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一段时间以来,“京津冀一体化”的话题炙手可热。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北京市作为知识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占优;天津市作为加工型区域,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占优;河北省作为资源型区域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占优。三地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材料二:2014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京津冀三地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主持召开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他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2014年7——10月,京津、京冀分别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中央部委密集调研、谋划蓝图,两市一省加快对接、协同推进,市场力量敏锐出击、主动作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一曲新的“春天的故事”在中国版图的胸膛中正澎湃奏响。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共同发展。
推荐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