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一项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赞同十年后网络在线学习将成为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观点,而近三成的人对此不以为意,认为实体学校仍将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B.考古工作者和地质工作者一样需要餐风宿露,艰苦备尝,但一种希冀有所发现和寻获的心情,和由此带来的乐趣,也不失为一种精神支柱。
C.苏轼擅长书法,取法颜真卿,但能独善其身,不同时期的作品皆特色鲜明。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成为“宋代四大家”。
D.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我们加快地区集团化办学的速度和规模,借助名校的资源优势,扶持新校和发展农村学校,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B.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C.对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作这一说法为准。
D.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都是从“人本”出发的。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审美兴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仕女牛马转到自然对象、山水花鸟,当然不是一件偶然事情,                                   ,这就是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世界。
①经过中晚唐的沉溺声色繁华之后
②与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相适应
③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
④同时又日益陶醉在另一个美的世界之中
⑤它是历史行径、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
⑥士大夫们一方面仍然延续着这种沉溺

A.①③④⑥②⑤ B.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②③①⑥④ D.⑤①②③④⑥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节目已经在电台播出,您能于百忙中有幸受访我们深表感谢。
B.婚礼的请帖已经收到,非常感谢,我一定会拔冗前来参加。
C.希望贵校能求贤若渴,如能有幸入学,本人定会加倍努力。
D.日前向您求教的关于写作问题的回复已收到,受益颇多。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招致)余其能行古道(赞赏)
B.到则草而坐(分开)奉之繁,侵之愈急(满)
C.外与天,四望如一(天边)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
D.戍卒叫,函谷(攻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迷惑)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赫传
汪琬
张赫,濠州人。江淮大乱,尝团结义兵,捍乡里。嘉山缪把头每遣人招之,卒谢不往。闻太祖起,遂率众来附,授千户,以功进万户。从渡江,以功常春翼元帅,守御常州。寻从击陈友谅于鄱阳湖,又从攻武昌。已又从伐张士诚,进围平江,诸将分门而军。赫军阊门。士诚屡出兵突战,屡挫其锋。吴平,赐彩段表里。又从克庆元,并下温、台。
洪武元年,擢福州卫都指挥副使,复明署都指挥使司事。是时倭寇出没海岛中,乘间辄傅岸剽掠,沿海居民悉苦之。帝数遣使谕日本国王,诏书谓:“能臣,则当奉表来庭;不能臣,亦当领兵自固,永安境土。如必欲为寇,将克期命舟师往剿灭其国。”继又数绝日本贡使,然不得倭人要领。赫在海上久,所捕掳不可胜计。最后追寇至琉璃大洋,亲率士卒战,其魁十八人,斩首数十级,获倭船十余艘,收其弓刀诸器械无算。帝伟赫功,遂命掌都指挥印。寻调兴化卫,召还,擢大都督府佥事。
会远东漕运方艰,军食后期,帝以为虑。以赫久海上,知海道曲折,因命赫督海运事。久,封航海侯,予世券①。赫前后往来辽东十二岁,凡督十运,劳动备至,军中赖以无乏。病卒,追封恩国公,谥庄简。
同时有朱寿者,亦积战功至都指挥、大都督府佥事,又积督运功,封舳舻侯,皆与赫同。二十三年,肃清逆党,榜示勋臣五十七人,以江夏侯周德兴而下十九人为一类,赫、寿相次皆与列焉。后三年,寿蓝玉党死。
(选自《汪琬全集笺校》,有删节)
[注]①世券:即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功常春翼元帅擢:提升官职
B.其魁十八人禽:通“擒”,捉
C.知海道曲折习:学习
D.寿蓝玉党死坐:因……犯罪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团结义兵,捍乡里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亲率士卒
然后知是山之特点,不培塿为类
C.以赫久海上
冰,水为之而寒
D.久,封航海侯

望西山,始指异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2) 已又从伐张士诚,进围平江,诸将分门而军。
(3) 会远东漕运方艰,军食后期,帝以为虑。
从文中看,张赫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
情?
尾联作者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3)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5)可堪回首,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中李纨曾发起诗社,自荐掌坛,并给自己起了“蕉下客”的别号,又给宝钗起了个“蘅芜君”的雅号,还给迎春取名“菱洲”,给惜春取名“藕榭”。
B.《飞鸟集》中写道:“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它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这里赞美的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C.《老人与海》中每个晚上老人与孩子都重复关于收网和吃晚饭的谎言。孩子不知道网已被卖掉,也没有什么鱼煮黄米饭,他相信老人,以为他独自生活也很幸福。
D.《红楼梦》的回目中常用一个字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以“懦”来表现迎春之软弱怕事,以“慧”来表现紫鹃之聪慧善良。这些字画龙点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E.《老人与海》中老人对大海抱有深情,把大海想象成为一个女性;他对海中的许多生物也抱着喜爱之情,尤其喜爱飞鱼,把它们当作海洋上的朋友。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分别写出空缺处的人物姓名并简要分析A此时的心理。
贾母为庆  A 十五岁生日唱戏摆酒,  A 知老人素喜热闹戏文,点了两出热闹戏。  B 起初道:“只好点这些戏。”后   A 仔细解说韵律唱词,并念出其中词句,  B 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赞其无书不知。此时   C 却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
A               B               C                  
分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着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干,不做其他事情。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
②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内就可被补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③牛群也是如,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的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来思考。正因为如,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
④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     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     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      
(节选自《像山那样思考》)
在第④段中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A.长期隐藏领略 B.长期隐射领悟
C.长远隐射领略 D.长远隐藏领悟

第③段中“牛群也是如此”和“正因为如此”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请结合文章,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一句的含义。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忘却的魅力
王蒙
⑴记忆是美丽的。我相信我有出色的记忆力。我记得三岁时候夜宿乡村客店听到的马匹嚼草的声音。我记得我的小学老师的面容,她后来到台湾去了,四十六年以后,我们又在北京重逢。我特别喜欢记诗,寂寞时便默诵少年时候便已背下来的李白、李商隐、白居易、元稹、孟浩然、苏东坡、辛弃疾、温庭筠……还有刘大白的新诗: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⑵记忆就是人。记忆就是自己。爱情就是一连串共同的、只有两个人能共享分享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只有死亡,才是一系列记忆的消失。记忆是活着的同义语。活着而忘却等于没活。忘却了的朋友等于没有这个朋友。忘却了的敌意等于没有这个敌意。忘却了的财产等于失去了这个财产。忘却了自己也就等于没有自己。
⑶我已不再年轻,我仍然得意于自己的记忆力。我仍然敢与你打赌,拿一首旧体诗来,读上两遍我就可以背诵。我仍然不拒绝学习与背诵新的外文单词。
⑷然而我同样也惊异于自己的忘却。我的“忘性”正在与“记性”平分秋色。
⑸一九七八年春,在新疆工作的我出差去伊宁市,中间还去了一趟以天然牧场而闻名中外的巩乃斯河畔的新源县。一九八二年,当我再去新疆伊犁的时候,我断然回答朋友的询问说:“不,我没有去过新源。”
⑹“你去过。”朋友说。
⑺“我没去过。”我摇头。
⑻“你是一九七八年去的。”朋友坚持。
⑼“不,我的记忆力很好……”我斩钉截铁。
⑽“请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那一年你刚到伊犁,住在农四师的招待所即第三招待所,从新源回来,你住在第二招待所——就是早先的苏联领事馆。”朋友提醒说。我一下子懵了。果真有这么一回事?当然。先住在第三招待所,后住在第二招待所,绝对没错儿!连带想起的还有凌晨赶乘长途公共汽车,微明的天色与众多的旅客众多的行李。那种熙熙攘攘的情状是不可能忘记的。但那是到哪里去呢?到哪里去了又回来了呢?似乎看到了几间简陋的铺面式的房子。那又是什么房子呢?那是新源?我去了新源?我去做什么去了呢?为什么竟一点儿也不记得?
⑾一片空白,全忘却了。
⑿不可思议。然而,这是真的。新源就是这样一个我去过又忘了等于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比没有去过,或者去了牢牢记住然而没有机会再去的地方还要神秘。
⒀我忘却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一篇稿子写完,寄到编辑部,还没有发表出来,已经连题目都忘了(年轻时候我甚至能背诵得下自己刚刚完成的长篇小说)。当别人叙述一年前或者半年前在某个场合与我打交道的经过的时候,我会眨一眨眼睛,拉长声音说:“噢……”而当我看到一张有我的形象的照片的时候,我感到的常常只是茫然。
⒁感谢忘却:人们来了,又走了。记住了,又忘却了,有的压根儿就没有记。谁,什么事能够永远被记住呢?世界和内心已经都够拥挤的了,而我们,已经记得够多的啦。幸亏有忘却,还带来一点好奇,一点天真,一点莫名的释然和宽慰。待到那一天,我们把一切都忘却,一切也都把我们忘却的时候,那就是天国啦。
文章第(1)段引用刘大白的新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4)段中画线句的含义。
文章第(10)段中作者连用问句,对文章表达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称颂记忆,结尾却又感谢忘记,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爱默生说: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
请以“美在心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