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初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个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植物叶片的表皮属于组织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人体的心脏属于器官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蛇→青蛙→昆虫→草 D.草→鼠→蛇→鹰→细菌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以及接种卡介苗的目的分别是(   )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抗原、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媒体连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大家都在问“我们还能吃什么?”。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出含“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
B.受污染的新鲜蔬菜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C.蔬菜和水果难免喷洒过农药,我们应该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皮后食用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应尽可能少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
C.分类的等级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D.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
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D.新生儿的吮吸动作是简单(或非条件)反射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可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②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④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人体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均为一条
B.卵细胞中一定有一条X染色体
C.精子中一定有一条Y染色体
D.受精卵中有23对染色体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所示为银杏、鲫鱼、酵母菌、乳酸菌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其中“√代表有”,“×”代表无。下列选项中属于酵母菌的结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运用,正确的是(   )

A.冷藏的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B.白酒的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A.杀虫剂使用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
B.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
C.杀虫剂使用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D.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四种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肺呼吸
B.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C.青蛙的生殖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
D.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保证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由遗传因素决定
B.猫捉老鼠、黄牛耕地均属于先天性行为
C.动物的行为常常和动物的运动无关
D.孔雀开屏属于学习行为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意图。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或直接用蚕沙喂鱼,用塘泥施肥。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桑树、蚕和鱼的细胞内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蚕和鱼的生殖方式都是(填“有性”或“无性”) _________生殖。
(2)蚕丝被轻且保暖,是人们喜爱的床上用品,蚕丝是蚕发育到_________阶段形成的。
(3)在制作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在该生蚕和鱼态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__。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__________(填“强”或“弱”)。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列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将图一所示的植物经黑暗处理后,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分别将装置甲和乙内的叶片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__________加热,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内的叶片。
(2)根据图一中甲、乙两组实验可得出结论: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___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的含量。
(3)图二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A”或“B”)。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__________(填“高”或“低”),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农科院科学家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食用者的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水稻种子的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中;糖尿病患者的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往往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
(2)“优糖米”能否维持血糖水平?请你尝试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探究步骤:①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近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20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②甲组饲喂“优糖米”,乙组饲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一小时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若甲组和乙组大鼠的血糖含量相当且较高,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组大鼠的血糖含量稳定而乙组大鼠的血糖含量较高,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江西省宜春市初三生物模拟卷(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