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中学课堂的教学逻辑变了,教师们准备好了吗?

来源:文汇教育 2021-08-27

        新一轮技术革命对教育这一面向未来的事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我们的育人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变的不仅是教学形式,还有理念和逻辑。那么,我们应该建立怎样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要培养怎样的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来看这篇文章。

        当知识不再神秘,而是随处可及时,基础教育的课堂该何去何从?教师还能高高在上吗?

        当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时,学习真的随时随地发生了吗?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究竟应该如何深度学习?

        当高考、中考改革不断推进,评价引领教与学发生变化时,我们对于资深教师、名师的评价还是以 “他熟悉每册教材到每一页、每一个知识点”“他能预测中考命题、高考命题” 或者只以 “他教的学生分数高” 为标准吗?

        当科技高速发展时,我们教师还在持续学习,还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吗?

        在推进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当下,在过去“二期课改” 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更好的育人方式,是所有中学教师面临的挑战,也许很难,但是必须要做,因为教育需要智慧,那样的教育才有力量——

        “我们学生现在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他们都是解题能手,但对科学本身理解不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比较低,不少同学不知自己兴趣在哪。写抒发感情的文章可以,但通过收集资料、实验佐证写应用文能力有待提升;模仿能力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麻生明日前在高中听课时的感慨。

        他是新编沪版非统编《高中化学》教材的主编之一,他在听课时对于高中的化学课给出了直截了当的点评:老师上课直接给出概念,未经讨论;情境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生活,难以共情。教师积累的经验不是经典,要舍得抛弃和更新;课堂知识容量大,记忆的东西比推导的多;理科实验操作属于指令型,需给学生自主操作发现问题的机会;极力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的轨道,学生发言一旦与教师备课不符,就会被“及时”打断“纠偏”。

        开课学校提供了两节课,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效果明显不同。麻生明院士认为,我国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只有利于技术工人的培养,现在面对创新型社会建设,基础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任重道远,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笔者听了麻生明院士的点评,十分汗颜。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今中学课堂的逻辑关系,更令人担忧的是他点评的不是一节化学课,而是我们目前大多课堂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

远见超越你未见,是时候该反思过去的教学了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认为,这一轮技术革命对人类的冲击远大于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时期,胶片被数码技术取代,棉袜子被尼龙袜取代,人类都曾抵抗过,抵抗的意义是为我们赢得接受的时间。这一轮技术革命,人类完全未经抵抗,始终不曾讨论,抵抗只是螳臂当车。

        反观我们现今的教育,当校园里的老师还在抱怨学生在校外提前学习、造成教学进度不均衡时,MOOC这类线上免费课程批量出现、双师课堂、各种答题App等都让学生有获得知识的多种渠道。知识不再神秘,而是随手可及,基础教育的课堂该何去何从?教师还能高高在上吗?新课程、新教材的出现,呼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为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习惯了通过一代代的师承来习得知识和技能,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急迫命题是“谁来创造知识?”

        这些变化面前,我们有必要反省:以前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真实情境的,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和单向的。无论是“李约瑟难题”还是“钱学森之问”都提醒我们不能教育出高分低能、没有创造力的学生,一个有思想、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他要具备筛选能力和判断力,这样的学生才具备更新现有知识的可能性,从而去改变世界。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要想办法设想我没见到的地方,那个世界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身为教师,我们应该设想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该如何培养人,人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我们的教师又该具有什么样的素养,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空间、多元评价需要联动。

教师的育人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师评价标准该变了

        麻生明院士对自己上中学时,化学教师用一块红薯代替瓶塞来做实验的情境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时代,充分利用身边真实的材料,因地制宜开展科学认识,这种感受度是深刻的,甚至是终身的。信息技术把知识海量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甚至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时,我们应该思考,学习真的随时随地发生了吗?同样也应该思考,究竟该如何深度学习。

        2014年上海启动高考改革,从评价方式上引领教与学发生转变,期间导师制、选科走班、过程性评价、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教育环节逐渐生成,各所学校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和特色,特别是大学与中学的联动,从人才培养的终端来回望基础教育的不足之处,同时大学教授到中学授课,从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等方面有极大的指引,这是中学教师欠缺的。

        评价“教学能手”的标准历来是,他(她)可以精确地告诉学生每道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教学能手”的打磨下,学生确实能精确无误地答题。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位资深教师、名师的界定有这种标准:他熟悉每册教材,甚至哪个知识点在哪页、哪行,他都能马上说出来。现在听起来像不像在描述一个机器人?我们还会这样评价“教学能手”,他(她)可以预测中考、高考命题;我们对优秀教师的评价有:他(她)全身心扑在教学上,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狠抓教学,任教班级学生即便其他学科成绩很差,他(她)教的这门课也可以优秀……

        在新型的教与学关系中,我们必须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资?笔者于2017年1月6日发表在《文汇教育》上的《名牌高学历毕业到初高中任教是师资浪费吗?》讨论过引进高学历师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些高中早就开始储备这种资源的行动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招生政策的变化使得生源分布渐趋平衡后,师资力量将是一所学校办学的重要资本。

        在“双新”背景下,我们的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有:熟悉学科史,熟悉知识结构,赋予知识一定背景,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有同理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清理他的思维路径,而不是固定跑道;教学环节要多安排实践类课程,要舍得时间给学生去感悟、发现;要给学生留白,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一个懂教育规律的师者不会霸占学生的每一分钟;教师要有举重若轻的教学本领,疑难问题深入浅出,而不是拿着高三的题目给高一学生做,以难度来树立教师权威;教师不要把押题、猜题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导致学生应考的投机心理;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这样的教师才是真实的、心理健康的,他(她)的课堂才会真实生动打动学生……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的人,随时更新自己知识,补充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高中化学教材有“固氮”这个概念,而且是高考高频考点,我们每位化学老师都会在课堂上讲哈伯的合成氨法,但是,在寻求绿色能源的研究中,人类开始追求“固氢”;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什么叫“碳达峰”、何为“碳中和”,是否钻研“固碳”?因为不考试,我们的化学老师一般是不会教的,何况不学习的教师也教不来。

大学教授到中学开课,设计更好的育人方式

        自2018年3月开始,复旦大学每年在复旦附中开设30多个门类的通识微课程,覆盖到每个学生。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的戴星翼老师在复旦附中上微课时提到,小时候在崇明边上的长江游泳,身边有鱼翻出来共游,如今水质堪忧,没有鱼了,课堂里学生们欣然一笑,想象的是讲台上慈祥的戴爷爷在水里与鱼共游的情境,笑过之后的思考是如何保护水源;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陈正宏教授每次到复旦附中上课,把自己收藏的明代、清朝的古籍资料背过来,十几本摊开,“你们过来摸一下,看看明朝的纸张”,等学生摸了,他又忍不住:“小心点”,“看古书不要太武相”。他还经常得意地与学生分享自己在全世界各种市场淘古籍的经历,课堂从枯燥的古籍版本认定延展到教授淘货的经历,下课后,学生追问教授:“文庙在哪儿?”15、16岁的少年们对古籍书心向往之。这样的课堂是愉悦轻松、充满想象画面的、注重体验的。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说,教育要培养一个人20年后展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表达、合作、语言能力;自我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最重要的是要会问问题,会思考。大学教育延伸到中学,将教育融通,就是做这样的准备。

        教育,“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双新”背景下,核心素养、真实情境、深度学习、项目化、单元设计等概念涌现,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在二期课改的成果下设计更好的育人方式。麻生明院士说,这个过程很难,但是必须去做;高兴的是,其中的一节课,让他回忆起自己的中学课堂,回忆起自己的中学化学老师用红薯当瓶塞的智慧,那才是教育的力量。

(作者系复旦附中化学特级教师)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