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三模地理试卷
目前,城市居民的非机动出行方式备受社会关注。下表为工作日居民总出行距离、出
行频率以及机动出行概率的社区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注:机动出行概率=机动出行次数/出行频率xl00%。
工作日期间,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最多的碳排放量应来自
A.胡同社区 B.新建商品房社区
C-单位社区 D.政策性住房社区
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化应
A.积极发展家庭轿车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C鼓励兴建职住分散型社区 D.加强车辆分类管制
下图为我国不同行业国民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敏感性排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
B.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 |
C.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零售业 |
D.金融业、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 |
当我国南方降雨量显著增加,可能使北方以运煤为主的港口输煤量减少,这是由于
A.南方企业普遍有大量煤炭储备 |
B.南方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煤炭需求减少 |
C.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上升 |
D.进口煤炭增加,影响港口煤炭输出 |
图显示的是我国某科研机构利用某一网站,研究某省区6个月内用户发布的带有地理位置的微博(1千万条)统计单位网格微博数量(图中白色斑块大的区域,表示数量大)。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量化图可以反映出,该省区
A.流动人口的流向 | B.居民活动的强度 |
C.道路交通的格局 | D.湿地的空间分布 |
被抽样研究的省区应是
A.福建省 | B.浙江省 |
C.江苏省 | D.安徽省 |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及无流区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无流区的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 | B.梯田 |
C.沙漠 | D.盐沼 |
图中所示时令河的丰水期主要出现在
A.12月至次年l、2月 | B.3、4、5月 |
C.6、7、8月 | D.9、10、ll月 |
秋分日,某记者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晚霞中降落在甲岛。甲岛屿附近海域的渔场,早在1534年发现时,曾称为“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基本枯竭。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甲岛附近渔场鳕鱼资源基本枯竭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增强 |
B.多年的过度捕捞 |
C.被污染的圣劳伦斯河河水流入 |
D.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减弱 |
当记者乘坐的飞机降落时刻,有可能朝霞满天的地方是
A.马达加斯加岛 | B.新西兰南岛 |
C.台湾岛 | D.夏威夷群岛 |
覆盖在甲岛上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落叶阔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低矮灌木 | D.针叶林 |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省区的石灰岩分布面积约占各类岩石出露总面积的60%以上。目前,该省在既要赶又要转的发展思路下,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其农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过,在该省区的局部区域(M)中已延续上千年的“稻鱼鸭”农业生产方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读图7指出该省区的简称,推测该省区大部分地区冬季日照不足的自然原因。
(2)结合图7从地表形态角度,说明自然条件对该省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结合图8概述该省M地区“稻鱼鸭”农业生产方式的显著特点。
(22分)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1 1月7日“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执行“一船三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泰山站)航行计划。……l2月19日,完成中山站卸货任务后的“雪龙”船再次起航,开始了首次环南极大陆航行。途中停靠弗里曼特尔港、乌斯怀亚港补给。……
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雪白的南极冰原上,我国在南极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举行了开站仪式。…
某中学地理信息小组的同学,对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活动十分关注,搜集相关信息、绘制航行路线简图,在此过程中也生成了一些问题,有待与同学们一起交流研讨。
(1)科考队员在泰山站举行开站仪式时,当地的时间大致为多少?在45天的整个建站施工过程中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怎样变化的?
(2)“雪龙”船环南极大陆航行,为何选择顺时针的航行线?在航行期间科考船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3)途中补给停靠的弗里曼特尔港和乌斯怀亚港所在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征?
(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一些传统民居备受青睐。这些民居建筑结构,往往体现了当地的环境特点与地域文化。读西南某河谷地带的民居(碉楼)示意图,回答闻题。
(1)简要说明图示碉楼二层用于生活和居家的原因。
(2)简述为保护该旅游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某国家分布图,依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1)推断该国重点防范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推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