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育融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高质量”,这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二个是“五育融合”,这是我们团队这些年一直在研究的。在我看来,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五育融合,都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趋势、前沿。
01
为什么是“五育融合”
我认为“五育融合”的提出是为了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是被需要而生的。
第一是国家需要,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参加了很多学校的“十四五”规划的研制、研讨和论证,收获很大。每所学校所规划的视野格局、切入点、角度和策略都不一样,非常丰富。
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校在规划中明确写道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说明这份纲领性的文件是很重要的,在中国教育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引领作用,但是2020年这份文件就到期了。
那么,现在学校做的规划,要依据什么文件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文件中提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近两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其实是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不同领域、不同专题上的具体化。
第二是满足育人需要,要育好人,育出理想的人,一定要通过“五育融合”的方式。
第三是满足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很多的路径,但是“五育融合”是不容忽视的,是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大路径。
02
如何理解“五育融合”
(一)“五育融合”从哪里来
第一,从历史中来。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首次表达了作为“教育方针”的“五育并举”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因此历史的源头在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文章中。
第二,从政策文件中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强调“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以此“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第三,从现实中来。“五育融合”提出来后,在学界有很多的争议、争论,这很正常。同一个概念,大家的理解会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人认为“五育融合”是个伪命题,因为“五育”本来就是“融合”的,本来就如此,这个观点我能理解。但是,经过仔细推敲,这是一种应然状态,“五育”是本来就在一起的,是不应该分离的。应然是理想状态,实然是现实,理想和现实常常是有很大距离的。为什么要教育改革?就是要针对新的问题进行改革,改成理想的教育。
说到实然,现实的状态是什么呢?
第一是,“五育分离”或“五育割裂”的“现代问题”,表现为“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导致“片面发展”、“片面育人”,远离了“全面发展”、“全面育人”这一教育宗旨。
因此,为什么要“五育融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变成应然的理想的状态。
第二个是“融合”本身,有两种融合。第一个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融合,一个人的成长中本来就有五育在成长中渗透的,是天然、自然的五育融合。还有一个是要策划、设计的,通过课程、教学、预先的目标,通过课程教学的实施,从而融合。
教育需要计划、设计,不能只是依托于纯自然的融合。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融合,就是通过人为的介入,通过努力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的五育融合。
第四,从国际中来,在世界经合组织(OECD)确立的当代亟需的“核心素养”中,蕴含了“五育”特性。
例如,“交互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的能力、交互使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交互使用技术的能力”,其实质是“智育”和“劳动教育”;
又如,“在异质群体中有效互动的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合作能力”、“管理并化解冲突的能力”等,则融合了“德育”、“智育”和“美育”;
再如,“自主行动能力”:“适应宏大情境的行动能力”;“形成并执行人生规划和个人项目的能力”;“维护权利、兴趣、范围和需要的能力”等,体现的是“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的兼容。
另外,欧盟(EU)于2000年提出了“新基本能力”的概念,2002年又提出了8项核心素养,包括母语素养、外语素养、教学素养和基本科技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交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等,不仅是整体涵盖,更是综合融通了“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内容。
(二)“五育融合”是什么
第一,“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假设”。很多的理念、理论的背后都是有假设的。经济理论的背后有两大假设奠基了所有经济学的理论,资源是稀缺的,人性是自私的,没有这两个假设就没有经济学。那么,教育学的假设是什么?教育和教学的前提是奠基于阿尔巴特的一句话:人具有可塑性,人的成长就有可能性。如果人不具有可塑性,人没有可能性就没有教育了。
同样,五育融合蕴涵了“育人假设”。它预设人的成长发展,不仅是“全面发展”,更是“融合发展”。所有教育活动对人产生的育人成效,很难截然分离为这是“德育”,那是“智育”、“体育”,或者,“美育”仅在这里体现,“劳育”只在那里浮现……如果将“五育”视为教育的五种“可能”,那就意味着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同时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的可能性。
第二,“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阶段”,是一个发展的阶段。首先是五育并举的阶段,“五育并举”强调的是“德智体美劳”都“缺一不可”,是对教育的整体性或完整性的倡导;
第二个是五育贯通的阶段,“五育融合”则着重于实践方式或落实方式,致力于在贯通融合中实现“五育并举”;
然后是五育共生的阶段,追求的五育共生共长的最高境界。在根子上,传统育人方式的弊端,就在于“五育没有并举”、“五育不够贯通”,因而“五育没有共生”。
第三,“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实践”。“并”与“融”的差异在于:“并举”之“并”更多具有“名词”或“副词”的特性,“融合”之“融”,主要是“动词”,它意味着“行动”和“实践”。
第四,“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五育融合”蕴含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或育人理念,即“融合理念”,它与“融合实践”一样,直指以往制约“育人质量”提升的主要瓶颈和难题:各育之间的相互割裂、对立,甚至相互矛盾。
它带来的不是相互分离、割裂的“德育论”、“智育论”、“体育论”、“美育论”和“劳育论”,而是“五育融合论”。这是五育融合以后,带给德育研究的新的发展方向,在关联、融通五育的意义上,探讨新时代的德育的发展。
第五,“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思维”。“五育融合”体现的是系统思维,包含了“有机关联式思维”、“整体融通式思维”、“综合渗透式思维”等。
传统教育之所以存在不够“融合”的顽疾,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点状”、“割裂”、“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等,从而导致各种教育之力的相互抵消、相互排斥,无法形成“教育合力”,难以产生“系统教育力”。
第六,“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能力”。对于学生、教师和校长,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我有一个观点,所有理想的政策、美好的教育理念,必须化为育人能力,变为能力,这些政策和理念才能长到人的身上,长到校长身上、长到学生身上、长到教师身上,如果长不到这些人的身上,理念、政策再美好,也可能会落空。
应该如何形成能力呢?在学生那里,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学习能力”:今后的学习,不仅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人机交互式”学习,也是“五育融合式”学习,形成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学习兴趣、意识、方法、能力与习惯;
在教师那里,“新能力”昭示着:要有“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综合性的“五育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
在教师那里,“新能力”昭示着:要有“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综合性的“五育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
03
如何通过“五育融合”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除了解决“办学条件”、“动力体系”等约束条件的问题之外,在推动过程中,要有七个“突出”:
其一,突出“整体”。核心要点是围绕“五育融合”和“全面培养体系”的关系,进行整体设计,整体实施和整体评价。所谓“整体”,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加法思维”,避免将各育进行简单叠加,转而在整体的框架内,在五育相互关联的层面上,全面思考并整体设计各育的具体实施。其中,整体评价是“关键中的关键”。
其二,突出“融合”。核心要点是这里的融合,不是“五育融合”之“融合”,而是为了推动基于“五育融合”基础教育治理新体系构建所需要的“融合”。具体包括:发展目标上的“公平与质量的融合”,走向“优质均衡”;社会不同教育主体上的“家校融合”,还有各种教育力,如“社会教育力、学校教育力和家庭教育力的三力融合”;不同教育空间、场域和媒介,如“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
其三,突出“过程”。核心要点是“五育融合”能否成功推动基础教育治理新体系的构建,达成公平而有质量的目标,“融合过程的高质量”是重中之重。当发展目标确立之后,接下来的关注焦点,将转移到“高质量的实施过程”和“高质量的融合过程”。它将同步带动“评价对象”的重大转向:以“五育融合过程”为对象的评价,成为基础教育治理新体系的评价重心。
其四,突出“机制”。核心要点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五育融合”,最终都要凭借“机制”来落地生根,尤其是基于五育的“融合机制”。它要回答并解决三个操作性问题:
第一是建立基于“五育融合”的“工作系统”。对“什么与什么融合”、“谁与谁融合”、“在哪里融合”等具体问题作出明晰回答。例如,“五育融合”的发生地,至少包括教育内部系统(如在学校发生的“五育融合”)、教育外部系统(如在社区出现的“五育融合”)和教育内外的联合系统(如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推进的“五育融合”)。
第二是促成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联和相互作用。它解决的是“谁与谁如何融合”的问题。这种相互作用:体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展现出宏观设计如何为微观运作创造条件,中观运行如何联通宏观和微观等;显现为教育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内外联合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五育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牵一育动四育”的连带效应。这种体现“互动关联”的“融合机制”,究其根本,是“过程机制”。
第三是探索基于“五育融合”的育人质量评价新机制。首先建立的是体现“五育融合”的评价新标准,包括区域评价标准、学校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和教师评价标准等。
这一新机制需要破解三大评价之难:
一是整体评价之难,如何改变“孤立方式”,即孤立评价“德育成效”“智育成效”“体育成效”“美育成效”和“劳育成效”,或者“叠加方式”,将“各育”评价体系叠加之后,变成所谓“融合评价”,转而以“五育并举度”或“五育融合度”为评价单位,进行“整体评价”?
二是融合评价之难,如何以“融合”为评价对象,“融合”的标准何在?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五育融合”了?
三是操作转化之难,如何让“整体评价”和“融合评价”,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机制来落地转化,化虚为实?
其五,突出“主体”。核心要点是五育融合的实现,三类主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和“教师”。
以“教育局长”为代表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是否具备基于“五育融合”和“全面培养体系”下的大格局、大思路,是否善于围绕“五育融合”,进行区域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对于“校长”而言,则是能否建立适应“五育融合”要求的学校治理体系,形成体现和渗透“五育融合”的学校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包括重组学校内部的组织体制架构,重建学校课程机制、教研机制、家校合作机制等,创造生成能够实现并满足“五育融合”目标、要求与需要的新的学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
在“教师”那里,一旦“五育融合”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新常态,作为承担“五育融合”的主要责任人,教师自身有没有“五育融合”的融合意识、融合勇气、融合能力和融合习惯,能否在“立德树人”这一大基本功下,形成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
如同信息时代教师要有数字化胜任力,混融教学需要教师有混融教学胜任力一样,走向“五育融合”的新时代,教师需要有“五育融合胜任力”。这些对于“教育主体”或“教育人”的领导挑战、管理挑战和教学挑战,预示着另一场重大转型或转向的到来: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将全面转向“五育融合”。
其六,突出“实验”。核心要点是以“五育融合”为根基的“基础教育质量新体系建构”,面临太多需要应对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们无法通过思辨、推理和想象而来,只能通过大量艰苦的具体融合实验来摸索成型。
亟需 “五育融合”为对象,展开持续深入的“实验研究”。努力改变传统局限于思辨研究的痼疾,充分发挥实验应具有的“描述”、“解释”、“预测”、“干预”和“运用”等多种功能, 探索自然科学实验、文科实验与教育实验等三种实验路径,在“五育融合”实验中的融通整合,在跨学科协作实验中,探究“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等。
通过持续实验,为修复不利于“五育融合”教育不良生态的治理改进提出科学的干预策略;为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教育政策提供“来自实验”的实证研究基础;为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出自实验”的具体方案和路径。
在实验推进过程中,可通过区域实验、学校实验、教学实验和班级实验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实验,展开不同路径的创新实验,包括:“以德带全”的新德育实验;“以智带全”的新智育实验等“以体带全”的新体育实验;“以美带全”的新美育实验;“以劳带全”的新劳动实验。
通过实验,整体研究大、中、小学之间不同学段、不同教育治理生态场域的“五育融合”衔接方式,并在实验全程中广泛搜集多种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各个层面的“五育融合实践”提供大数据支撑。
其七,突出“课堂”。核心要点是探索“五育融合课堂”的模样。这是我和我们团队最近特别关心和聚焦的课题,如何让“五育融合”进课堂。
首先,教学设计的样子应该是什么?如果带着“五育融合”的眼光来解读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最近我们在做“五育融合”的教案设计讨论,达成了一个共识,“五育融合”的教案首先要从哪里开始呢?需要去挖掘教学内容中五育的元素,一堂课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体现在什么样的方面。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金山区的一所学校听了一节美术课,主题为“故土情怀”,是篆刻家乡的一堂美术课。这堂课将上课本土化资源、技术课程融入到教学中。我们在评课的过程中,一起挖掘了这堂课的五育融合的元素体现在哪里。
有小德,还有大德,小德就是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对家乡文化产生热爱、认同、自行,大德体现在课堂中讲到的“金石气”,它的背后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自觉。
智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课堂中让学生比较篆刻刀法、流派,这背后就是对学生智育思维的渗透和培育,学生需要有所依据的思考和表达。感悟刀法之美、线条之美,小小篆刻里的方寸之美。
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劳动成果,培养劳动态度、习惯的培养。体育就体现在篆刻中的毅力。当时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在篆刻的时候,很多木屑会冒出来,老师会特别提醒学生木屑冒出来不要吹,吹了以后会吸进口里,到了肺里会损害身体,这里还有了健康教育。小小的篆刻,有了非常丰富的五育内涵。
第二步就是要想办法将这些融合起来,通过情境、故事,不同的载体进行融合。
之前我还听过北京的一位数学老师的一节课,课上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关于牙膏。美国有一家公司开会,讨论如何解决牙膏销量逐年下降的问题。有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方案,把牙膏的口径扩大一毫米,后来销量提升了32%的故事。那么作为数学老师如何在这个案例中渗透德育呢?
把牙膏的口径扩大一毫米,是一个商业的逻辑、经济的头脑,但是从德育角度怎么看呢?这位老师就引入了全国人大代表的一个提案,从中发现我国生产的牙膏普遍都是将口径扩大一倍,如果缩小一毫米的话,牙膏的使用量会减少75%左右。由此引申出来了“俭以养德”这样的道理,就生发出了德育,不仅仅是卖牙膏的问题,这样就将德育和智育很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
那么,教学过程的样子是什么呢?这就要思考五育融合以后,教学过程的展开逻辑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五育融合的理念的教学过程的逻辑又会有什么不同呢。还有教学反思的样子,带着五育融合的视角让老师说课反思课堂,哪些部分进行了融合,哪些部分融合的还不够到位。
我认为,五育融合的课堂不一定要追求面面俱到,但是无论如何融合,都不能少了德育,德育无处不在,可以渗透在每一个教学内容中。
这些都触及到了五大困境难题,日常怎么办,学科怎么办,评价怎么办,教师怎么办,校长怎么办。真正在日常的德育改革中,教育教学中,课程改革中,发挥只有五育融合才能发挥的作用,只有五育融合走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我认为,“五育融合”是新时代的一场重大探索和伟大实验,需要不同教育主体的融合努力、融合实践。尤其是“以德带全”,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这是五育融合追求的目标、魂魄之所在。期待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来源 | 教育思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