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魏书生:我一直努力做三件事

来源:启点学 2023-10-20

就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努力做三件事:一、看多家之言;二、坚持写日记;三、坚持写文章。

 

看多家之言

 

我总觉得,教书的人自己要多看书,要看多家之言,才能融会贯通,才能领会到理论的精神实质。

 

我刚教书的时候,便听说有个叫凯洛夫的苏联人,提倡“三段”、“五环”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很多老师说,只有符合凯洛夫“五六环节”要求的课才是好课。后来又看了赞科夫“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看了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再看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儿童中心”的理论,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再看了捷克、法国、英国、瑞士等国教育家的主张和咱们中国自己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朱熹、梁启超、陶行知、叶圣陶的教育理论,才明白凯洛夫只是诸多国家中的一个国家——苏联诸多教育家中的一位教育理论家。

 

这样想来,就明确了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使上千万中小学教师都非以凯洛夫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不可。看得多了,就理解了各家各派的理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的责任在于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吸收各家理论的长处。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我的长处,一定要注意以我为主,以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为主;要用各家各派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这样学理论才有用途。如果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忘记了结合自己的实际而学理论,泯灭了自己的风格、个性、特长而躺在某一派理论的书本上,这样的学习就成为无用甚至是有害的学习了。

 

我常想,教师学理论有点像蜜蜂采花粉,叮在一朵花上绝不会酿出蜜来,需要在成千上万朵花上采集花粉,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才能酿出蜜来。教师呢,学了几家几派,甚至几十家几十派理论中合理的部分,并将之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应用于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个性与特长,那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一定能酿出甜甜的教学之蜜。

 

我还觉得教书,不一定只看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书籍,还应该看看其他学科的书籍,可能的话要尽量看一点教育以外的书籍。

 

这些年,尽管忙,但我仍努力坚持看《外国教育动态》《国外科技动态》《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辽宁教育》《普教研究》等杂志。除了看《教育学》《心理学》《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等教育书籍外,也挤时间看弗洛伊德、荣格、卡耐基、尼克松、戈尔巴乔夫等人的著作,看毛泽东的著作,也看《周易》《论语》《道德经》等。《袖珍西方名著手册》一书我买了一年多点,由于翻来覆去地看,已经像一本很破旧的书了。

 

 

看多家之言,要用去一部分时间,从形式上看影响工作。实际上,正因为看书,才看清了日常工作中有哪些是无效劳动,从而去掉它;因为看书,才学习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看书,才使教学管理更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坚持写日记

 

研究,就需要有素材,需要有第一手实践的事实与有关数据。素材、事实、数据都需要积累,而比较好的积累办法之一就是写日记。

 

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记两种日记。

 

—种是工作日记,每天做了什么工作,接待了哪些客人,开了什么会,到外地讲了什么课,做了什么事,每天必记。从1978年2月20日到中学教书那天起,—直记到今天,一天也不缺。

 

另一种日记我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天开始写。记叙、议论、抒情、抄写、说明相结合。写所思所感,写风土人情,写善良的学生,赞喜欢的书籍,颂感人的文章……

 

日记能帮我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人很奇怪,许多好的、成功的做法,不知不觉会忘了做,甚至记不起曾经做过。写了日记,经常翻一翻,能使我们达到昨天曾达到的高度。至于要搞教育科研,写文章,需总结回忆自己过去的有关情况,日记当然是最好的材料库了。

 

写日记还有利于研究自己、改变自己。很少有人写日记让自己狭隘、自私、消极、懶惰。神经正常的人一般都在日记中劝自己、鼓励自己,要宽厚、要助人、要积极、要勤奋。这发自内心的劝说和鼓励,同来自外界的劝说和鼓励相比,作用更大。经常这样劝说自己,自己就能更冷静、更清醒,更能宽厚助人、积极勤奋,更具科学头脑。

 

日记文体不限,可叙述,可论述,可描写,可抒情,亦可两者三者兼而有之。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以我手写我口、写我心。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用考虑润色词句,怎么高兴、怎么轻松就怎么写。

 

日记长短不限,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刚开始,写几句话,时间长了,能力强了,便增到三五百字。不过分约束自己,便觉得写日记是乐趣,不是负担。

每天有了什么新思想,恐它稍纵即逝,那就拿出笔来,将它记在左手腕上,晚间一整理就是一篇日记。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脑中常常突发奇想,闪出智慧的光芒,比自己平时想的要高明得多。倘不及时抓住,这一想法会立即逝去,时过境迁,再也不会忆起。为了超越自己,为了研究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人必须善于抓住这些灵感。

 

坚持写文章

 

看多家之言,提高了理论水平;写日记,积累了素材,这都仅仅是搞科研的准备工作。搞科研,主要的工作形式之一就是写文章。

 

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每位教师都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但有机会是一回事,有没有科研能力是另一回事。写文章就是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进行科研的有效途径。

 

大的远的不说,每天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级管理尽可以写成文章,写成调査报告、教学杂感、实验报告等等都行,如:《谈今日6节课的节奏》《数学课堂纪实》《语文课堂学生兴趣分类》《45分钟学生注意力变化》《不同性格学生自习课表现异同》《5分钟记忆力比赛结果分析》《男女同学自习课自制力比较》《课间操动作到位情況与学生性格的关系》《眼保健操乐曲与学生动作协调状况分析》《长跑过程中学生的耐力比较》……

 

 

单是一堂语文课,就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选材写成文章。如,学生因性别、性格、智力、体力、兴趣、爱好、基础的不同,在课堂上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均有不同,这就可以分别写出几十篇文章。总之,不是生活中缺少科研内容,常常是我们自己缺少发现科研内容的能力。

 

常有人以为,写是输出,输出是有资历、有经验、水平高的人做的事。青年人写文章,常被无知的人讥笑为:吃了一把草,便想挤出两杯奶;自身只有一杯水,却想往外倒一桶。我总认为,写作既是输出,也是输入。

 

因为要写,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常就要先看别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识的。比如我写《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要先看教育理论家对这一问题是怎么谈的,有哪几派不同的观点,还要看富有经验的老师和前辈是怎样做的,我和人家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显然这样学习理论与经验,比平时随意翻翻,吸收与消化的结果都要强得多。

 

写文章又是输入实践经验的一种方式。人平时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往往不够强。如果写《谈培养学生的效率感》这篇文章,那么这个学期就会制订出一系列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效率感的计划、措施。这个学期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就明确得多。实践一个学期后,按提纲写文章,总结本学期的得失利弊,边写边明确了下个学期的措施、计划。这样,下个学期的实践效果一定会好于本学期。坚持写文章确实有助于输入教学能力,绝不像有人认为的那样,会将原有的教学能力也输出了。

 

刚开始写时,最好选题要小一些,这样便于驾驭。刚开始就写大题目,如“当今世界”“谈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等等,往往有害无益。

 

刚开始写时,不要想尽善尽美、一鸣惊人,而要有不怕“一鸣烦人”的精神准备。文章写出来了,许多人会进行批评,我们把这些批评意见中合理的成分吸收过来再写,自己的水平也就逐渐提高了。

 

刚开始写时,不可急于发表,也不能发表就写,不能发表就不写。写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就算一辈子写了数百篇都没发表,但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学效率提高了,不是最大的收获吗?

 

来源 | 《基础教育》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