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紧急处理欺凌的步骤与原则

学校管理实务 2022-04-13 08:53:23

当教师发现了欺凌现象,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就能将伤害降到最低。所谓的及时处理,不是张口就问受欺凌者“为什么他不打别人,就打你”,也不是将欺凌者训斥惩罚一顿。为了更好地应对欺凌现象,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种紧急处理办法。

不可不知的被害学三段论

关于校园欺凌的处理,我们可以参考被害学三段论,被害前、被害中、被害后。被害前就是这件事情怎么让它不发生、少发生,提前预警,提前防范;被害中,正在发生的,我们如何把这件事情的危害降到最低,及时制止,及时调整;被害后,很多人容易把后面的事情轻描淡写,我们必须特别强调,恰恰是后面的小事没做好,整个处理过程前功尽弃,被害后的处置是非常关键的。

被害前如何预防,我们前面已经详细讲述过了。被害中,当孩子正在遭受欺凌,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马上制止!无论是不是我们班级的学生,只要我们听到哪里发生了欺凌,哪怕他们讨论的只是不确定的消息,或者被夸大的消息,我们也应该马上奔赴现场,强制干预,将受欺凌者解救出来。

干预之后呢?很多教师都是问受欺凌者:“有事吗?没事就回去上课吧。”这样轻描淡写的处理方式,只会刺激欺凌者更加暴虐,认为欺凌别人也不会受到惩罚,会变本加厉。而受欺凌者则认为自己得不到合理的保护,身心都受到强烈刺激,会对教师失望,对学校失望,甚至以后会对社会失望、对自己的人生失望,当他被负面情绪包围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不可逆的后果。因此,如何对受欺凌者和欺凌者进行后续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毋庸置疑,双方都应该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我们要让欺凌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惩罚,而对受欺凌者要给予足够的安抚,并教他再次面对这样的事情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帮助受欺凌者的9个方法

当受欺凌的孩子站到我们面前,愿意告诉我们他的遭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9点,这9个方法对于我们发现欺凌现象和保护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1.要有耐心

受到欺凌的孩子身心都处于极度紧张不安之中,他们讲述事情经过的时候可能语无伦次,或者是一边哭一边说,这些孩子还很可能是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我们对他们一定要有耐心,他们不可能一次就条理分明地讲清事情,我们要鼓励他们,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这次说一点,下次继续再说,不要逼迫他们。

2.不要提问太多

提问太多会给受欺凌者很大压力,下面这样的提问更是严格禁止,如“是不是你招人家了,是不是你怎么着了”,“明明他是初一的,你是初二的,你们俩怎么碰到一起去了?”这样的问题等于暗示对方“这是你的错”,孩子肯定就不愿意再跟我们继续说下去了。所以,我们不要提问太多,要尊重孩子,给予他话语权,哪怕他说话啰唆没有条理,也要认真听下去,不要用提问干涉他。

3.要有亲和力

所谓的亲和力,是指在孩子絮絮叨叨毫无头绪的叙述中,我们恰当地引导他,间接地帮他接近主题。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可信赖的,是愿意倾听的。基于受欺凌者的紧张不安心理,我们一定不要逼他,那会适得其反。

4.不要轻易打断叙述

受欺凌者在叙述中,我们不要提什么建议和意见,因为他很可能是第一次被欺凌,自己还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中,你一会儿提个建议,一会儿提个意见,很容易将他弄懵了。哪怕心里有再多的话,我们也要忍住,慢慢听孩子讲述。

5.要镇静

我们教师都有同情心,但是见到受欺凌者的时候,千万不要“哎呀,打成这个样子了”,这会把孩子吓到,真以为自己被打得非常严重,他心里本来就害怕,这么一说会让他更加害怕。我们可以展现我们的人性关怀,但要镇静,不能夸张:“你是不是很难过,你是不是现在还委屈着?”类似这样的话最好不说。我们需要用合适的方法对孩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但是不能用言语或动作吓到孩子,在孩子面前还是要保持镇静,这样孩子才愿意跟我们娓娓道来。

6.给予信任

任何人都需要信任感,无论是受欺凌者还是来报告的学生,都要给他们信任感,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他们说的话,不会带着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事情。信任是相互的,只有我们相信他们,他们才愿意多说。

7.询问学生有没有采取什么保护自己的措施

询问受欺凌学生有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本身就是在给他一些正面积极的建议,让他知道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得先保护自己,如果他采取了保护措施,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了。

8.询问学生是否需要帮助

教师们不要小瞧这种询问,这绝对不是一句废话。虽然很多孩子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有的时候,学生只是需要有人倾听,有人相信他说的事情就好,他不见得有什么大事,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受了欺负,很委屈,想让别人听一听,他并不需要别人过分的干预。所以,我们一定要问问,如果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才能进行干预和保护。

9.事态严重时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如果学生的话中提及或者暗示自己受到威胁、想自杀之类的,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要立即报告学校的相关领导和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当受欺凌者走向我们,面对我们讲述欺凌事件时,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只有我们真心去关注这件事情,进一步去保护他们,才能让更多的受欺凌者相信我们,愿意站到我们面前寻求帮助和保护。

紧急处置欺凌的4个步骤

发生欺凌后有4个紧急处理的步骤,这4个步骤有一个共同点,即立即性原则,就是马上处理,绝不拖延。

1.立即制止

当你听到或者看到欺凌发生时,你要立即采取行动,具体行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赶快把双方隔开,隔开,指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他们的视线。因为人类的挑衅行为都是通过眼睛来释放和接收的,彼此看不到,情绪就会稍微平和。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第二,疏散围观者。欺凌者之所以很嚣张,很霸气,是因为他渴望有围观者,渴望大家在旁边喝彩,这样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心、权利感以及控制感。所以,教师到场后要立即疏散围观者:“上课去,回教室,不许出来。”

在发达国家,预警系统里一旦发生校园冲突事件,一个原则就是谁也不许出教室,全部在教室里面。我们校园可能没有这种系统,而且我们中国人有看热闹的特点,越是有事,越是要围观。所以当教师赶到现场后,第一时间利用你的权威让孩子们都回教室,消减欺凌者的气焰。

第三,如果发现是恶性打斗,双方持械,比如说有棍子、刀,那我们就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马上找救援。我们可以找男老师,或者找保安,告诉学校领导,启动学校的紧急预警预案。如果放学了,到处找不到人,也可以打110报警,让警察来处理。要注意,不要找学生帮忙。

2.立即约谈

平息双方纠纷后,就进入了约谈环节。教师要分别与欺凌者和受欺凌者谈话,但是不要把两个人凑在一块儿谈。在分别约谈的时候,第一要让欺凌者明白,他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够被接受的,无论是教师和学校都会采取行动,全力阻止这件事情再次发生。只是制止他,显然约束力不够,还要告诉他“我希望你做什么,我希望你去做哪些事情”,要告诉他教师和学校的期望。第二是让受欺凌者明白,教师和学校不接受任何针对他的欺凌行为,而且这不需要任何理由。要安抚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只有教师不断强调这一点,孩子才会信任教师,才会觉得他是有支持者的。教师也可以告诉孩子,“你没有找麻烦,而且你不要一个人单独来面对,我一定会陪伴你,帮助你,不仅我会,别人也会的”,给他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安慰,防止孩子滋生任何事端。

当孩子的情绪处于很冲动,很激动的时候,他们什么都听不进去。所以我们要通过约谈给他们冷静的时间。

等到双方情绪都稳定下来,能够理性对待自己行为的时候,我们再把两个人请到一起来,目的是让欺凌者去倾听受欺凌者的感受,比如让受欺凌者说哪里很疼,很难过,很害怕,很冤枉,让他大声诉说自己的委屈和感受。同时也让欺凌者听完之后谈谈他自己的感受,要求他立即道歉,一定要当场道歉。

很多人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都习惯用钱来打发。教师们至少要保持一个原则,就是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很多受到欺凌的孩子不接受钱,也不接受对欺凌者的批评,他们就是要一个道歉,这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教师们要保证受欺凌的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保证他们得到应有的道歉,而不是任何物质补偿。

3.立即见监护人

教师还要立即找双方监护人,就是双方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争取做到当天见面。因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扭曲,会被加工、被放大。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件事情传到学生家长耳朵里后,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进而更难处理。所以要立即找双方监护人。对于监护人也要分开谈,不能凑在一块儿谈。

首先,先与受欺凌者的监护人进行谈话,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事情及欺凌行为。先告诉他们孩子有没有受伤,没有受伤的话,家长心里的大石头就落地了,他们才有心思继续接下来的谈话。告诉家长事情的起因以及怎样制止的,跟他们解释学校的政策和班级的规则,告诉他们这种行为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教师要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给他们吃一个定心丸,“这件事情我一定要帮助您的孩子,保护您的孩子”。同时要明确告诉受欺凌者的家长,欺凌行为绝对是禁止的,在你的学校,在你的班级里是绝对不允许它再次发生的,告诉他们你会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让他们知道事情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安抚好受欺凌者的家长后,再与欺凌者家长谈话。因为欺凌者的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没有吃亏,所以他们并不是特别着急。教师在向欺凌者的家长说明这件事情的情况后,也要跟他们交流相关的信息,并且告诉他们你一定会尽力帮助孩子改变行为,你同样也需要家长的帮助。

4.立即提供心理咨询

我们应该明白,当孩子受到欺凌后,他的心理会受到很严重的创伤,这种伤害一方面是当时的应激反应,很愤怒、很恐惧、很紧张、很害怕,之后还有可能会引发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反应,所以受欺凌者应该马上接受心理辅导。如果学校里没有心理辅导老师,就选择优秀的教师来替代。这种教师应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有亲和力。

给教师和孩子一个单独的房间,不需要教师说些什么,只要坐在孩子的身边听他诉说,或者不说,陪着他,安抚他就可以了。教师临时充当一个陪伴者,一个倾听者,一个辅导者。一定要选择有亲和力,让孩子信赖的教师去陪伴,避免产生不可逆转的心理阴影。

如果孩子的问题特别严重,已经出现了精神异常,那一定要及时送医院精神科去接受治疗,刻不容缓,千万不要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没事,孩子能有啥事,打完架就好了”,千万不要大意,一定要做专业的精神鉴定。

坚守“5项基本原则

孩子出现问题之后,最焦心的就是父母。尽管我们可以利用教师的权威、工作权限、资源处理好孩子之间的问题。但是,当我们面对焦心的父母时,很难进行有效沟通。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特性:自己孩子的利益能多争取就多争取,其他孩子与我无关。

基于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的背后离不开家庭的原因,我们面对家长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坚守以下几项原则。

1.禁止贴标签

对于惹出事情的欺凌者,教师千万不要跟家长说:你们孩子品质太坏了,经常打架骂人,将来会怎么怎么样。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你这么说很容易引起家长的愤怒。所以,我们不要妄下定论,就事论事,把情况说清楚,既要明确地告诉家长欺凌行为不对,又要让家长知道我们相信孩子是能够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千万不要把责任全部推给家长。

2.与家长充分共情

面对受欺凌者的家长,我们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很焦虑,很愤怒,很担心,这是必然的。焦虑是因为害怕孩子受伤,愤怒是因为在学校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担心是唯恐以后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些都是天下父母者人之常情。所以,我们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接受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的感受,并表达自己的共情,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也很心疼这个孩子,我也渴望去保护他,我会尽我的全力,请相信我”。

欺凌者的家长,也很关心学校怎么来处置他的孩子,会不会借此机会给孩子一个处分,其他孩子以后会不会孤立他。对于这样的担心,我们有义务告诉他们“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我们要找到原因,需要父母的全力配合,我们不会给他乱扣帽子,也不会去孤立他,我们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绝不能小看共情的重要性。许多校园欺凌事件本身并不大,但后来逐渐升级、裂变,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失控的结果,就是因为老师只关注如何去界定和处理这件事情,没有关注受欺凌者的情绪和感受,老师可能会心急火燎地问孩子:“你为什么不第一时间跟我说?为什么不告诉我?不告诉我我怎么帮助你?”我们理解老师的心情,但这种态度会让孩子更加难过和害怕,当孩子回家再跟父母一讲,父母当然就不能接受了,“你怎么反而赖我的孩子,明明是你没有保护好”。如此一来,事情就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最后牺牲的还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要在一个合理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解决。这个前提就是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安抚情绪。教师们要坚守共情的原则,体谅家长的心情,给予他们最合理的回答,这才是息事宁人该有的态度。

3.切忌大包大揽

教师绝对不要说“你不用管了,这事我来办”。教育的事情都需要双方家长的紧密配合,何况是两方冲突的大事?并且人家想要的结果也许并不是你所想的结果,大包大揽往往会让教师自找苦吃。因为牵扯到两个不同的家庭,所以教师一定要密切联系双方,促进事情顺利解决。

4.不要推卸责任

在事情发生以后,很多教师生怕引火上身,担心家长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往往一出口就是“这跟我没有关系”。纵然究其原因是教师许多时候被冤枉了,不敢承担责任了,但是,这样推卸责任依然会激起家长的愤怒,家长们会认为:什么都跟你没关系,可我们的孩子是交给你的!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这个时候推卸责任,是非常不应该也是不明智的,只会火上浇油,惹火烧身。

只要教师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有理有据地和家长认真沟通,相信大多数家长也愿意配合学校把这件事情尽早尽快地合理解决。

5.绝不徇私,按规章办事

如果欺凌者实施暴力情节严重,已经构成违法犯罪,那么教师就应该按公安、司法机关的相关制度进行处理,不能扭曲事实以求对欺凌者从轻处罚,这对受欺凌者是不公平的。所以面对欺凌现象,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以便对这类事件形成积极正面的教育作用。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