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科目:生物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851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然后从F1自交的后代寻找目标。其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杂交细胞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   。杂交植物在   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2)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                。(要求写两点)。
(3)另一个科研小组利用相同技术进行了同样的育种过程,却发现F2出现了不同情况,只出现3种表现型:只抗虫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虫、既抗虫又抗倒伏;他们推测这是R基因和A基因整合在杂交细胞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造成的,请用图示说明,用(· )在染色体上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并标上基因符号。
杂交细胞: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上述推测,并用遗传图解说明。(遗传图解的基因型:染色体上有抗倒伏基因用=R+表示,没有用R表示,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用A+表示,没有用A表示)
实验方案:                                     
遗传图解:

登录并查看解析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