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文化自觉:道德教育与制度规范

教育理论素养 2022-04-14 09:16:08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状态和校园风气的集中表现,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建设学校文化,需要文化的自觉,需要道德教育与制度规范的相互制衡并形成合力。

一、在道德教育中形成文化自觉

我们坚持“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提出“负责任、有作为”的培养目标,力行道德教育,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广大师生达成文化自觉。

(一)规划人生目标,怀揣教育梦想

每位教师手中都有一本《教师发展手册》和一本《学生成长手册》,它们意在引领师生树立、规划人生目标。2010年,是学校的教育梦想年,从校长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大家畅谈自己的教育梦想、人生理想。《福建教育》20115月刊以有梦想就有故事为题作了长篇报道,文章说,“20106月,校长提出了他的教育梦想:让每位教师成名,让每位学生成功,让每处校园成景,让每片社区成风。’两个月过去了,828日,23位校务委员于校园石鼓讲坛上讲述自己的教育梦想。三个月过去了,9月,各年段、班级召开我的梦想主题班会,师生同台畅谈人生,抒发梦想。

(二)打造教育品牌,发挥个性特长

学校层面,努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故事、问题教学、教育评价、学生社团等特色项目;教师层面,每位教师积极追求“我的教学品牌”;学生层面,建立60多个社团,以培养、发展兴趣特长。学校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各种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比如支持、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知识产权意识,先后有10个项目获得12项专利,2011年,学校被授予福建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的称号。

(三)引导总结反思,增添发展动力

反思是一种回顾,一种总结,一种提升,有助于达成文化自觉。学校从党支部到各处室,从年段到教研组,从教师到学生,每年度都要照“镜子”,找差距,确立新方向,明确新任务,增添新动力。每年81日为学校校务委员反思总结会的时间,一年一主题。2009年,校务会的议题是:三年课程改革的大总结、大反思、大提高,每个校务委员基于各自的岗位和工作,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升了校务委员推进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规划人生目标,打造教育品牌,引导总结反思,就是用积极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提高师生的精神认识,增强道德自觉,逐渐形成文化自觉。

二、在制度规范中形成文化自觉

一所学校,不但要有道德、人格、情感等可以影响人、激励人、温暖人的元素,还要有一定的制度,以引领、规范人的言行,并使每一个人形成自我规约、自我调适的能力。这也是一种文化自觉。

(一)重视过程管理,提升校风校纪

大凡学校,学生都要做课间操,长期以来,形成一个定势:学生进场,教师整队,然后做操、离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课间操如何落实“学生第一”的理念?体育组的老师打开了思路。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和磨合,半个小时的课间活动出现了新的景象:一是增加立定站军姿、踏步呼口号和跑操等项目,二是严格分配进退场和各项活动的时间,并编成程序,既丰富了过程的内容,又重视过程的管理,提升了校风校纪,逐渐形成一种既活泼又严谨的课间操文化。

(二)关注管理指导,提升执行水平

任何管理都需要规范性文本,但是,由于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促进行动自觉和文化自觉。比如,“学生值周制”:在一周时间里,由一个班学生负责全校的卫生检查、纪律管理、文明劝导等工作。每学期伊始,从加深认识、明确职责、熟悉内容、规范程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员培训,以提升执行水平。“值周”结束后,值勤班长写“值周”总结,如一个班长如此写道:“周值勤很辛苦,但锻炼了自己,锻炼了全班同学。我从他人身上看到许多长处,更看到自己的不足。关键是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处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让自己和班上的同学都得到成长。”

(三)优化管理评价,促进师生成长

任何一项管理,如果没有评价,则或可能“虎头蛇尾”,或是半途而废,难以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难以形成文化自觉。在很大的范围内,中学的课程改革已度过“认识期”,进入“行动期”,进入课堂教学的“转型期”,但困难重重,问题很多,其中一点就是缺乏对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价,因为教师的教学情况如何,最终还是以成绩而论。这样的评价,难以促使教师自觉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必须优化管理评价、教学评价,更加突出“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更加关注来自学生的各种信息,从中发现长处与不足,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制度管理,以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为核心,重过程,重指导,重评价,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超越制度管理的文化自觉。

三、在道德教育与制度规范的相互制衡中形成文化自觉

(一)制度提供导向,丰富德育资源

教育是一种制度性活动,道德教育也不例外,而制度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资源,可提供“向善”的导向。2009年年底,学校开展讲述校园文化故事的活动。从这一活动中,我们体会到,讲述校园文化故事可增加感悟,减少说教,增加情趣,减少刻板,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于是决定把这一活动制度化。此后,学生家长会、班级主题班会、教职工大会、党员大会、升旗仪式等活动,都有师生讲述校园文化故事的环节或安排。为了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师生们用心去寻找生活中的亮点,用情去演绎生命的体验,用力去修炼自己的德行,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自觉。201212月,学校60周年校庆之际,一套6册的文化故事丛书出版,故事讲述者(作者)有教师,有学生,还有海内外的诸多校友。

(二)制度合理调节,增强认同效应

制度对利益的安排会起到一种平衡的作用。制度对利益的调节越合理,就越能获得个体的认同,个体也更愿意在活动中管理自己,形成一种道德自觉和文化自觉。学校依据“看起点、比进步、论贡献”的原则,制订综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效的工作方案,并通过不断实践、多次座谈、反复研讨,进行修改、完善,使之更趋于科学,更符合大多数教师的诉求,更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制度建设与教育品质的协同提升。

(三)制度灵活调适,体现人文关怀

制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原则性,但制度管理的对象却是鲜活的人,任何制度的执行,既要坚持原则性,也要体现人文关怀。学校有一位优秀的老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有一年患病住院三个多月,按相关制度,其奖金被扣发了两千元。学校领导多次到医院探望;学校工会根据其一贯表现和实际困难,发放生活补助三千元。这体现了制度执行当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这位教师很感动,表示病愈后会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绝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当道德教育与制度规范协同发生作用,人们对规则的遵守就可以更多地发自内心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就可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形成文化自觉。

制度规范解决的是是与非的问题,是道德的底线,每个人都在制度的约束之下,不能突破这条红线。道德教育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是制度的升华,引导师生去实现自身成长和自我价值。这样,制度规范就可以变为人的行动自觉,进而达成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