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下学期高二期末测验化学试卷
下列能源转化过程中,污染较大的是
A.风能发电 | B.燃煤发电 | C.地热能发电 | D.太阳能发电 |
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集中处理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
A.回收石墨电极 | B.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
C.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 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 | B.的溶解度S |
C.化学平衡常数K | D.水的离子积常数 |
下列溶液,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①溶液 ②溶液
③溶液 ④溶液
A.①②④③ | B.②①④③ | C.③④①② | D.④③②① |
已知2H2(g)+O2(g)= 2H2O(l) ΔH=-569.6 kJ·mol-1, 2H2O(g)= 2H2(g)+O2(g) ΔH=+482.1 kJ·mol-1。现有1 g液态H2O,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是
A.2.43 kJ | B.4.86 kJ | C.43.8 kJ | D.87.5 kJ |
已知在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变为橙色的是
(橙色) (黄色)
A.氨水 | B.硫酸 | C. | D.水 |
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
B.醋酸使碳酸钙溶解: |
C.草酸溶液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
D.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 |
下列有关金属铁的腐蚀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后易发生析氢腐蚀、炒锅存留盐液时易发生吸氧腐蚀 |
B.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后者更易被腐蚀 |
C.铁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 |
D.将钢管与铜管一起堆放时可保护钢管少受腐蚀 |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流向锌 |
C.负极有O2逸出 | D.铜上有H2逸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时, 1LpH=6的水溶液,含离子 |
B.含10.6gNa2CO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等于 |
C.VLamol/LFeCl3溶液中,若Fe3+离子数目为1mol,则Cl-离子数目大于3mol。 |
D.电解精炼粗铜时,每转移电子,阳极上溶解的原子数必为 |
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B.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解均不变 |
C.负极反应: |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 |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 |
B.室温下,的盐酸中:、、、 |
C.含有的溶液中:、、、 |
D.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 |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氧化反应 |
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增大,不变 |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不变 |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逆向移动,降低 |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
在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的一元酸溶液稀释到,若溶液的,则此酸为弱酸 |
B.将盐酸稀释到,得到的盐酸 |
C.用的盐酸分别中和溶液和氨水,消耗盐酸的体积大 |
D.的盐酸与的硫酸比较,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分别得到单质和Cl2 |
B.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C.溶液和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 |
D.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达到平衡时,溶液中Br-浓度降低 |
大气污染问题已成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有人想利用2CO(g)+SO2(g)2 CO2 (g) +S (g) ΔH= +8.0 kJ·mol-1的反应来减少污染,使用新型催化剂加快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
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
关于图中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能验证AgCl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
B.装置②能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 |
C.装置③能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
D.装置④的X电极是负极,则能验证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
A、B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 ΔH<0。达到化学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20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缩小至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5 mol·L-1。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 x+y>z
C.B的转化率下降 D.C的体积分数减小
下列解释实际应用的原理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
B.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增强: |
C.向悬浊液中加入溶液: |
D.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溶液浑浊常加入少量稀盐酸Fe3++3H2OFe(OH)3+3H+, |
(6分)水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1)常温时,在稀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总是等于 。
(2)用“>”、“<”或“=”填空: 碱性溶液中,c(H+) c(OH-),在常温时pH 7。
(3)有下列几种溶液:
A.NH3·H2O | B.CH3COONa | C.NH4Cl | D.NaHSO4 |
常温下呈酸性的溶液有 (填序号)
用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表示这些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 I: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别进行编号为①、②、③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① |
0.1 |
0.1 |
pH=9 |
② |
c |
0.2 |
pH=7 |
③ |
0.2 |
0.1 |
pH<7 |
请回答:(1)根据①组实验情况,分析混合溶液的pH=9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
(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在该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填序号字母)________。
A.c(Na+)+c(H+)=c(OH-)+c(A-) B.c(Na+)=c(HA)+c(A-)
C.c(HA)+c(H+)=c(OH-) D.c(Na+)+c(H+)=c(OH-)+c(A-)+c(HA)
(2)②组情况表明,c __0.2mol·L-1(选填“>”、“<”或“=”)。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________c(Na+)(选填“>”、“<”或“=”)
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________NaA的水解程度(选填“>”、“<”或“=”),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室温下,若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是 。
(2)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
(3)c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关系为 。
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下图所示。
除去粗盐中的、和离子,加入下列沉淀剂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
A. B. C.
(2)将滤液的调至酸性除去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习惯上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业叫做氯碱工业。下图表示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装置,X、Y是石墨棒。实验开始时,在两边同时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请回答以下问题: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电解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分离出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气体,其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某同学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目的是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①通入氢气的电极为 (填“正极”或“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石墨电极为 (填“阳极”或“阴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在乙装置中滴入酚酞溶液,_ 区(填“铁极”或“石墨极”)的溶液先变红。
③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精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④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m 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 ;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 。
(8分) CO2是最重要温室气体,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具有重大意义。
(1)科学家用H2和CO2生产甲醇燃料。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25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从反应开始到3 min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CO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A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H2 B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
C 缩小容器的容积 D 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在原容器中充入1 mol He 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2)科学家还利用氢气在一定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醇燃料,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ΔH=a kJ·mol-1,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该反应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K) CO2转化率/(%) n(H2)/n(CO2) |
500 |
600 |
700 |
800 |
1.5 |
45 |
33 |
20 |
12 |
2 |
60 |
43 |
28 |
15 |
3 |
83 |
62 |
37 |
22 |
①上述反应的a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恒温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固体催化剂,则该反应的反应热a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在一定温度下,增大的值,CO2转化率_________,生成乙醇的物质的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某同学模拟工业“折点加氯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原理,进行如下研究。
装置(气密性良好,试剂已添加) |
操作 |
现象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浓氨水 |
ⅰ.C中气体颜色变浅 ⅱ.稍后,C中出现白烟并逐渐增多 |
(1)浓氨水分解可以制氨气,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平衡移动 的角度分析NaOH固体在氨水分解中的作用 。
(2)现象ⅰ,C中发生的反应为:2NH3(g)+3Cl2(g)= N2(g)+6HCl(g) H=—456 kJ·mol-1
已知:
①NH3的电子式是 。
②断开1mol H-N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
(3)现象ⅱ中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避免生成白烟,该学生设计了下图装置以完成Cl2和NH3的反应。
若该装置能实现设计目标,则①石墨b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石墨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