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知识分子不能“弱智化”

专业发展 2022-06-28 08:44:32

衡水中学是一所颇有影响的学校,以升学率高享誉全国。但是,中央电视台却如实报道了该校393班学生的一天,把“‘集中营’的准状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对此《基础教育课程》作出了积极的正面回应,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作了后续报道。我们清楚地记得,有多少媒体曾对衡水中学的教学质量和办学业绩给予高度肯定、夸赞,并予以大力宣传,而央视和不少报刊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说明什么?我们坚定地认为,这是一种勇气。勇气来自内心,在勇气的深处是一种社会良知,这是知识分子最为宝贵的良知。正是这种良知,构筑了我们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

我们应当是知识分子。说起知识分子,自然想起了季羡林。2006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可见,知识分子固然和知识有关,但衡量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标准不是知识,而是心中如璞玉的那个良知,是道德和文章。用英国学者费兰克·富里迪的话来说,“定义知识分子的,不是他们做什么工作,而是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他们所维护的价值”。所谓方式和价值,就是要关注真理、正义和“时代趣味”,追求独立的和自由的生活,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意志自由”。这恰恰是知识分子的美德和最深层次的支柱,否则知识分子就会“弱智化”。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一些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正在淡化,甚至极有可能淡出,所以,弗兰克·富里迪才发出这样的质问:“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让知识分子回来,最为重要的是让社会良知回来。让社会良知回来,就是要“保持批评的能力,与日常工作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培养起对终极价值的兴趣,而不是关心切近的价值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正是怀着对终极价值的关怀,怀揣着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良知,面对一些被表面遮蔽的教育现象,面对一些被利益绑架的教育评价,我们发出了质疑,甚至批评的声音。这些声音归结起来就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究竟什么是我们伟大的使命?

讨论这些话题,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分数和升学率。我们当然不回避升学率。这里有一些界限、关系必须严肃地廓清,含糊不得:一是普通高中究竟为什么而办。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有句话:不提高升学率学校会被边缘化,只谈升学率学校就会庸俗化。当下的问题正是“只谈升学率”,升学率成了一些普通高中的唯一,这行吗?“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基”,这一课改的核心理念和使命到哪里去了?二是以什么方式获取分数和升学率。学生说,每天老师拿着成绩单画人名,每周周测总成绩排名,单科成绩排名,进步退步幅度排名……“学校是用来怀念的,绝对不是用来生活的。那生活……痛苦啊!!!”这样的方式是科学的?是适合的?三是我们需要的是什么质量。我们需要全面素质提高的质量,需要个性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的质量,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只考虑分数、升学率,那只是“切近的价值”,并未与日常世俗保持距离。

说到这儿,我们必须十分郑重地再次宣告:应试教育是让学生当下痛苦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是最不道德的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命义是,让学生获得解放,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愉快的体验,有幸福的感受。这样才叫作享受教育,这才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带着满身的疲惫、满心的痛苦,去“称霸一方”,怎么可能走向卓越,成为卓越的人才呢!

校长、教师应当是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弱智化”的知识分子,因此,首先是“道德校长”“道德教师”,真正有道德践行。不过非常高兴的是不少人都说,衡水中学今天已经比它的昨天好。我们坚信,衡水中学只要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一定能成为一所好的学校。其他所有的学校都应秉持这样的信念: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好。因为我们是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