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学生行为随意,怎么办?

学校管理实务 2022-01-04 09:30:09

随意就是任情适意,随便。实际上,随意是随学生个人之意,是为了实现个人之意,而置其他人于不顾的心理与行为。更直接地说,就是指学生心目中没把外在的规范当作一回事,或者心目中装着其他事情,暂且忘记了规范的存在及违反的后果,只要眼前快活就行。学生行为随意,是既没有自律,也缺乏他律的结果。

学生行为随意,也即行为失范。学生行为失范一直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学生行为失范是指学生的行为违反了教育规范。它包括一般的违俗、悖德、违纪行为,也包括较严重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德育难题

上课时,有学生做小动作,很不认真。老师善意提醒他,不料,他突然站起来,而且出言不逊:“揍死你这老东西!”这位老师已是满头白发,年近60了。回到办公室,老师难过得掉了眼泪:“我都可以当他爷爷了,还当众辱骂我!”许多老师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真难管,“说一遍不听,说两遍不信,说三遍不服”的现象屡见不鲜。

连尊重人这种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这是一种严重伤害人的行为。

学生还有哪些伤害人的随意行为?

(1) 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是指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倾向和行为的人格表现缺陷。一些学生身上存在着攻击行为。

学生身上的攻击性行为多种多样,既可能是身体的攻击,也可能是言语攻击。主要包括嘲笑、戏弄、羞辱、威胁他人,或者过分地要求别人。拥有此类行为的学生,性格较暴躁,遇事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在校内外打架斗殴,欺侮同学,故意损坏公共财物,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破坏性很大。

(2) 利欲性行为。拥有这种行为倾向的学生,自私自利,私欲膨胀,贪图享受,是非不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常常采取越轨行为,例如偷窃勒索、考试舞弊、传看不健康读物、早恋、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场所等。

很显然,他们的行为,有的违背道德规范,有的则已经涉嫌轻度违法。这类学生,他们追求的主要是低层次的兴趣爱好,物质和感官享受等原始欲望强烈,一旦受到外界的引诱教唆,就很容易滑向犯罪。如果他们结成不良群体,则有可能成为犯罪团伙。

15岁的黄某在一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李某。李某经常请他进餐馆吃喝,带他去游戏厅玩电子游戏。父母亲因工作繁忙没时间陪伴他,慢慢地李某就成了他的好朋友和偶像。一天,李某突然对黄某说:“有一个小子总不给我面子,跟我过不去。我不好出面,你替我教训他一顿。”被李某这么一蛊惑,黄某在那人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重伤。

利诱之下,黄某上钩了,并被唆使伤人,因此有了牢狱之灾。

问题诊断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是社会的人,必须接受社会规则、法律法规的约束。当然,如果是学生,还必须受到校规校纪的约束。个人随心所欲,无视外在规范、规矩的行为,容易对自己、对他人、对学校、对社会造成伤害。

(1) 严重影响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社会的规范及法律制度,虽然都是对人的一种约束,但也是对人的保护,更是对社会化起着规范作用。学生是成长中的人,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是学生优良品德形成所必需的外在约束。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是一个社会建立正常秩序的重要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社会正常的秩序就无法建立,只能处在一片混乱之中。

一个行为随意的学生,无视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所缺乏的是遵守法律规则的意识。而一个形成了不良道德品质的学生,要再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就困难了。

(2) 严重影响学校教育和班主任的正常工作。学生行为随意,会破坏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事情一旦发生,影响会比较大,需要学校和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置。

学生打架斗殴等事件一旦发生,既会造成学生双方的痛苦,也会影响班主任、学校领导的工作。因为此类事件很容易引起双方家长的纠纷。处理这样的纠纷,往往是比较艰难的。如果还牵涉第三者,问题就更加复杂,处理起来就会更加艰难。

有这样一件事:两学生打架,其中一学生叫来了自己的亲戚,那亲戚一到学校,不问青红皂白,先给了另一学生一巴掌。结果,挨打学生的家长有意见了,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学校和班主任两边做工作。被打学生的家长提出要去医院做个检查。检查后,打人者又是赔款,又是赔不是。学校为了处理这件事花了几天时间。

(3) 影响学校形象。校园里,如果经常有学生偷鸡摸狗,打击斗殴,故意扰乱课堂纪律,乃至违法乱纪,其影响的范围,不止是校园之内,还会穿越校园,传播到社会上。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校园里发生的事件,可能短时间内就迅速传到了校外。尤其是一些违法犯罪事件,会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校园欺凌事件就是如此。

那学生行为随意,有哪些原因呢?

(1) 社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正确的价值观却没有普遍树立起来,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等不健康的价值观影响了学生的思想。

良莠不齐的文化产物通过新媒体呈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也随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且泛滥成灾。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又容易沉迷于网络,让不良文化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有的学生模仿影视中的暴力行为,在学校里或社会上打架斗殴。

(2) 家庭方面的原因。父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影响,而且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健康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父母离异。当前,离婚率居高不下。而离婚不仅意味着家庭的破裂,也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可以说,离婚的最大受害者是孩子。一个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失去母爱和父爱的平衡,而母爱父爱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少父爱的孩子,过于依赖别人,优柔寡断;缺少母爱的孩子,则过于冷漠,对他人缺少热情。父母亲离异,孩子会自动把“不幸福”的标签贴在自己家的门楣上,产生自卑的心理,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亲近。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对孩子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难以信任成年人,不愿意与大人沟通,内心深处抗拒与大人交流;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会有很强的攻击性,容易冲动,其后果就是打架斗殴、滋生事端。

不健康的家庭结构。现在,很多父母工作忙,把孩子送到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生活,周末去看望孩子。而老人对孩子大都溺爱。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老人对孩子说的话则总是言听计从,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教。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都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3) 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中,引起学生失范随意的因素有:

学校教育目标出现偏差。学校教育的基本现状是应试教育,都瞄准一个目标—―考试。学校的教育目的从学生健康成长变成了升学。而且,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都把学生升学作为学校发展的方向。这样一来,教育就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能力、家庭背景,完整的人不见了,在教师的脑海里只剩下了分数,丰富多彩的教育,变成了一刀切。

班级管理不到位。注重学生成绩,是教师的工作重心,成绩成了评价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尺,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则被严重忽视,这是极为片面的做法。班级管理中,如果把班级目标定位在“提高学习成绩”上,学生就一定会出问题。

破解策略

(1) 学校方面。学生行为随意,危害严重,原因复杂。要矫正学生行为,在改变不了社会环境的前提下,学校教育仍然可以唱主角。怎么唱?

为学生打牢思想观念的基础。人的行为受思想观念的支配。很显然,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具体行为。打牢正确思想观念这一基础,就可以为矫正学生随意行为筑好牢固的根基。

除了结合教材进行相应教育之外,教师还可以以开展班级阅读、榜样引领、国旗下讲话、读书征文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取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参加。

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学校是大于班级的一级组织,学校的具体工作安排,对班级工作的推进,影响是巨大的。在此意义上,学校的顶层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

学校顶层设计,最关键的是要确立核心理念。然后,根据这一核心理念进行具体设计。例如有的学校根据学生品德形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有的学校根据枯燥沉闷的教学和学生苦学厌学的现实,提出了“愉快教育”“情知教育”的教育思想。设计时,要抓准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核心理念的建立要有针对性。

提出了核心理念,就可以对其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一项具体行动中去。例如确定了“知行合一”这一理念,就可以将促使学生言行一致的诚信教育主题,分解到各个年级,明确各年级的具体任务、实施途径等等。这样,德育工作就有了一盘棋的思想,就能够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并保证此项工作在全校的均衡发展,班级之间就不至于相差悬殊。至少全校学生在形成诚信品质、信守承诺这方面,行为不至于太随意。

进行守法专项教育。学生行为随意,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观念淡薄。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法律是保证所有人权利和义务的根本规范。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循的。国家虽然有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项法律,但它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不受侵犯为目的,并不是保护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旦触犯国家法律,任何人都必须依法接受处置。一些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就与一些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有关。

形式应丰富多彩,可以把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请进学校,举办专项法制讲座,用生动丰富的案例,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让学生懂得即便是未成年人,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

(2) 社会方面

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我国各族人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例如奥运精神、女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引领学生学习《弟子规》等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著名篇章,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加强文化监督。政府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不良文化的网络传播,过滤网络信息,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对于国外传来的文化糟粕,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抵制,防止不良文化的传播。

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为学生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公安部门要对学校周边进行治安巡逻,对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要进行排查整治,防止社会闲杂人员接触学生,保证学生在校外的人身安全,给学生稳定的社会环境。

(3) 家庭方面

家庭的温暖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在温暖安定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孩子每天都会有好心情。即便是在学校受到了委屈,家里的温暖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孩子心中的不安,让孩子享受到家庭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繁忙的工作,让很多家长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这样的做法导致了两代人之间的隔膜。经常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就孩子而言,就能够把自己的心里话与家长诉说,就算是心里有了不愉快,通过沟通与交流,也能够得到消除。例如,每天可以问问孩子“学校有什么新鲜事?”“老师教了什么新知识啊?”“在学校遇到了什么困难啊?之类的问题,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

家长要善于反思自己。家长需要反思,以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