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2练习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抚/养 家/园春 噬/罪深重
B.伏/愈按/百如/穷乡
C.弱/湲戏/淋淋宿营/兴夜寐
D.蹰/汤辣/梁山/语箴言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2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两种大相径庭的人生,有的成为伟人,有的成为罪人。也许没有一个人在为官之初就想祸国殃民,他们几乎都是雄心勃勃,想做一番为国利民的大事业。然而,人生的种种物质利益的诱惑,往往使这些人背叛了信仰和理想。这些为数不多的反面角色,给后人带来了警示。在人生的分水岭上,何去何从,可不能无足轻重啊!

A.大相径庭 B.雄心勃勃
C.何去何从 D.无足轻重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2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被称为“最美富二代”的周江疆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两次冲入火海救人,最终救出楼内10名员工成功脱险,自己却不幸遇难。
B.据中国政府网公布,我国将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救助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在中国境内的患者。
C.民政部最近提出,要鼓励生态安葬、鼓励经营性公墓、开辟生态公益墓区、提供免费或者低价骨灰安葬,引导群众摒弃硬质墓穴和墓志等。
D.法国《89街》的一篇文章说,虽然莫言是中国的官方作家,但他的创作是自由的,他的作品内容是丰富的,作品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是理所当然的。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2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
②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
③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媒介是语言
④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的头脑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
⑤这靠的是什么?就是读者的联想。
⑥这些声音符号本身没有形象

A.③①②⑥④⑤ B.③④⑤⑥②①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⑤⑥③②④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2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从四个方面概括造成北京市此次重污染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0个字。(6分)
2013年2月9日到13日,北京市空气质量连续四天污染级别处于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水平。工业燃煤、机动车燃油、扬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加之,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量大、集中,尤其是除夕到初一早晨,夜间虽看不到烟尘,但烟尘一度加剧。本市区地面风速减小,湿度相对加大,污染物持续积累,很难及时消解。近期,本市西南部、东南部、南部的周边地区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城区,特别是北部地区,大范围内污染物的输送,使本地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客观上加重了本地区的污染水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2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表述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请就下面新闻中画线的“生态文明”一词进行点评。(60字以内)(6分)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2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科学的非科学功能
吴以义
①如果我问一位学生,任何一位,科学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大概都会得到一种颇为不屑的微笑。出于对我的无知和年龄的怜悯,他们大概会给我稍作解释: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手机电脑,我们吃的抗菌素和害虫吃的农药,都是科学给我们生活带来幸福的显例。但是如果我反驳说你的例子都是技术成果,而你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似乎在历史上和在定义上都缺乏根据,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这是把每一个女人都叫妈妈,你的自以为是的信心可能会稍许减退。让我们来做一个稍微细致一些的考察。
②从历史上说,现代科学起源于16世纪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日心说的确立常被用来标志这一历史进程。这一件大家都说是很伟大的事究竟有什么伟大呢?平心而论,是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福尔摩斯就不知道谁绕谁转,不仍旧是比苏格兰场高明不知多少的大侦探吗?
③至于技术的发明,倒是给社会带来了可以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常常被用来标记产业革命的蒸汽机,它的发明和当时的科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事实上,关于热机的理论研究,还要再过六七十年才出现。
④如果我们把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的理解,而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那么我们会看到,在历史上,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粗略地说,直到一两百年前才真正出现。而且所谓的“密切联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需要另外的细致说明。说实在的,给我们带来留声机、电灯泡的爱迪生到底能不能解麦克斯韦方程式,我们还真的说不上来呢。
⑤那么,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科学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构建我们厕身其间的宇宙的图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它的成果,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并不常常导致直接的物质利益。但是我们人之作为人,应当也不止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果仅仅满足于饱食、暖衣、逸居,于禽兽亦不远。
⑥我们想要了解、进而理解我们厕身其间的环境。在这种对理解的追求中,我们发展了后来被称为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从观察到假说,到推理,到验证。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牛顿力学再到这一图景的最终确立,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理性有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理性的最终权威也由此确立。正是科学发展了现代思维方式:一种从现象出发,以理性为指导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后的两三百年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屡战屡胜,屡试不爽。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模式,作为科学革命在科学领域之外的一个直接后续事件,启蒙运动把人类的认识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⑦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642年伽利略死牛顿生,正值科学发展之初,崇祯皇帝正和李自成酣战中原,没人在乎地球绕太阳转还是太阳绕地球转;到了1879年麦克斯韦死爱因斯坦生,同治光绪时期的士人看见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是已经充分发展起来的技术。和深藏不露的科学精神恰成对比的技术,这种物化了的力量,所向披靡,而国人穷于应付。作为技术的基础和前导的、与之密切结合的科学,对于未经准备的中国知识界来说,竟成了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消化的外在。即使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先进分子,对于科学的这一层意义,尚觉隔膜,遑论当时仍把洋人视为异类的一般读书人了。
⑧我们可以在狭义上谈论科学,这是一种知识,这是一个体系——本文标题中的第二个“科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⑨但是科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判定的标准,一言以蔽之,一种理性的不可动摇的至上的权威,一种和现代化相匹配的文化。科学的这种功用,也就是本文标题中第一个“科学”的意义。从历史上看,这种功用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
(选自《科学》2012年第4期,有删改)
[注] ①苏格兰场:英国伦敦警察厅的代称。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科学和技术是对自然的直接利用,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
B.16世纪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不仅孕育了现代科学,而且影响了后来的启蒙运动。
C.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因为它们始终是密切联系并不断共同发展的。
D.人们对科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并没有仅停留在日常穿衣、吃饭、居住等物质利益方面。

E.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是一种物化的力量,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根据文意,下列例子能体现科学的非科学功能的一项是(3分)(  )

A.爱迪生经过大量的实验,发明留声机和电灯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世界带来了光明和欢乐。
B.霍金对广义相对论以及宇宙学的研究,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C.比尔·盖茨的微软操作系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快捷便利。
D.袁隆平利用遗传育种的理论培育出了高产的水稻品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⑦段写“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请根据文意分点作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2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