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对欺凌者的心理辅导

学校管理实务 2022-04-20 08:46:46

为了防止欺凌者继续危害他人和自己,防止他们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而无力自拔,我们必须对欺凌者展开同步的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虽然这种辅导和干预的过程与对受欺凌者及其家庭的辅导非常相似,手段也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的行为动机和性质完全不同,所以,对他们辅导的细节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对这种辅导的过程进行具体的解析。

心理辅导的7个步骤

1.获得欺凌者的信任

不管欺凌者有多么充分的欺凌别人的理由,他的内心深处都明白这样的行为并不被人接受,所以,他是带着十足的防范甚至挑衅的心理来面对咨询的。如何能让欺凌者迅速冷静下来,从而逐步建立起对咨询师的信任关系?这时候,一个最关键的技巧就是替他说话。咨询师可以真诚地对他说“我想你一定有你的理由,虽然你把对方打了,但你一定有不得已的理由,对吗?我很想听一听”,或者说“可能我们看到的和实际情况不一样,我真的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样特别客观、特别中立的话,不仅会给欺凌者一个心理上的缓冲,而且会激发他倾诉和替自己解释的欲望,从而打开他的话匣子。

2.积极寻找这件事情的合理因素,与受欺凌者充分共情

当欺凌者说完事情的经过和他的理由后,我们仍然不能做类似于“对与错”的绝对化评判,而是要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从这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里找出尽可能多的合理因素,尽量是他个人力量所控制不了的客观因素。比如说,他的出发点并不是诚心要欺负人,而是忍无可忍;或者他被别人欺负了,一气之下找了个替罪羊;或者天气太热,搞的人心烦意乱;等等。这就是我多年使用的一种积极治疗法。

任何事情总有好的或者不好不坏的一面,在关键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从欺凌者打骂别人的行为中看到他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断,他为哥们两肋插刀的侠义,他渴望被欣赏被关注的需求,以及证明自己有能力或者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动机等等,就能再一次减轻他的心理压力,让他从内心深处找到一种被理解和被支持的共鸣,找到另一个积极看待自己行为的思维方式和兴奋点,从而让他慢慢平静下来。

3.集中处理和安抚欺凌者的情绪

在欺凌事件发生的时候,情绪最激动或者最不稳定的人是欺凌者,这可能源于他多年的压抑终于通过欺凌别人而得到爆发和释放。同时,在欺凌别人的过程中,他也获得了一种强烈的复仇感、成就感和兴奋感,这些感受都会导致他更加躁动,还有,在大家围观和阻止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欺凌者造成更多的刺激,从而把他的情绪彻底激发起来,因此,在辅导欺凌者这件事情上,安抚和处理情绪是重中之重。

在完成前面两步的同时,我们可以请他坐下来,倒一杯水请他慢慢喝,给他一个最喜欢的东西抱着,或者递给他一些纸让他撕一撕,还可以播放些舒缓的音乐和他一起听,一起闭上眼睛深呼吸,这些技巧都可以让他渐渐缓和下来。安抚情绪的过程中,千万别忘了要用简单的技术不断测试一下孩子每个时刻的情绪强弱程度,以判断他的愤怒指数是不是在降低,我们可不可以进行下一步。

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抚情绪,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孩子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因为,按照脑科学的原理,他整个的想法和心情都还在大脑里面的情绪脑那儿待着呢,根本没有进入理性大脑那个层面上去,相当于你在左边的屋子说话,而他在很远的右边的屋子里待着,他听不了也听不进去,他在不断做出筛选和判断:“这话对我不利,我不听,他又在教训我,凭什么?他也认为我不对,算了,懒得理他……”,如此一来,咨询和辅导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

4.再次真诚地肯定欺凌者欺凌行为的某些合理性,赢得孩子彻底的信任

在情绪彻底稳定下来后,我们可以再带着孩子回到刚才他所叙述的整个过程当中,继续重复或者再次挖掘他行为背后的某些合理性。比如“发现你忍了很久了,本来你可以更早的时候就实施你的行为,你一直忍,其实还有很多人,你可以去欺凌,你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你认为他可能影响到更多的人了”。如此种种,我们继续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这样貌似错误和黑白颠倒的过程中,帮孩子明白他的行为不是一无是处的,他不是一个天生就会欺负别人的坏孩子,这点肯定,对孩子此时的辅导和今后的人生,都太重要了。

5.引导孩子评估这件事情的代价

我们要问问孩子,现在这个结果是他想要的吗?让对方鼻青脸肿,让对方害怕得不敢上学,让对方觉得自己一钱不值,这是他要的结果吗?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和有价值,他付出的是什么代价?这件事情的结果会如何?这个代价是他能承受的吗?就算能承受,值得吗?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就这样,我们围绕着“值得吗?”这样一个问题,带着孩子一环扣一环地重新思考,重新评估自己的冲动伤人行为。让孩子逐步产生懊悔和后怕的心理,即使他嘴上不说,我们也能从他的肢体语言中捕捉到。

6.角色扮演教技巧

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体验自己暴力行为的结果,我们需要带着孩子做角色扮演,还是用空椅子的技术,让孩子重新回到那个环境当中去,看看在同样的情景中,他还能不能想出其他更多的好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进展顺利,我们就可以继续涉及更多的日常生活情景,让孩子在这些生动和现实的情景中学会处理人际矛盾的好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教会孩子控制自己愤怒情绪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在遇到事件情景的时候情绪不再失控,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7.帮助孩子调整思维模式

我们说人是惯性的动物,在人类所有行为背后都有一贯的思维模式,欺凌者在这个问题上屡屡犯错也是源于他们习惯于用一种非理性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许多时候,他们觉得问题只有一种解决方式,只有一个答案,陷入了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的僵硬思维中。我们必须拓展他们的思维模式,让他们知道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思维的训练方式有许多,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解决最困扰他的生活难题,我们带着他一起分析,一起拓展,一起解决。

后续要进行深度辅导

后续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度辅导了,要透过孩子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带着他回到童年的成长经历当中,找到童年生活对他产生影响的那些关键事件,帮助孩子一一破解。经过回忆,我们很可能发现,许多欺凌别人的人小时候真的是屡屡被欺的受欺凌者。因为当时没有人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没有人理解他们的那份矛盾和痛苦,没有人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日积月累,最终就发展成为欺凌者。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孩子童年重大经历所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清洗、包扎,重新赋予它积极的意义。

在对欺凌者进行辅导的时候,如果他们的父母能够介入,和孩子一同参与家庭辅导和治疗,那就再好不过了。具体的方法请参见受欺凌者的家庭辅导。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