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4练习卷
在下面各句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肥胖______是一种臃肿的状态,更是一种疾病,它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诸多疾病。
(2)取民俸禄却不能为民分忧,________他就一点也不感到羞愧吗?
(3)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________偶然因素所致,________新自由主义长期泛滥的必然结果。
A.不止 难道 不仅是/而且是 |
B.不只难道不是/而是 |
C.不止莫非不是/而是 |
D.不只莫非不仅是/而且是 |
2013年1月10日,王永、邓飞、赵普、郎永淳、陈伟鸿、崔永元等6人在微博上发起“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1月30日,由北京团市委、市青联等共同发起的“温暖2013——春节回家顺风车大型公益行动”在北京启动。
请为此次公益行动拟写一则广告词。 要求:简洁、生动、准确,语言得体。(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王允先把貂蝉许给吕布,接着又把貂蝉献给董卓;貂蝉不满董卓,爱慕吕布的英勇,经常寻找机会与吕布私下相会。(《三国演义》) |
B.对吴老太爷的死,范博文不以为奇,说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到了现代大都市上海,自然要“风化”。(《子夜》) |
C.夜里,鸣凤打开自己“灵魂的一隅”,回忆过去,思索归宿,最后两个大字不住地在她的脑子里打转,就是“薄命”。(《家》) |
D.圣母院是圣地,享有避难权,法庭却不顾及这一点,要入内逮捕爱斯梅拉达;甘果瓦率流浪人和乞丐攻打圣母院,想救出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
E.副检察官发了一通谬论,以犯罪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他认为下层阶级天生是下贱的,下贱的人必然会犯罪。(《复活》)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刍荛②者往焉,雉兔③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④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注】 ①囿:园林。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③雉兔:捕鸟猎兽。④郊关:这里指梁惠王的国都郊区。
请结合上述有关“囿”的文段,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著名歌手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歌手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非常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的机会,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让选手实现梦想,也不仅仅是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的关注。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禁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
B.观众对选秀节目产生疲劳感,是因为他们对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
C.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虚假的情节,显示出公众对于诚信的判断标准过于苛刻。 |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更禁得起追问。 |
第二段画线句子“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在论述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