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取决于国家实力,又与内政外交相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个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别,一律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
材料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让西方对中国充满了马可·波罗式的想象,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想象陡然从田园牧歌变成了“一部恐怖小说”。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形象”在西方剧烈摇摆 >》
材料三 不管如何,中国的经济奇迹已经成为现实。而当下,最热门的议题已经不是G8问题,而是中美形成G2的可能性。2005年,几乎所有欧美最知名的媒体纷赴中国,做专题报道,掀起“中国热”。
——《南方周末<西方媒体的60年中国故事>》
(1)材料一马戛尔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人的?请从材料一的某一角度,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开始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和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西方对中国的不同态度。材料一、二对中国的态度(评价)有何局限性?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促使“中国热”掀起的中国故事(因素)。
推荐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