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①“慎独”最初是儒家的重要概念,意思是,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因此,“慎独”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刘少奇对“慎独”进行了通俗的解释,“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②“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慎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修炼成的,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必须从私人生活做起,必须从“慎私”做起。“慎私”要求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公务之余要小心谨慎,八小时之外也要坚守廉政防线。公务活动有公众的关注,自然会有约束和顾忌,在私人生活上这些约束和顾忌就少了,更应谨慎小心。能不能做到“慎私”,最直接的体现是如何处理私人关系。私人关系很多,最典型的有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有以地缘为纽带的关系,比如同乡、邻里等;有以感情为纽带的关系,比如朋友、仇人等。
③很多先贤都是“慎私”的高手。武则天时期,娄师德问弟弟:“我做到宰相,你又做很高的地方官,人家会嫉妒,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他的弟弟说:“今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不还嘴,擦去就是了。”娄师德说:“这恰是我最担心的。人家唾你,是对你发怒了。如果擦了,说明你不满,人家会更加发怒。应该.让唾沫不擦自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娄师德教育弟弟要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东汉时,有人曾受到过扬震的举荐,送给他十金,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说: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个故事流传很广,清康熙时.时任礼部尚书张英的家属为宅基地打官司,写信让张英给地方官打招呼。张英写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 始皇。”对方听说,也让了三尺,于是就有了六尺巷。唾面自干、暮夜却金、六尺巷,让我们领略了古人“慎私”的功夫。
④我们党有很多“慎私”的楷模。周恩来生前为家人亲属定了“十不准”,包括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等。“十不准”是周总理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他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⑤“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质和修养。“慎私”是“慎独”的阶梯,“慎独”是“慎私”的最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在“慎私”和“慎独”上狠下功夫,以前人为榜样,在锤炼个人品格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3日)
下列关于“慎独”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慎独”要求君子做到谨言慎行,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这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 |
B.刘少奇对“慎独”的解释是:一个人在他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能够不做任何坏事。 |
C.“慎独”必须从“慎私”做起,要求领导干部在八外时之外也要坚守廉政防线。 |
D.“慎独”就是在没有人关注的时候,在私人生活上,或在处理私人关系上要懂得约束和顾忌,谨慎小心。 |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从古今的角度谈对“慎独”的理解,“慎独”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第①段引出下文。 |
B.第②段谈“慎独”和“慎私”的关系。能不能做到“慎私”,最直接的体现是如何处理私人关系。“慎独”必须从“慎私”做起。第①②段提出中心论点。 |
C.第③段从历史的角度举例论证很多先贤都是“慎私”的高手,第④段举例论证我们党有很多“慎私”的楷模。第③④段与第②段构成递进关系。 |
D.第(勤茭论述“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质和修养,希望人们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第⑤段总结全文。 |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慎私”,就是要谨慎处理私人关系。私人关系包含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感情关系等。 |
B.娄师德弟弟在兄长的教育下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让我们领略了古人“慎私”的功夫。 |
C.广大党员干部只要在“慎私”和“慎独”上下足功夫,锤炼个人品格,就可以成为人民群众的楷模。 |
D.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魇和修养,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