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0年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形式和最高级的形式分别是( )
A.细胞和生物体 | B.生物体和种群 |
C.生物体和群落 | D.细胞和生物圈 |
酵母菌、蓝藻、噬菌体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 )
A.细胞壁、线粒体 | B.核糖体、细胞膜 |
C.蛋白质、核酸 | D.细胞膜、蛋白质、核酸 |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③②④① | D.②①④③ |
分析一块生物组织,发现其中含有蛋白质、核酸、葡萄糖、磷脂、水、无机盐、纤维素等物质,这块组织最可能来自( )
A.蜻蜓 | B.大肠杆菌 | C.人 | D.柳树 |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
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
D.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 |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下图表示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
B.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
C.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
D.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 )
A.996, 24, 54 | B.996, 4 , 4 |
C.996, 1016, 1046 | D.996, 1016 , 1046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细胞结构 |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
高尔基体 |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 |
||||
时间/min |
3 |
17 |
117
|
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 |
B.⑦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来源不相识 |
C.⑥中不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
D.②产生的O2被①利用,穿过了8层磷脂分子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 |
C.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
D.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
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液体叫细胞液 |
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
C.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D.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
下列生物实验中化学试剂的使用错误的是( )
A.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加入CaCO3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
B.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
C.观察线粒体用健那绿染液 |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8%的盐酸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
B.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
D.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
在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
①肝脏 ②骨骼肌 ③高尔基体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糖体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⑥ |
下面以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表皮细胞较大易观察,可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
B.表皮细胞含DNA和RNA,可用吡啰红使其DNA染成红色 |
C.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
D.表皮细胞含有色素,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下列对生物膜系统功能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细胞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
B.细胞的化学反应不是在生物膜内就是在膜外进行 |
C.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 |
D.生物膜围成的通道有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
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的基质内,其穿过的磷脂分子的层数是( )
A.6 | B.4 | C.12 | D.8 |
右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可说明酶具有( )
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催化特性 ④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A.①② | B.② |
C.②③ | D.①②④ |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
下图纵轴表示酶促反应速度,横轴表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对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3分子磷酸基、1分子ADP |
B.ATP是细胞中的高能化合物,一个ATP分子中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
C.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D.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
B.叶绿体中消耗ATP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
C.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
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 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 ATP |
B.只要供给二氧化碳,叶绿体就能形成 ATP |
C.在叶绿体中形成 ATP 需要光能 |
D.在线粒体中形成 ATP 需要氧气 |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
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
C.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
D.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
B.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
D.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
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根据下列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酵母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
C.丙图表示糖类(a)和糖原(b)的关系 |
D.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高尔基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
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一些生物学现象。下列对各曲线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可表示温室中一天内浓度的变化
③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浓度和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
④丁图可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D.叶绿体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
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下图),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
下图是光合强度曲线图,C点与B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H]的含量变化依次是( )
A.升、升、升、升 |
B.降、降、降、降 |
C.升、升、降、降 |
D.降、升、升、升 |
检测发现,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吸收氧气与放出CO2的体积比为6∶7,其原因是( )
A.有1/4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B.有1/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C.有1/2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D.有2/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这种特点表现为图中A、B大多是运动的。
(4)图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编号 。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_ _;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5)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
①选取人体的 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②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由于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③有实验表明,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在这细胞识别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细胞膜上的 。
④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
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
组成。
(14分) 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②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①过程中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 。
(2)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 点表示。
(3)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强为图二中的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 ℃最佳。
(4)如果将植物种在温室中,写出提高植物产量的措施(环境因素)(至少写2种)
。
课题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
装置 |
反应瓶中加入的材料 |
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
测定项目 |
甲 |
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酵母菌悬浮液各1mL |
① |
细胞呼吸氧气的消耗量 |
乙 |
② |
等量的蒸馏水 |
③ |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恒温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前三组实验所用微生物种类相同,第四组实验的微生物是乳酸菌),60分钟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的内容。
预期实验结果 |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
||
级别 |
甲 |
乙 |
|
第一组 |
液滴向左移动 |
液滴不变 |
④ |
第二组 |
液滴向左移动 |
液滴向右移动 |
⑤ |
第三组 |
液滴不变 |
液滴向右移动 |
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