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开放而有创新地教语文

学科教学 2022-05-07 09:04:21

得意不忘言

新课程改革实施初期,我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一种“得意忘言”的现象,即只重视学生的感悟、理解,只重视“人文性”,偏重内容分析、情感体悟,而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对“工具性”重视不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用”方面重视不够。

看到这一现象,我想,语文学习难道感悟感悟、分析分析就可以了吗?“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语文课堂,能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提高,吗?困惑促使我学习。我在阅读《教学论》《语感论》等论著中,吕叔湘先生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他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如何反复实践,如何做到“君子动口又动手”呢?我想到了随文练笔。后来,我和全校全体语文老师一起,经过三四年的时间,把人教版小学12册的教材,每篇课文都设计了几个随文练笔——或者积累优秀语段,或者进行句式训练,或者进行仿写、续写。每篇课文学完之后,都要腾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动笔练习。初步形成了重习得、重实践、重自悟的教学风格,形成了批注式阅读、随文练笔的课堂教学特色。这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浙江省教育厅教研成果一等奖。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篇小古文《伯牙绝弦》。很多人觉得,这类小古文,学生能理解并背诵下来就已经不错了。像这样的课文,有必要安排随文练笔吗?我对这一观点不置可否。我说,先别忙着讨论可不可以,我们先去试一试,看看学生的表现。课上,当学生熟读成诵、入情入境之后,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写话练习:如果你是那个日思夜想、希望有人真正听懂你琴声的伯牙,意外遇到如此懂你的钟子期,你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感慨?如果在感叹中,也能仿照课文,用古人的话语方式,就更好了。几分钟之后,学生们写出的话语,让我和老师们大吃一惊。

1:昔我往矣,世无知音,今我来此,已遇知音。此乃天意也,吾等不可有意为之。不如,我二人结为布衣之交。

2: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哪!几番苦苦等待,吾等终觅得知音也!尔即为吾之知音也!

3:众里寻汝千百度,今日终相逢,实属不易啊!妙哉,汝竟听懂吾之心,可谓吾之知音焉!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指出:“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完整过程。”随文练笔是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随文练笔让阅读教学走出了“得意忘言”的窠臼。

因文而异教语文

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同样,讲授不同文体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谈起这个话题,我想起了自己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这篇课文的故事。《桥》这篇课文有那么一段时间,被许多人口诛笔伐,有专家认为文章假、大、空。有人甚至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就没人再喊了?怎么让小孩子理解“退党”?看到这样的评论,听到这样的质疑,我为文章作者谈歌先生叫屈,我为编者鸣不平。

《桥》是谈歌先生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小说用简练的语言、跌宕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描述,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在洪水面前,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的故事。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文章只有短短的600来字,却有27个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来渲染紧张的气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第一个特色。本文的第二个特色是构思新颖别致,巧设悬念,我们读到结尾处,才恍然大悟,原来老汉小伙子是一对父子。结尾处解开悬念后即戛然而止,这让人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很有震撼力。第三个特色,作为一篇小小说,《桥》在对典型人物的正面细节刻画和侧面衬托描写上也做得非常好。第四,这篇文章尽管只有短短的600来字,但在描写暴雨洪水的过程中,作者不惜笔墨,花了相当长的篇幅来描写洪水的变化,这种环境渲染、衬托的表达方式非常典型。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12册课本中入选的唯一一篇作为精读课文来对待的微型小说。这就好比把《杨氏之子》编入教材,让小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把《为人民服务》编入教材,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样,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微型小说,让学生和微型小说打个照面,对这种文体有个大概了解,为初中、高中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后来,我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执教《桥》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洪水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环境衬托对表现人物的好处;通过文章短句、短语,体会典型人物的形象;通过讨论交流,体会文章巧设悬念的妙处。

独具匠心的目标设定、另类的教学设计,引发了广泛的研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教材是我们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材料。既然是材料,我们就要有“物尽其用”的思想。如果是木材,就用它来做家具;如果是璞玉,就用它来打磨珠宝饰品;如果是食材,就用它来烹饪佳肴……怎样才能让一篇篇课文“物尽其用”?因文而异是一个不二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加大了对文体特点的关注。在第一、二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到: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复述叙事性作品。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在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更是明确指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这些表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关注文体特点是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策略与举措。正如崔峦老师所说:“阅读教学要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使所上的课是那个年段的,符合那一类课型的,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

用课程引领发展

在许多教师观念中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课程开发与建设是专家的事,是课程顶层设计者的事。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受益,让自己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体现自身价值,体味教育幸福。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凭借课文研发课程。

2001年开始推行的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课程自主权,教师有了课程设置的自留地,给一线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研发个性化课程,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下面我就以《春日说柳》来说说我是如何开发微课程的。

“春天到了,杨柳吐绿,带来了春的气息。柳是春的使者,柳是诗的精灵,柳是美的象征,柳是善的代言,柳是韧的化身……”

我领着孩子们简单了解“为什么说柳是春的使者、美的象征、善的代言、韧的化身”,然后把重点放在“柳是诗的精灵”上。我们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路下来,品话离别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品咏春光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品写喜悦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品述哀怨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从刘禹锡的“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中,体味折柳送别;从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感受美好春光;从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关汉卿的《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中,体悟生活哲理。

有了课程意识,俯首拾捡皆学问。数字可入诗,植物亦有情,月儿阴晴圆缺皆诗意。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学校教育最核心的要素有三个:学生、教师与方案。方案是什么?方案就是课程。每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

实践出真知,一步一个脚印,这些或深或浅的脚印就像海边各式各样的贝壳。它们散落在金色的沙滩上,一颗有一颗的美丽,一颗有一颗的故事。无数色彩斑斓的贝壳,给教育这片金色沙滩增添了无限魅力。

(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1227日第9)

人物介绍

罗树庚: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师、名校长。现为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曾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在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专著《教师如何快速成长》,编著、参编的论著达14册。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