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ATP的合成过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
B.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
C.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曲霉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在细胞中还能干扰mRNA与DNA的合成、干扰某些tRNA与氢基酸的结合。据此推测,幼鼠长期摄入较多黄曲霉素后,机体不可能出现

A.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异常
B.血浆蛋白减少影响内环境稳态
C.抑癌基因突变成为原癌基因
D.生长缓慢且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UG、GUG是起始密码子,在mRNA翻译成肽链时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这是因为

A.组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单体中没有甲硫氨酸和缬氨酸
B.mRNA与核糖体结合前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碱基序列
C.mRNA起始密码所在位置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替换
D.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氨基酸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
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
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CD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1:2
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GLUT4是骨骼肌等细胞膜上的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研究表明,胰岛素能促进GLUT4基因的表达,并刺激含有GLUT4分子的囊泡从胞内移动到细胞膜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运输GLUT4分子的囊泡可能自高尔基体
B.GLUT4分子转运葡萄糖的过程有可能不消耗ATP
C.血糖浓度降低时细胞膜上的GLUT4分子数会增加
D.细胞膜上GLUT4数量减少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生长旺盛的绿叶,利用打孔器打出一批直径为1cm的叶圆片,将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NaHCO3溶液的培养皿底部,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件下(如图甲),测得各组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如图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分解速率逐渐增加
B.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绿体基质中C3的生成速率逐渐减弱
C.c~d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单个叶圆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逐渐减小
D.a~d段如果增加光照强度或温度,都能明显缩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时间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   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   ,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   细胞,小部分形成   细胞。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   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H7N9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   
(4)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峡水库蓄水以,库区支流回水区段富营养化和水华问题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对库区大宁河回水区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主要藻类的跟踪观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藻类属于水域生态系统中的   。不同藻类植物之间是    关系,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   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      密切相关。
(2)该生态系统中.全年占主导地位的藻类是   ,图中   藻的细胞密度峰值出现在水温较低的1—3月间,属于比较耐低温的藻类。该区域的优势藻在一年中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这属于群落的   演替。
(3)蓝藻水华出现在2012年的   月之间,次年5月该区域又暴发了甲藻水华。该水域在春末夏初是水华高发期,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等。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菊花是一种良好的观赏植物,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某些珍稀菊花品种的快速繁殖。
(1)进行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   。配制MS同体培养基的母液时,无机物中的大量元素应浓缩 
 倍。配制好的培养基在分装后需进行   处理。
(2)接种前,外植体的消毒一般要用到70%的酒精和   两种药剂。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   ,由愈伤组织形成丛芽的过程称为   
(3)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芽增殖的影响时,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6—BA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NAA属于生长素类似物)。

①据实验结果分析,6—BA的浓度在   mg/L之间时,丛芽的增殖倍数随之相应增加;当6-BA浓度一定时,NAA浓度越   (低/高),丛芽的增殖效果越明显。
②若耍进一步诱导丛芽生根,新配制的培养基与诱导丛芽增殖的培养基相比,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动物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毛色、眼色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下图是研究该种动物毛色、眼色性状遗传的杂交实验,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眼色基因(B/b)位于   染色体上,白毛个体关于毛色的基因型为      
(2)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F2中这种基因型的个体占的比例为      。
(3)F2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4)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与灰毛白眼雄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杂合雌性个体占的比例为          
(5)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染色体多出1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l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多出1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____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②欲判断基因R/r是否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F1,再让F1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   ,则基因R/r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   ,则基因R/r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

来源:2014届四川成都高三下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