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长的魅力在理念中彰显
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把价值观的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进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而教,就必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有差异的方法实现有差异的教学,实现每一个孩子在各自起点上的进步。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学校要调研学生的选择需要,尽最大可能开设学生成长需要的科学、人文、艺体选修课程,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鼓励学生在兴趣与特长上的发展。
树立现代教学观和学习观。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驱动激活内力为策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解决问题的追求。善于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享学习、总结迁移学习,学会学习,培育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的勇敢精神,培育坚毅的品质,体验学习的深度愉悦,以学为乐、终身学习,为孩子终身发展做准备。
完善学生评价制度
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基于事实和数据,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将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作为上一级学校了解学生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测评一定要可信、可比、可使用,通过过程的记录与评价,促进学生行为的转变,让良好的习惯成就孩子未来!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参与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推动教师用“学的方式”教,学生用“教的方式”学,建立现代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相融合,教与学相融合。要推进开放式学习、实践探索中学习,真正走向立体式、大空间的育人改革。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团队调研、实验探究、公益劳动、志愿活动、魅力讲坛、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实现学生在“自然、自己、自由、自觉”中成长。
变革学习制度,实施“选课”制、“分层”教学、“走班”教学,构建教学新常态。“选课”“分层”“走班”成为新课改的活跃词语,要加强科学研究与管理,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孩子成长的导师、管理的主人,才能在“选课”“分层”“走班”中促进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实现科学有效育人。
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选择性教育,自我认知教育,为未来职业做准备。开设职业讲座,与社团活动、心理咨询、综合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开展职业调研与体验活动,熟悉各种职业的属性,对人才的要求,开展自我诊断与剖析,初步选择未来职业,并通过职业规划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对职业的追求,激活成长动力,促进孩子持续健康成长。
促进教师事业发展
你必须善待下属,赢得支持。你不善待,就不会有人愿为你出力;你不坦诚,就不会有人来到你身边。今天的教师如何适应自主选课、分层走班教学的要求,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校长要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心上,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要为教师的成长搭建最为宽广的舞台,努力提供进修培训、进入名师工作站、师徒群体结对、教师发展论坛、教师成长展示、名校考察学习、提供专业书籍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教师发现学生兴趣特长和学科潜力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选课和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这种能力绝不会与生俱来,加上在大学也没有专业性学习这类课程,特别需要专业性指导。开展其实践探索研究,邀请专家做专业指导,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激励教师主动发展。只有教师更好成长,才能促进学生更优发展。
教师是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我们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当今时代,教师是一个设计者,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适合他学习的环境;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要使学生在信息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相信他们自己能够解决。但是有些地方我们还是要帮助他们,就像孩子在走路的时候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但有时为了防止他受伤,必要时还是要扶他们一把。因此,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还要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所以,当今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以及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教师是孩子的内力觉醒的助推器。人所受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激活和唤醒人体内的巨大电池。如果最终没有唤醒心理力量,一切教育活动就都是失败的。而只要能唤醒这个心理力量,则上什么学,学什么专业,到哪里去上学,受到什么学校教育都可以。这就好像只要能到达河的对岸,走什么桥都可以一样。当代社会里人们对教育的一个普遍错误认识是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或‘技术就是力量’,甚至过分畸变为‘考分就是力量’、‘名校就是力量’、‘出国就是力量’,并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这都是因为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心理力量才是最强大无比的力量。人的一生强大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快乐与否,不取决于他的肢体力量,也不主要取决于他的知识力量,而主要取决于他的心理内力。
加强师德建设,创新激励机制。古往今来教师就是一项与社会道德密切相关的工作,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经常当成社会的化身,社会在给与教师应有的尊重的同时,对教师职业的纯洁性、教师专业发展就需要不断强化教师职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为此就需要建立规范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教师的专业精神就要表现为对这样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接受和自觉遵守。“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应成为教师的价值追求。校长应成为学校师德的楷模,引领学校的师德文化。学校要强化教书育人的时代担当,确立师德的标准,树立师德的榜样,实现师德问题一票否决的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逐步成长为以德示范、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新时代好教师。
探索管理体制创新
改革教师聘任与考核制度,调整教学组织;创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班主任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课表编排,提高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要有前瞻眼光,合理规划增量,以科学应对走班教学、二胎上学带来的困境,促进学校健康、持续、高质发展。
二、校长的魅力在担当中呈现
1、校长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受人尊重。
古代如此,现在更是如此。学而优则教,教而优则长,长而优则仕。校长应当都是佼佼者,既能够教书育人,又要能够管理好学校。校长的重要责任是管理好学校,真正把学校建设成“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高品质学校。
看一看我们中国近百年来的教育史,中国那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晏阳初、蔡元培等等,几乎都办学校,亲自兼任校长。他们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专门人才、杰出人才。大多数杰出人才说,是在中小学遇到了好校长。钱学森(1911-2009),从1923-192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6年,是他一生的第一个学习高潮。校长林砺儒专门给钱学森教授伦理学,给钱学森深刻影响。钱学森说有17位深刻影响他的人中,有6位是他的中小学教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校长林砺儒。新中国成立以后,林砺儒校长任教育部副部长。有了在中小学打下的坚实基础,钱学森在为中国和人类的航天事业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2、校长的远见卓识,影响了师生的未来。
一位中小学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远见卓识,决定了全校几十位、百余位,甚至几百位教师的终身发展;校长要给全校学生讲话,面对面给学生以直接影响,虽然只有3年、6年、9年......但是,这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这样说,校长直接影响每一位中小学生终身的发展。当一所中小学的校长,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多数校长,大都是从优秀的教师中,选择出来的,都善于教书育人。从社会上选择“德高望重”的长者当校长,是中国的一贯做法。校长的身教重于言教,校长就是一个榜样,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榜样;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领头人。一个学校选好了校长,是全校师生之大幸。
3、校长的使命担当,助推学校的改革发展。
一所中小学名校,就是有卓越的校长,众多的优秀教师,能够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给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以后成为一个合格人才、专门人才、杰出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几乎所有做出创新、做出贡献的人才,在回顾他的中小学时代,都会由衷的感恩他的老师,感恩校长。
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证书上,突出的就是这个学生的名字,以及这所学校校长的名字。毕业证书上总有校长的签字盖章。一个学生,中小学的毕业证书,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历史价值的,很有保存意义的。当他老了的时候,看到他的毕业证书,总是提起他的校长,或许总能讲述校长的一两个很有意义、很有趣味的故事。
校长,这个职业是崇高的职业。学生时代,在学校里面,就受到校长的关注的学生,总是得到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学生心目中的校长,是善良而崇高,是学识渊博,是德才兼备,是与人为善,是育人有方。很多杰出人才,在中小学里面,就是因为得到校长的关注,而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今后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校长的魅力在挑战中展现
校长难当,教育任务艰巨。
教育第一,全世界每个国家都高重视教育,我们中国人更是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多得很。校长面临着很大的学术挑战,面临教育质量的挑战,面临学校生态环境的挑战,面临全校师生健康和安全的挑战;又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又要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国外的,国内的,各种做法,多种多样,形形色色,应接不暇。例如,“慕课”“MOOC”、“翻转课堂”、“走班制”、“STEAM”教育,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缩写为IT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缩写为AI)、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缩写为ML )在教育中的应用等等,中英文混合的各种“缩写”,一个接一个。有时候上级提的要求,又不能不照办。时而教育产业化,时而教育全球化,时而教育信息化,时而教育本土化。校长如何自有主见的把握这些要求的分寸,难度极大。
校长难当,要有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
校长要能明确回答以下问题:
1. 你们学校的办学思想是怎样表述的?
2. 你们学校的办学思想有简要的“释义”吗?
3. 你们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校训”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吗?有逻辑的一致性吗?
4. 你们学校的“校训”能让师生终身难忘吗?
5. 你们学校的办学思想的释义,每年或几年修改吗?
6. 你们学校的办学思想的释义师生们满意吗?
7. 你们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的学校精神,对于全校师生有持续的激励吗?
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思想从哪里来?“顶层设计”究竟如何去设计?这些对校长的要求既要高度,又有难度,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校长难当,师生给予很高的期望。
我曾设计调查问卷,问什么样的校长是受师生欢迎的校长,是师生喜欢的校长?列举了50条素质选项,50%以上集中选择的项目是如下十条:
1.有威信,教师学生信服
2.了解当代师生的思想状况
3.善于任人所长
4.坚持原则,以身作则
5.为人正直,办事公道
6.严格要求,赏罚分明
7.认真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
8.工作效率高
9.注意及时更新知识
10.办学有特色
要做到这10条,确实不容易,校长毕竟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而师生的期望是无限的,事业的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
校长难当,需要有自己的教育坚守。
我们国家近几十年的学校发展经验表明:教育不要去赶潮流,不要去搞大跃进,不要去搞大折腾。要从我们中国文化的基础出发,从学校的校情出发,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从为国育才出发,发扬优良的传统,在传统中创新。
教育是传承,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人。教育是有关全人类的大事,当然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不是全盘西化;同时也不能因循守旧,沿袭陈法。从孔子开始,中国人办学几千年了,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理当要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校长“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不能搞大起大落的炒作。
四、校长的魅力在智慧中绽放
1.服务模式。管理即服务,服务即为民;
2.培养模式。管理即教育,教育即培养。
3.决策模式。管理即决策,决策即选择;
4.协调模式。管理即组织,组织即协调。
校长管理学校,既有服务模式、培养模式,又有决策模式、协调模式。校长要善于灵活使用这四种管理学校的基本模式,用管理的智慧促进学校更好发展。
1、校长要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继承中创新。
校长对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要提倡多样化。微观的教学,中国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确要:“启发教学”、“知行合一”、“学思结合”、“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等。校长要敢于拒绝“一刀切”,拒绝形式主义,拒绝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学校里有多种“以学科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有“非学科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例如,“主题探究”、“项目实践”、“现场实习”、“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等等。各种教学模式的比例,因教师水平、学生程度、社会需要,学校的选择要灵活有度。教育需要技术,但不仅仅是技术。技术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重要的!IT、AI、ML必然要进入学校,人机结合能够大大提高教育效率;但IT、AI、ML不可能废除学校、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学校教育学是科学,是哲学,是技术,是艺术,是学术,是传播,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学校教育是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水平,包括提升人的智能,而不是仅仅提升“机器人”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
2、校长要敬重自然、遵循自然、寻找教育的本质规律。
老子的《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影响了全世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只有一个原理:遵循自然!或说:适应自然。我们的教育应当是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思维!教育必须将科学,哲学,技术,艺术,学术,传播,等等整合在一起。知道这个道理,校长就有理论根据的认识和抵制错误的思潮、时髦的思潮、耸人听闻的思潮。科学家在研究“人工智能”。学校教育是应用“人工智能”的成果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老子的《道德经》强调“无为而治”,又要“无为而无不为”;“上善若水”,“为而不争”。理解《道德经》的这些辩证法原理,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仁者爱人”“学思结合”“和而不同”。《中庸》提出深度学习的方法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大成智慧。
3、校长要对学校的历史负责,传承创新,构建文化。
现在,每一个学校,都应当把在校学生与毕业学生的年度数据,保存下来,提供校友搜索,学校要定期进行统计研究,寻找育人的本质规律。这对学校发展是很重要的。这一数据,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出生地点、父亲姓名、母亲姓名、健康状况、学年成绩、兴趣爱好、品德自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家长的评价、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学生最喜欢的同学、学生给学校的建议、学生来自哪所学校?学生考入哪所学校?大学毕业的学校、工作情况简介、最大的成就和贡献等等。学校应有历史,要记录历史,历史是一本教科书,让历史说话,让学校生成优秀的文化载入学校的历史,让学校历史成为一种厚重的文化,让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一个人生活100年,时间有限,但知识无穷。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师的教育模式,必须是多样化!真正的多样化!包括信息化、智能化等等。教育模式只有多样化,才可能使教育做到精益求精。辩证法告诉我们:教育要在适应的基础上有超越,在变化的基础上找不变,在多样的基础上又寻求统一。
钱学森说“集大成,得智慧”。我们都要领会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校长的智慧来自时代的使命担当、终身的大量阅读、科学的人本精神、持续的实践探索、不懈的反思研究、勇敢的创新超越、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的独特智慧。校长的魅力也必将在担当与智慧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