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芦咏莉:我心目中的课堂教学

来源:启点学 2022-11-19

       课堂是教师最重要的舞台,教师的“实践者”角色使得老师往往更关注“如何教”的问题,而这种倾向则可能导致课堂的形式大于内容,热闹胜于高度,那么,在芦咏莉校长的眼中,课堂教学还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我深爱一线课堂教学。1997年,我开始走进小学课堂,很幸运,听的是特级教师的课。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就在那时,我一下就爱上了课堂教学,只因为那奇妙的互动。

后来,我有幸和小学生一起上课,和小学老师们一起备课。

       我们一起探讨课堂驾驭,包括教师在上课时的站位与走位,教师在上课时的提问对象以及提问的顺序,教师设问的线形路径与扇形路径,自主课堂不多于3个核心问题;我们探讨文本,包括文本中的知识结构,文本的编排顺序及其深意,当节课内容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内含的学科文化与学科思想方法、涉及的学科人物;我们探讨学生,包括学生的年龄、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方法,生活经验,兴趣点和生长点,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其背后的蕴意;我们探讨教学设计,包括整节课的结构与流程,主干问题+辅助问题构成的“问题串”,分层设计的内容与时机,推敲每一个提问、每一句措辞,审视每一页的PPT或动画、每一份教具和学具,还有每个环节的时长及其之间的起承转合;我们探讨教师角色,包括教师经验的价值及其不可或缺性,教师角色的转换,即从文本到设计之间、从学生经验到科学概念之间这两次的“转换”功能,以及教学设计者、引领者、分享者与组织者的涵义,教师适切的教学行为——何时开口追问、何时静候不语,鼓励与总结的时机;我们探讨课堂评价,包括鼓励与表扬的区别,言语与非言语的激励方式,教学效果的考查方式,课堂练习,及好课的标准……

       探讨的过程,是智慧碰撞的过程,也是精神共鸣的过程。也在这探讨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小学教师自发备课中,下功夫最多的往往是教学设计部分,尤其是教学环节与教学流程,特别是每句话怎么说、每页PPT怎么呈现——教师习惯性关注“如何教”的部分,其次才是文本,然后才是学生部分。其实,文本中蕴含着教学的方向、教学的重点,回答了“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而学生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回答了“从哪里出发”“到达哪里”的问题。同样,我观察到,小学教师在自发阅读课程标准时,学段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通常是首选的阅读内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很容易一扫而过;在自发阅读教学参考书时,同样会直接进入后面的相应单元、相应教学内容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部分,而自动跳过教材编写理念、编写思路等部分。可见,“如何教”一直是大多数小学教师的首要关注点。这是小学教师的“实践者”角色决定的,也因此使小学课堂教学走向有趣但经不起回味、温暖却难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表现出感性大于理性、形式重于内容、热闹胜于高度的总体特点。这是我眼中的课堂教学。

       反思,促使我沉淀;反思,唤醒我意欲突破的冲动。最终,我意识到,在传统的好课标准之外,我心目中的课堂教学还需具备以下特点:

       以小见大。小,是指短短的40分钟教学时长及具体的教学话题;大,是指产生的深度思考,即走出课堂后40分钟教学产生的影响与启迪仍在延续。通常,这份“大”凝聚了抽象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论,或者承载了学科文化,体现了教学的高度与深度,是对课堂教学纵深发展的要求。这份“大”,通常应呈现在板书的左上角、右上角或者课题中。

       以点见面。点,是指短短的40分钟教学时长及具体的教学话题;面,是指学习过程中的框架思维。这份框架思维体现在两个方向:一是基于知识的前牵后挂,形成的知识链和知识网;二是基于知识与现实的关联,以所学类比生活中的现象,以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两个方向的框架思考,构成了教学的宽度与厚度,蕴含了对教学横向联系的要求,即教学的“面”。这份“面”,不但让学生建立“万事万物都有联系”的哲学启蒙,而且在联系中深刻地体会到“书越读越薄”和“学有所用”的学习趣味,也便于学生在捕捉重点(即上文中的“大”)后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迁移,实现举一反三,增强学习效果。这份“面”,通常会呈现在基于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中,也可能呈现在板书的正中央。

       课中有人。这里的“人”是指教师,即40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有授课教师经验或智慧的影子。真实而有力量的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头脑间的碰撞、思维间的启迪,更是心灵对心灵的唤醒。教研,赋予了课堂教学集体智慧的结晶;而课堂教学却是个体实施的过程。所以,授课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将之内化成为自己生命与心灵的部分后,再予以实施。一千个人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俗语看似描绘了个性化阅读的特点和结果,其实也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魅力。课堂教学也因此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拥有了授课教师独有的韵味,教师的不可替代性再次得以彰显。所以,教学设计结束之前,教师要问问自己:这节课,有我没我,会带来哪些不同?这些不同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价值何在?

       当下的课堂教学,无须在“量”上下功夫,应在“精”上下功夫。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如果课堂教学能实现以小见大、以点见面、课中有人,那就是“精”的韵味了,课也就具备了可回味、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芦咏莉,博士、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督导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联合会副会长,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2001年起作为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成为专家工作组成员,负责课堂教学改革、师资培训与中考改革等项目。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合著或参与著作多部。荣获2014、2017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2015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

 

来源:”北京教师“微信公号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