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免疫细胞的识别等过程,血液中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B.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具有免疫作用的功能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观察线粒体分布实验中,使用健那绿染色,细胞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活性
B.“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提取滤液中的色素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分布的实验,将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后进行染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4条
B.基因A在1上,则在3的相同位置可能是基因A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若1为Y染色体,则2为X染色体
D.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的害虫的比例,B点比A点高
B.若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乙图中的结构,则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
C.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C.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种群越容易遭环境的淘汰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1)已知小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用某亲本与晚熟不抗干热小麦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用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是________。
Ⅱ.将一只突变型桑蚕(雄性)与一只野生型桑蚕(雌性)交配,得到的F1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 2:1,且雄性与雌性个体数之比也为2:1。这一结果显示,有可能某种配子或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是致死的。(桑蚕ZZ为雄性,ZW为雌性,涉及的基因用B、b表示)。
(1)此突变基因是   性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此突变基因是导致  性个体突变致死。
(3)请用遗传学图解进行解释说明。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abl位于9号染色体上,表达量极低,不会诱发癌变。在慢性骨髓瘤病人细胞中,该基因却被转移到第22号染色体上,与bcr基因相融合。发生重排后,基因内部结构不受影响,但表达量大为提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发生癌变。下图一表示这种细胞癌变的机理,图二表示基因表达的某一环节,据图回答:

(1)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表面的          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当细胞发生癌变后在机体中将成为              
(2)图二示图一中的[   ]          过程,其场所是[    ]          。由图二可见,缬氨酸的密码子是          ,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                    
(3)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易导致细胞癌变请举出两例: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 “乙肝两对半”):

序号
检测对象
中文名称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1
HBsAg
表面抗原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2
HBsAb
表面抗体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3
HBeAg
E抗原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4
HBeAb
E抗体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5
HBcAb
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表示乙肝病毒在复制

(1)人体产生HBsAb和 HBeAb的细胞是              ,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2)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可能是_                 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
(3)早期的乙肝疫苗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的DNA很难彻底分离,因此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
2005年,由青岛培育的3只转基因羊每年所产羊奶中所含的乙肝表面抗原蛋白,足以用生产2000万份乙肝疫苗。培育转基因羊常用的受体细胞是              ,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                

来源:2014届福建三明三校高三下期联考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