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顶级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
A.一只青蛙 |
B.青蛙的表皮细胞 |
C.青蛙表皮细胞中的钾离子 |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的生物 |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
B.原核生物细胞无叶绿体,但可能进行光合作用 |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DNA 或RNA为遗传物质 |
D.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
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见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多肽中含2个赖氨酸
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
C.短肽D、E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N原子数减少2个
D.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条短肽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物是位于核孔上与核孔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物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 |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
2014年6月,清华大学宣布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这在人类攻克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
B.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的mRNA在细胞核中形成 |
C.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本连接键是肽键 |
D.阻碍肿瘤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番茄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4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最小 |
C.图2中的A点,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受能量供应的限制 |
D.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系统的产生,降低了细胞代谢效率 |
B.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D.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
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根据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 |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
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在这范围内增加一定梯度的实验组可以确定最适温度 |
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 |
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
切开的苹果不立即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苹果则不会出现是因为( )
A.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生物膜 |
B.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物质 |
C.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 |
D.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结构协调统一完成生理活动 |
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
B.用含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
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分成两等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冷藏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比值大于l,表明蓝莓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
B.第20天CO2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低于对照组 |
C.第40天对照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D.为抑制蓝莓贮藏时的无氧呼吸,贮藏前可用高浓度的CO2处理一定时间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
B.若测真光合强度需另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为NaOH溶液 |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时,液滴右移 |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
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
C.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以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 |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
B.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的显性程度 |
C.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4种毛色 |
D.两只白化豚鼠杂交,后代没有银色个体 |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
兔的长毛对短毛是显性,某杂合的卵巢中,所有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共有20个控制毛长度的基因,则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X个含控制短毛基因的卵细胞;这些基因由Y种核苷酸组成,杂合基因的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B.10、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C.5、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5、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图①②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 |
B.若图③是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结果,则该细胞一定由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而成 |
C.若动物睾丸内的一个细胞正进行分裂如图②,此细胞一定不会产生AB的精子 |
D.若某植株的一个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该植物不一定是单倍体 |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的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通过DNA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
噬藻体是一种感染蓝藻的病毒(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再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碱基胸腺嘧啶 |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
D.此实验证明蛋白质不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
miRNA是一类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不同mi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miRNA通过与靶mRNA结合或引起靶mRNA的降解,进而特异性地影响相应的基因的表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miRNA在个体发育不同阶段产生,与细胞分化有关 |
B.不同miRNA的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
C.miRNA指导合成的肽链最多含有8个氨基酸 |
D.miRNA特异性地影响基因的复制过程 |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在进行DNA复制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1与3或1与4或2与3或2与4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1与3或1与4或2与3或2与4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1与2或3与4之间彼此分离 |
生物体在遗传上保持相对稳定,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
B.DNA分子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
C.“中心法则”所代表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遗传稳定无关 |
D.20种氨基酸有61种密码子对应,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影响 |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 |
B.美洲黑人中a的基因频率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
C.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
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 |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
C.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
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人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下列对于“沉默突触”不能进行信息传递原因的表述中,科学合理的是( )
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
B.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
C.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
D.突触小体中缺乏线粒体 |
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
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
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增多( )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胰岛 ④肾上腺 ⑤卵巢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③④ |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小白鼠( )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增多 |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
②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③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④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⑤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过量,纸层析时色素带颜色较浅
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所选材料分裂期时间越长,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越多
⑦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显微镜下看不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减数分裂细胞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四项 |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菠菜叶 |
无水乙醇 |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
C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 。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
(3)在做C组实验时,甲同学换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时发现所有细胞能看清细胞核,但看不到染色体,可能原因是 ;若所有操作规范、正确,乙同学能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丙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所示图像,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 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 。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 ,在叶绿体中ATP移动的方向是 。
(2)“光斑”照耀开始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速率。
(3)图中A点时,光反应速率 暗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当“光斑”移开时,CO2吸收速率发生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是“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 ,还可以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
(5)若对该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5分钟,(乙)光照5 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10分钟。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甲 乙,请简要说明理由。 。
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题目:
Ⅰ.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试验情况,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 。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 。
(3)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根据这种判断,若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中绿色有纹的概率为_______。
II.果蝇的眼色与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R、r和T、t有关。眼色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R存在,能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呈红色或紫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睛呈白色。显性基因T使果蝇眼色呈紫色,而该基因为隐性时,果蝇的眼色为红色。两个纯系杂交,结果如下:
(1)等位基因R、r位于 染色体上,T、t位于 染色体上。
(2)F1的基因型是 。
(3)让F1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2,所有个体均正常发育。F2中红眼果蝇的概率是 ,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
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下图中,图 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 是图1 的局部放大图,1-5 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 3 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 是图3 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胰液,该非条件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 2 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 。
(2)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小肠粘膜分泌的_____________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图 3 中胰岛 A 细胞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 4 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饭后,8 处的_____________(激素)浓度大于 10 处。
(4)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Ⅰ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