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中国

A.“礼崩乐坏”现象日趋严重 B.官学开始被私学取代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D.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下表判断厦门
古代厦门大事记

时间
发展沿革
3000多年前
厦门岛上始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唐宋时期
薛、陈两姓移民入岛,聚族而居,垦原为田。因出产水稻良种,所谓“嘉禾一茎数穗”,称为嘉未屿。设嘉禾里,隶属同安县。
明清时期
隶属同安县。明洪武年间,军队驻营厦门岛,称为“中左所”。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设立闽海关。

A.汉代时地位已经十分重要
B.唐宋时期农业获得发展
C.明清时期未受海禁政策影响
D.清初期已成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敌后”主要分布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建国初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

年份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合营
个体
其他
总额
1953
60.6
84.4
1.9
190.3
10.8
348.0
1956
156.9
172.8
96.1
23.4
11.8
461.0
1959
537.0
79.0
 
18.5
3.5
638.0

①社会生产与大众消费水平同步增长   ②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③公私合营促进了公有制规模扩大     ④私有制逐渐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多数人的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做出该决议的雅典城邦机构应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地主通常把土地长期出租,租约是长期的,因此他们也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这些土地贵族自然满腹牢骚。”这主要反映当时西欧

A.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B.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
C.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 D.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须由枢密院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该法案反映此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包括

A.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B.枢密院具有行政权
C.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D.国王“统而不治”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里有贵族的沙龙,战场的格杀,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逃,地主的庄园生活……构成了光怪陆离的社会万花筒,体现了作家的广博,使得作品气象万千。”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拜伦的《唐璜》
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D.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战结束后列宁立刻决定,推迟建立共产主义的尝试。”为此,布尔什维克党提出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贯彻对基本食品的国家垄断,严禁私人贸易”
C.“完成纳税义务以后的全部粮食,归土地耕作者自行支配”
D.“在较高的技术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改造”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美国政府通过《白银收购法案》,授权财政部在国内外市场收购白银。美国此举是为了

A.稳定物价,摆脱危机 B.解决经济“滞胀”
C.稳定国际贸易秩序 D.巩固金融霸主地位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史学家认为,一些小国、弱国的团结协作,使得1955年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华约组织成立
C.亚非国家开始联合反帝、反殖
D.不结盟运动兴起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图反映的币制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发生在“二战”后初期
B.是经济全球化开端时期的产物
C.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
D.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的表现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1700年间,中国的任何经验都适应传统学术和敏感性结构。……1601年,以博学多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甚至被允许进入北京的皇宫,但是基督教传教士只有在学习儒术的端庄外表举止后才能与宫廷学者来往。……当帝国在海外威力强大,国内一派太平、富庶、风调雨顺、人的举止端庄雠、按照儒家学说的原则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一当所有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时,为什么还需要任何人都更多地注意外国呢?
——引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晚清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认知的变化

时间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咸(丰)同(治)时代
旧式武器与运输
机械武器与运输
光绪时代
家族主义、专制政治、手工业
国家主义、立宪政治、机械工业

——摘编自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
材料三 关于侵略的方式,欧美一派贪图金钱,主张把中国变成经济的殖民地;东洋一派更贪图土地,所以又主张把中国变成政治的殖民地。至于中国内为帝国主义文化即西洋文化全面宣传的一派,则比前两派还进一步主张把中国变成文化的殖民地。前一派夺我们的市场,中一派夺我们的土地,后一派夺我们的精神。
——引自叶青《全盘西化?殖民地化?》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简述晚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是如何发展的。这些认知先后引发了哪些改革运动?这些运动表明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与材料—相比)有何变化?
(3)材料三反映民国初期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出现了哪种倾向?材料三作者是如何评价这种倾向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概括指出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并不一般地反对发家致富,只是反对那些“豪杰有力之人,其议论足以动士大夫者”,这是指家室富有、社会政治地位很高而又恣意兼并的人;他反对那些“富姓赇(受贿)吏,寓田势家”,……他反对那些“元奸宿豪,舞手以乘民”,这是指乘人之危以攫取暴利的人;……主张通过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适当加以限制。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 荆公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的酌盈剂虚,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此义也,近数十年来乃大盛于欧美两洲,命之日社会主义,……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虽颇丰,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1908年)
(1)依据材料一,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矛头所指。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在农村采取的相应措施。
(2)材料二中,梁启超是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作用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将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标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1902年间,梁启超在日本一接触到卢梭的思想即为其所折服。他不遗余力地赞扬法国革命,颂扬卢梭是法国革命的精神领袖。……对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顶礼膜拜,称“《民约论》正今日中国独一无二之良药也”。……鼓吹“破坏主义”,并撰写《讨伐专制政体檄》的鸿文,为革命造势。
——闾小波《柏克与梁启超——革命年代的智者》
材料二 粱启超叹道:“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满洲立宪,忽而五族共和,忽而临时总统,忽而正式总统,忽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忽而召集国会,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他说,君主的尊严“能于无形中发生一种效力,直接间接以镇福此国”,……“吾数年来怀抱一种不能明言之隐痛深恸,常觉自辛亥、壬子之交铸此一大错,而中国前途之希望,所余已复无几。”
——张京华《梁启超与陈寅恪》
(1)依据材料一,归纳梁启超折服于哪些“卢梭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折服于卢梭思想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表明梁启超的思想又有何新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状?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为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迭,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
——孙中山1894年6月《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 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
——1912年8月13日孙中山写给宋教仁的信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的政治、经济背景。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谋划之“计划”有无实现?这一结果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状?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