发现,道理懂了一大堆,可还是应对不了眼前的事儿。不是说认真努力、与人为善就前程似锦吗?为什么在我这儿行不通?

在我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有着一条条鸿沟,人的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努力“缝合”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隔阂。人,只有在动手干点什么的时候才会和真实世界建立联系。比如画画,你要观察,要有所感悟,要调颜色,要有用笔轻重、力度的考量,要精确把握自己的身体,把握自己和环境中光、影、时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有好作品。这些东西反过来,让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更为具体、协调,也会塑造人的心性。这样的知识包括手工制作一张贺卡,学着修理家里的小物品,养育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制作标本等。

真正好的知识,就是穿过人身体的知识。在现实的教育“语境”下,这样的重担落在了家长和老师身上。也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真正赋予人生活能力——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行动力、“妥协”力、抗挫折的能力等等。

回顾我自己的人生,我百分之百地相信,童年生活中那些独自的支撑、那一次次尝试与“失败”、父母的那些“冷眼旁观”成就了我。它们让我认识自己、实践自己、破碎自己、重建自己,最终属于自己。青涩、简单但厚重的生活牢牢锁定了我价值观的“锚”,它给予了我最基本的人生信仰与教育情怀,成长中那些自由的时空让我养成了思考的习惯。我曾经出版的一本书《我,就是教育》,其实就是我生活的一枚果儿,因为从生活的情境中真实地长出来,所以才清新,有嚼头儿,有滋味。

对所有人来说,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从事某种工作养活自己,应对随之而来的大大小小的困惑,自己洗衣、做饭、约朋友、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才是“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磕磕绊绊,一路向前。无论个人的追求多么“卑微与平凡”,只要是自己的追求,就具有意义,就是值得一过的人生。这给了我们的教育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问我教育孩子最理想的境界是什么,我想是这样一句话: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找到自己最喜欢、最热爱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到最好,把自己的光和热发挥到极致。只有那样,我们才终于找到了自己,成为了自己。要知道,每个人最终都只能做自己——无论你怎么学习怎么模仿,你都成不了任何一个他人,就像其他人也不可能成为你一样。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的意义是要帮助你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不要去模仿任何人,永远都做你自己。不论你是丑还是美、羡慕别人还是嫉妒别人,永远都要做你自己,并且真的去了解这一切。

而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病在于,它总是试图按照社会的主流观念,刻一个模子,然后进行批量生产,整个过程很少考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美国有一部电影叫《录取通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几个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于是聚集在一起商量。最后,他们决定虚构一所大学,然后伪造了几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以此来蒙骗父母。可是很不巧,他们的父母听了以后对这所虚构的大学很感兴趣,决定去这所学校看看。这下可把他们几个急坏了。怎么办?几个高中生急中生智,决定一起来组建这所大学。他们到南加州找到了一所废弃的学校,几个人没日没夜地打扫卫生,终于把这所废弃的学校收拾得井井有条。接着,他们邀请到了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来担任校长。没有同学怎么办?他们在网上发出召集令,所有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都可以报考这所大学。于是,成百上千的落榜生来到了这所刚刚诞生的大学。他们虽然成绩不佳,但个个怀揣梦想,而且身怀绝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天赋在这里得到了尊重和认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专业,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快乐。后来东窗事发,教育部派人查封了这所违规设立的学校。在法庭上,几个学生代表慷慨陈词,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才能,我们需要这样一所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能够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学校。”最终,这所学校被政府承认,正式由虚构走向了现实。

这虽是一部美国电影,但其中包含的教育精神却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可真正优秀的人才却凤毛麟角。问题之一,就在于我们的教育总是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为怎样的人才,不尊重学生本人的意愿,没有想过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首先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每一个孩子因完整、独特而健康、美丽。一个完整的孩子由这几部分构成:身体、感觉、情绪、认知、精神。这是一个人的内在环境,是一个系统,精神是核心。当孩子会和自己的每一部分相处,并与每一部分连接着,他们就拥有了完整的成长。一个人开始感知世界,于是有了感知与情绪,有了思考与认识,最终形成人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信念与品格,而信念与品格又回过头来“指挥”人的身体做什么,不做什么,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它们彼此相关,互为因果。任何一个链条的断裂都会产生滞涩,进而影响整个人的成长。作为一个孩子,他就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建构和创造自己的。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够去认识孩子,发现孩子,并允许孩子是他自己。

作为成人,首先要做的不是往孩子的生命上去附着什么东西,而是去发现这个生命,拭去浮在上面的尘埃,露出其本性、本意。当孩子捡起一枚树叶仔细端详的时候,他是在感知叶子的颜色、纹路、形状、大小、温度、质感,他是在认识叶子与树的关系、与季节变化的关系,他在构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他在创造他自己。有的老师说,一个破树叶有什么可看的,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这就是对孩子生命的不理解。观察树叶本身就是生命的成长过程。教育者的伟大在于给孩子生命成长以时空,发现孩子一瞬间闪亮的眼眸,紧蹙的眉头,豁然的笑容,丰盈或停顿的内心。教育的价值则在于在静静欣赏中发现每一个纤细的生命线头,顺其脉络纹理、细胞结构,小心翼翼地、及时但节制地安抚与“填补”,这就是我们说的塑造。

还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孩子意味着他有自己的生活,接地气,成长于“世间百态”的生命才会气象万千;意味着故事中生动的情节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让他懂得善良的价值、真诚的美好,还有生活中的种种困顿。有人可能问,成为有故事的人有什么用呢?我想,这些故事是孩子形成性格品德的根基,品德的形成不靠知识的习得,不靠技能的训练,而靠情感的体验,在自己与他人的故事中,孩子建构着自己。有故事的孩子还意味着他养成了在思考中生活,在生活中思考的习惯。在故事丝丝缕缕的熏染中,孩子会自觉地想,为什么是这样,然后又怎么样了,可不可以是另一个样子,思维的培育尽在其中。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教育者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故事、会讲故事的人。从讲一本书,讲孩子熟悉的一个人,讲一件刚刚发生的事儿开始,逐渐发展到和孩子一起讲他自己的故事,把对孩子的叮嘱、寄予的希望无声无息地融入故事中,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把故事往那个方向“表述”,这是在真正塑造孩子。到最后,让孩子自己记录自己的生活,讲生活中的种种发生。此时孩子在真实地表达自己。故事是灵魂的一种表达,用心书写故事,可以让灵魂闪光。这,会让孩子遇到更好的自己。

如何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呢?我罗列几点,供读者朋友参考:

一、教育孩子拥有信仰

今天的我们,最累的不是具体做某一件事,而是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对扑朔迷离的情境、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选择。信仰是“选择之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信仰让选择更简单。它不会让我们每一次都赢,但确实可以让我们在选择关头,成本低、效率高、无大错。如果把目光放长远些,这样的孩子大概率会“赢”。教育者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三观正的孩子可以抵御时间的侵袭,可以跨越空间的屏障,可以潜入自己的内心,可以飞往浩渺的宇宙。这就是信仰的价值。

二、教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一个人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塑造自己的方式。一是养成给时间分类的习惯:比如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周末时间、小假期、寒暑假,还可以把每一段再细分。二是学会往时间里填充事儿。事儿可以划分为必须做的事儿、喜欢做的事儿、可做可不做的事儿、绝对不做的事儿。喜欢做的事儿和必须做的事儿同样重要,两者一个是生命本身的兴趣所在,另一个是职责使然,两者不是固化不变的,兴趣靠发现,同样靠“养育”。三是自己选择完成的方式、过程和对结果的预期。四是行动,在行动中调整、坚持,不放弃。四个环节是逐级递进,越来越“较劲儿”的过程。前两个可以靠老师、家长帮忙,而后两个则完全靠孩子的能力与自律,需要坚持,需要实在劲儿,任何的投机取巧都会导致功亏一篑。

三、引导孩子爱上无用之用

真正支撑、丰盈一个人内心的是什么?是真、善、美。能力接近,学识不相上下的人到最后“拼”的是什么?是无用之用的“大用”,比如,爱上读书、音乐、绘画、运动等等。在这个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行业在一一瓦解,过去的许多标准不复存在,我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日益“陌生”的世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喧嚣中做更好的自己,我们更需要这些能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回到内心深处的“无用之用”。这是看似远、实则近的做更好的自己之道。

四、培育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才能建立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因果关系,才能在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才能在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中丰富自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在于成人与他们的“对话”,在对话中帮助他们接近事物的本质。教育者要把更多心思放在问题上,对答案保持好奇、开放、迭代中的认知。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起点。这需要开放的、放手的课堂,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去判断、去选择、去承担。放孩子们走,他们才能更好地回来。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