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如此悲催的课间
暑假回老家,接触到表妹家的两个孩子,一个男孩读五年级,一个女孩读三年级。我发现他们很不喜欢上学。
仔细问起来才知道,他们觉得学校一点意思都没有,整天被沉重的课业包围着,除了语数英之外,其他课程,像音乐、体育、美术之类,几乎不上。更要命的是,老师课间都不准离开教室,如果上厕所,要征得老师的同意,几个人结伴才能去。
我非常震惊。两个孩子所在的学校,是全县最有名的小学,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我询问了在那所学校工作的一个朋友,得到的答复更让我不可思议。这样的要求,居然并非教师的个人行为,而是全校性的管理举措。学校明确规定,课间学生只能待在教室里,上厕所需要教师同意。这个学校有很标准的四百米操场,但除了体育课外,其他时间不允许孩子们到操场去。
当然,学校是有理由的:学生太多,如果任由他们奔跑玩耍,互相冲撞,出了事故怎么办?于是师生被安全这个“紧箍咒”牢牢束缚,到了课间,小朋友只得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写作业,老师想方设法不给小朋友一起追逐打闹的机会,因为这样更安全。
别让整个民族晕倒
我非常怀念小时候的情景,那时候根本没有像样的操场和校园,能有一片平整好的土地就不错了。课间的时候,同学们尽情地奔跑,跳皮筋、扔沙包、跳房子、捉迷藏,不亦乐乎。现在的孩子每天被圈在狭小的教室里,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和朝气蓬勃的个性,也包括原本应该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身体。
对此我深恶痛绝。孩子在学校被“困”在教室一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通常是写作业。在该跑该跳的年纪,却被捆绑在书桌上,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睡眠严重不足,十年寒窗下来,会有怎样的体质?而这样的体质又能造就什么样的性格?
每年军训,学校都严阵以待。两个小时的军姿训练下来,呼啦啦晕倒一大片。我在江苏工作时,观摩中考体育游泳测试项目,满眼望去整个游泳馆几乎都是“小胖墩儿”。平时发胖的孩子分散在各处不显眼,当几百个又白又胖的孩子半裸着身体集中到一起,那画面真的不忍直视。
2014年教育部有一项中国学生“30年体质变化”的调查,数据公布,一片哗然。与30年前相比,学生近视率接近90%,肺活量下降了10%,女生800跑米成绩下降了10.3%,立定跳远下降了2. 72厘米,而男生跑1000米,成绩下降了10.9%,立定跳远则下降了1. 29厘米。
要知道,这30年,正好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营养进一步加强,按道理,学生的体质应该提升才对,可惜所有数据全面下降。学生体质的好坏,能够体现出一个社会的进步或倒退。如果以学生“30年体质变化”的调查数据来判断我们的成败,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两点:
第一,被边缘化。很多学校,体育课可有可无,随便挤占的现象非常严重。教育部推行“阳光体育”,提倡每天一小时运动。但对文化成绩的极端追求,对安全问题的种种顾虑,使这项要求在很多学校变成了只存在于汇报材料中的一条“经验”。后来,体育开始纳入中考的内容,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体育也像文化学科一样,出现了“考什么练什么”的趋势,中考如果设置了“实心球”测试,那好,学生从初一入学开始,上体育课就扔实心球,其他项目全部搁置。这种功利化的做法也很难达到体育教育应有的效果。
第二,被妖魔化。中国儿童中心体育老师姜天赐说:“我们的体育是什么呢?体育是高强度训练,体育是影响文化学习的魔障,体育是差生升学的救命稻草。我们的体育是矛盾的,一边是奥运会上被神一般地崇拜,一边是生活中被妖魔化地对待。所以,随着奥运的一路高歌猛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初衷渐行渐远。”中国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学生大量从事体育活动会被视为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耽误学业。中国正在进入急剧的老龄化,维持人口的健康水平、延长工作年龄,马上就会变成紧迫的问题。但没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怎能实现“为国家工作五十年,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体育回归教育,对于中国,正当其时。
巴赫主席的话振聋发聩。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和教育一样,两者都是以启人心智为最高目的。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身躯、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也会让人变得更有意志力。没有强大的意志,很多事情都不能完成。而体育恰恰能锻炼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咬咬牙挺过去”的能力。但凡我们能想到的关于体育的关键词,健康、规则、竞争、团队、公平、公正、失败、胜利等等,对于青少年形成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个小故事,讲起来很痛心:某市组织中学生足球联赛,最后从全市所有校队中选拔优秀队员集训,到外国搞友谊赛,没想到,跟同年龄段的孩子比赛,一场球竟被人踢成二十几比零。如果体育再不回归教育,恐怕,整个民族都将孱弱不堪。
“空心病”离我们的孩子有多远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空心病”的概念,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引起热议。
徐凯文指出,在北大这样的名校里有很多孩子虽然智力和能力都特别突出,却感觉很无力,对人生非常迷茫,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努力维持着人际关系却并不快乐,有的还表现为抑郁并有强烈的自伤或自杀意念。不少同学虽然非常勤奋,常常会“刷夜”读书,考试成绩也非常好,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自己的将来感到迷茫,内心很痛苦。
我跟家长和老师交流起这种现象,大多数人表示无法理解。这些孩子能够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进入名牌大学,一定是非常自律,有责任感。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在初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空心”了,只是那时候还有考大学这样一个硬性的目标立在那里,表现并不明显,而一旦上了大学或者面临进入社会的时候就开始无所适从了。有一个初中班主任向我求助,说班里有个学生让她很抓狂,这个学生内心非常空虚,觉得在学校读书一点意思都没有,很厌学,但你问他想做什么,他也不知道,问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设想,也是一脸迷茫。
2017年11月12日,在湖南某中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悲剧,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刺26刀,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行凶者是鲍方所带的实验班的学生,16岁的罗军。罗军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是我们经常说的好学生,因为他曾经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鲍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平时和蔼可亲,被孩子们称为“鲍爹”。
而事情的起因说起来更让人不可思议。放假了,鲍老师临时安排全班同学看一部励志电影,并让大家写观后感,而罗军不愿意,提出反对意见,两个人就此发生争执。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冲突,导致了最后的惨剧。一个可以捅自己老师26刀的人,一个可以捅自己同班同学老爸26刀的人,多么残酷,多么冷漠!成绩再优秀,又能如何?
当下的教育,基本围绕智力开发进行。孩子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教育的极大误解,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去假设一下,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不懂得保护自己,无法与别人共享,一点儿都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我们无法回避的是,中小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重灾区,不断见诸媒体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就是最显著的特征。青春期内心的矛盾冲突导致的挫折耐受力降低,过重的学业压力造成的心理机能的病态改变,人际冲突、恋爱失败、学业挫折等负性生活实践带来的重大精神刺激,都容易造成心理问题。而大部分学校没有配备专业人员的心理咨询机构,尚未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心理干预机制,家长更是对心理问题持有抵触情绪,只关心身体健康,常常忽略孩子精神方面的引领、指导,以至于心理问题正在吞噬着那些感到迷失并无法获得帮助的孩子。
据我观察,“心理有问题就找心理教师或心理医生”,这是很多学校常见的做法。其实,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当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寻找科学的途径,尊重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建立理解、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必须促成班主任、心理教师与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让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包裹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核。
我经常跟老师们强调四点:
一是守护孩子的自尊心。一个没有被尊重的人,很难有自尊。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要做一个有心人,发现孩子的天赋,这个过程便是守护孩子自尊的过程。守护孩子的自尊,可以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失偏颇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二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上一百堂美学课,不如让孩子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重点建筑的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不如让写作者去菜市场里体验生活百态。一切真理都在生活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真的很重要,也很简单,简单到可以从身边做起。
三是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安全感能为人生“保驾护航”,不要动不动就大声斥责孩子,不要限制孩子沟通的欲望,不要让他习惯孤独。要学会关注孩子的破坏性情绪,帮助他们认识、表达,并处理这些情绪,然后引导他们安全地解决冲突,持续地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关爱能力的人上。
四是给孩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自然科学、体育、艺术的领域涉足,可以不精,但一定要参与其中。学习科学,并不是人人要当科学家,而是要避免愚昧。学习体育,不一定是为了做运动员,因为踢足球的规则和打篮球的规则走到哪个国家都一样,只要他是一个体育爱好者,走到哪里都会遇到朋友。学一门艺术,并非要把艺术当作可以炫耀的羽毛,而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在失恋的时候、失业的时候、有挫折感的时候,他起码还能有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丰盈的内心让人生幸福,自然会远离心理疾病,更不会成为“空心人”。
由“消极矫治”转向“积极建设”
大多数学校都建起了心理咨询室,但主要用来应对检查,平时就闲置在那里。一是缺少专业的心理教师,二是学校本身不重视。除此之外,也是心理咨询室的定位导致的。心理咨询室,对外传递着一个信号:这里就像医务室一样,是针对病人看病的地方。谁进了心理咨询室,就代表着谁的精神“有问题”。试想,在我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很大程度存在偏颇的时候,有谁愿意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呢?即使一个孩子的确遇到了烦恼的事,需要帮助,他也很可能在心理咨询室门口徘徊一番,最终选择放弃。因为,实在抵抗不过那么多审视的目光带来的压力。
这就造成了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的现状。
我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存在选择性错误。在大多数人眼里,心理学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治病”的学问,强调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目的是治愈人们的心灵创伤。但就心理学的本质任务而言,应当履行好三个使命:第一是治疗心理疾病;第二是使人的生活更快乐,更具幸福感;第三是促进儿童心理潜能开发,使其更具创造力。我们单一强化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孩子进行诊治,而如何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发展以让其生活更快乐,如何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等需要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来达成的目标与使命,被人们淡化了、忽视了,由此导致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缺乏科学性和方向性。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激发学生积极的力量和内在的美好品质,发挥正向的积极潜能,使其快乐、自信,实现自我价值。对待问题学生应从正向关注开始,归因于情景,而不直接归因于人,从正向的周围环境去入手,通过调动积极心理资源,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在江苏工作的时候,我强烈意识到当地学生的学业压力巨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而且,一味靠“消极矫治”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努力探索学校心理教育的“积极建设”之路。
有一位在心理教育方面非常有想法的老师慕名而来,在我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了“心理教育三人组”,把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们分年级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梳理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六个主题,即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学习与智力培养、人际关系与交往、情绪或情感管理、生活和社会适应以及人生规划与升学择业。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成长要求,内容有所取舍和侧重,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课程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他们认为,以教师的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是正道、实道。以人育人,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做法。他们自主组织了教师心理研究工作室,教师们自愿参加学习,报名异常火爆。通过不断地学习、研讨,教师团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文化更加浓厚,许多人开始尝试在三维目标的背后寻求心理学原理的支撑。
他们组建了父母成长营,采用心理导师和营员合作讲课的形式开展“父母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家长开放,如“成绩VS成长协奏曲”“习惯初养成”“家庭和谐与孩子成长”“亲爱的爸爸,我的成长需要您”等主题,对提升家长的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创办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微信公众号“亲爱的树洞”,围绕心理主题,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创作相关文章进行分享,并对社会开放。
他们还组织了学校的首届心理健康节,举办心理剧大赛,等等。
当然,对那些的确遭遇心理困扰的孩子,他们给予积极的危机干预,坚持以正面疏导为主,开展正向训练,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这一系列活动发挥了非常积极的意义。他们最大的贡献是,让大家消除了对心理健康的错误认识,让老师和家长懂得,心理教育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给孩子们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这应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