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某诏令曰: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七姓十家,不得“自为婚”(相互联姻),又禁止
“卖婚”(与非世族的富人联姻,以获取丰厚的聘金和嫁妆)。此诏令反映出

A.秦汉时期,世族势力仍然顽固
B.魏晋时期,世族势力已经衰落
C.唐代世族仍拥有重要社会地位
D.宋代世族受到打压,渐趋崩解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从宋朝官僚政治开始衰落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B.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日益壮大
B.西学已经成为当时国人的共同追求
C.新式学堂和学会创办人多为洋务派
D.以“中学为体”为旗号有利于西学传播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2—1911年海关贸易十年报告》中记载:“中国人对于茶树的剪枝和拔疏一向抱有反感,并且认为在一块土地上种的茶树越多,茶叶的产量就越大”,“茶农经常要等待茶树长满茶叶之后,一次全部摘光,这样,削弱了茶树的再生能力,降低了第二次及第三次收成的质量。”材料说明了当时

A.传统农业在西方经济冲击下发展艰难
B.西方茶叶的种植和生产量都远超中国
C.西方农业种植技术冲击中国传统农业
D.传统种植业观念陈旧且管理方法落后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集体的活动非常活跃,当地的积极分子陆续出现并被吸收为干部。农村的街道房屋等外表形象没有什么改变,但各个人的身份地位则因他们参加会议和各种新的活动而有所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国民政府从来没有设想过的农村机构。”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某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统计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元

年份
全国居民
农民
非农业居民
工、农消费水平对比(以农民为1)
1953年
87
69
181
1:2.6
1954年
89
70
183
1:2.6
1955年
94
76
188
1:2.5
1956年
99
78
197
1:2.5
1957年
102
79
205
1:2.6

——国民收人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年)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结论最正确
A.体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         B.农民与市民的身份不平等
C.当时我国商品经济不繁荣           D.农民消费低,自然经济仍存在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曾说,80年代国际上可以说是非常动荡充满危机的年代,但“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权主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不仅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上述讲话反映中国外交的任务是

A.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环境 B.延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D.联合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 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 D.限制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上述材料表明

A.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合作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苏联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 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一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文艺作品中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
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D.安格尔的《路易十三的誓愿》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垄断组织纷纷建立和发展。在1901年12月4日提交国会的咨文中,西奥多·罗斯福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应该是监督、控制和管理托拉斯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垄断。他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清除大公司,相反,这些大型企业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那些企图破坏它的努力必然是无效的……我们并不是攻击大公司,我们只是要去除其中的污垢。”
1911年,美孚石油公司案和美国烟草公司案以联邦政府获胜告终。通过这些诉讼,终于确立了一项原则,即根据最高法院的判断,徜若涉嫌公司确曾对自由贸易施加了不合理的限制,那么联邦政府事实上拥有宪法赋予的摧毁垄断的权力。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二:危机的最险恶阶段过去后,财政部开始加强薄弱银行和取消不健全银行。首先,复兴金融公司在1933年8月和1935年7月之间,提供十亿多美元款项,用以帮助六千四百六十八家被认为基本健全的银行。其次,在这两年中,财政部和各州官员清理了二千三百五十二家银行。因此,政府就加强了这个资本主义经济最关键和最敏感的部门,并将之交回私人之手。不过,这个部门将受到彻底的公共控制。
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是罗斯福自己对这种大规模金融改革工作的贡献。该法授予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完全管制控股公司金融活动的权利,迫使庞大公用事业帝国在五年之内消亡。不过,它允许控制单一、整体的经营体系的小控股公司继续存在。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著《一九00年以来的美国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垄断组织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富兰克林·罗斯福金融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世纪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利,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仅指19世纪末叶以前有财产的公民)组成。1815年以后,在欧洲各地爆发了一系列民族反抗运动,民族主义立即强烈地表现出来。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结束这场大战的一些和平条约一般都建立在民族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民族主义已在整个欧洲获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提取两项有关欧洲民族主义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普遍种植玉米,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但是,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1951—1955年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3850万吨,1961—1965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奶类生产也大幅度增加。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20世纪祖国史》(俄罗斯教育部审定)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消极后果。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在联省自治的鼓吹者中,梁启超认为“国家之组织,全以地方为基础,……各省乃至各县市皆由自动制定的根本法而自守之,国家须加以承认”。胡适则认为“根据于省自治的联邦制,是今日打倒军阀的一个重要武器”。他主张“打倒军阀割据的第一步是建设在省自治上面的联邦的统一国家”。北京大学的丁燮林等主张“分治的统一”,实行联邦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中央的权力应小,地方的权力应大。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
材料二:力能进取的军阀,便倡武力统一,或主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如曹[曹锟]、吴[吴佩孚]);仅能自保或希图自保的军阀,便倡联省自治或筹备省宪,举省长(如川、滇);同一军阀,进攻时宣布武力统一,退守时宣布联省自治[如奉张[张作霖]);位置动摇时改称省自治(如浙),或打算取消省自治(如湘赵[赵恒惕])……凡此种种,无非是封建的残局之下,军阀专政,军阀割据的必然现象和趋势。        
——摘自《蔡和森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联省自治”的基本主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联省自治”主张。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5年9月,日本投降,荚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同月,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任命金日成为首相。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
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1)据材料说明朝鲜战争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战争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对东亚局势的影响。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观应(1842年—1922年)是中国近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他认为,“以商战为本,以兵战为末。若舍本而求末,入不敷出,徒知聚敛,不复开源,转令民不聊生,盛亦难恃。”(《盛世危言》)他说:“宪法乃国家之基础,……政治关系实业之盛衰。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查欧荚政治革命,商人得参与政权,于是人民利益扩张,实业发达。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                  
——摘编自夏东元、易惠莉《郑观应传》、《郑观应评传》
(1)据材料,概括郑观应的主要思想。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指出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市高三5月供题03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