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下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无为”、“逍遥”、“以无事取天下”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D.制天命而用之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李贽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两位思想家生活在l7一l8世纪,他们的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对他们思想相似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孟德斯鸠           王夫之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C.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残酷性
D.他们代表的阶级属性相同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学统治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古代希腊的哲学家 B.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
C.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D.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步受到质疑与挑战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该书是教育部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的学生必读书。如果由你来写一份推荐说明,你认为最合适的理由是

A.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它曾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
C.它揭露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压迫与剥削
D.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对某书法家有段这样的描述:“……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这位书法家的作品应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元曲 B.乐舞 C.杂剧 D.京剧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的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君主立宪 D.三民主义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电机的发明与蒸汽机的改进主要的不同是:

A.有科学理论做基础  B.发明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C.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D.有较长时间的完善过程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说:“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材料反映了

A.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严厉的批判 B.20世纪初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
C.新文化运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D.向西方学习中资产阶级的困惑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国际基金会”章程明确规定基金会活动的目标是建立慈善机构,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这说明

A.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B.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主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C.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D.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B.《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主张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的分别是

A.《论十大关系》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多年前,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知道这些事件主要是通过
   

A.电视 B.报纸 C.电影 D.互联网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5年法国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举行国葬。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是

A.                 B.                   C.                  D.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铭在《外国美术史》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追求”的有
    
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向日葵》    ③《拾穗者》      ④《日出•印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指导思想或核心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摘自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2)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3)欧洲思想家历来重视“理性”,欧洲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理性”思想发展历程
(4)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的思想解放潮流。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历史上“民本思想”传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
视角一: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3分)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视角二: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
材料二 (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

视角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材料三、四,指出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从真正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新三民主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
视角四: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理念
材料五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4)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宋朝的两幅绘画作品

图1《清明上河图》                  图2《货郎图》
材料二

图3 中世纪的圣母像                  图4 拉斐尔的《椅中圣母》
请回答:
(1)材料一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体现此艺术风格的时代背景。
(2)从图3到图4,作品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以上图画,能体现世俗化的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并分析东西方文化出现世俗化的共同原因。
材料三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4)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作品的思想性。
(5)综合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的认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历经思想观念——制度——器物的原发创新历程。
——百度网
材料二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近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方相比,中国走这种近代化发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赣州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