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3-2014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BaSO4 | B.HCl | C.CO2 | D.H2O |
下列水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pH=8的溶液 | B.含有OH-离子的溶液 |
C.NaCl溶液 | D.c(OH-)>c(H+)的溶液 |
25℃时,把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促进水电离的是
A.NaCl | B.HCI | C.NH4Cl | D.KOH |
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中的(NH3•H2O)是弱碱的是
A.氨水能被弱酸醋酸中和 | B.铵盐受热易分解 |
C.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 D.常温下,0.1 mol/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
在H2O+CH3COO-CH3COOH+OH-的平衡中,要使平衡向右移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NaOH固体 | B.加入冰醋酸 | C.增大压强 | D.升高温度 |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能去油污 |
B.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 |
C.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稍有减小 |
D.Na HCO3与Al2(SO4)3混合作泡沫灭火剂 |
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
A.NH4Cl | B.NH4HCO3 | C.NH4HSO4 | D.(NH4)2SO4 |
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红色物质附着 |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
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
D.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
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1 mol·L-1的NaCl溶液,放置相同时间后,锌片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③①④②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
取100 mL 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 | B.用酒精灯适当加热 |
C.加入适量蒸馏水 |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
用惰性电极实现下列电解实验,其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的pH不变 |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阳极消耗OH-,故溶液的pH减小 |
C.电解硫酸钠溶液,阴极和阳极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电解氯化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O或CuCO3均可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 |
已知:2Zn(s)+O2(g)=2ZnO(s) △H="-701.0" kJ•mol-1
2Hg(I)+O2(g)=2HgO(s) △H="-181.6" kJ•mol-1
则反应Zn(s)+HgO(s)=ZnO(s)+Hg(I)的△H为
A.-519.4kJ•mol-1 | B.+259.7 kJ•mol-1 | C.-259.7 kJ•mol-1 | D.+519.4 kJ•mol-1 |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
B |
C |
D |
电极材料 |
Cu、Zn |
Cu、Ag |
Cu、C |
Fe、Zn |
电解液 |
FeCl3 |
Fe2(SO4)3 |
Fe(NO3)2 |
CuSO4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0.01mol·L-1醋酸溶液pH=2 |
B.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
C.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溶液pH=4 |
D.常温下,将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pH=1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0 mol·L-1的Na2CO3溶液22.10 mL; |
B.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可以用环形铁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
C.经实验测定等物质的量的盐酸、醋酸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 |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湿润的广范pH试纸上,测其pH=3.6 |
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导电性增强 |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
C.再加入10 m L pH="11" NaOH溶液,混合液pH=7 |
D.溶液中不变 |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s)+Pb(s)+2H2SO4(aq)=2PbSO4(s)+2H2O(I),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O2是电池的负极 |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 |
C.PbO2得电子,被氧化 |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
对于下图的锌锰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O2是氧化剂,被氧化 |
B.碳棒为负极、锌筒为正极 |
C.放电过程中NH4+向锌极移动 |
D.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
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Ca(OH)2(s)Ca2+(aq)+2OH-(aq) 当向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2+数目不变 | B.溶液中c(Ca2+)增大 |
C.溶液pH值不变 | D.溶液pH值增大 |
把0.02 mol/L CH3COOH溶液和0.01 mol/L 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后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A.c(CH3COO-)<c(Na+) |
B.c(CH3COOH)+c(CH3COO-)="0.02" mol/L |
C.c(CH3COOH)>c(CH3COO-) |
D.c(OH-)+c(CH3COO-)=c(H+)+c(Na+) |
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
(2)H2S电离方程式: ;
(3)Al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
(4)在25℃、101 kPa下,l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55.6 kJ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5)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两极电极方程式
负极: ;
正极: 。
(6)写出NaHCO3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H+)+c(Na+)= ;
c(Na+)= 。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 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电解液中向X极方向移动的离子是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
②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杂质发生的反应不必写出。)
③溶液中的c(Cu2+)与电解前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同学用0.10 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HCl溶液注入锥形瓶,同时滴加2-3滴酚酞试液; |
B.用0.10 mol/L的HC!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C.把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 |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后,将待测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距离刻度“0”以上20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 |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以上操作1-2次;
G.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下边,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碱液后溶液颜色突变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为止,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的刻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C→ →B→ → → 。
(2)G步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3)D步操作中液面应调节到 ,尖嘴部分应 。
(4)滴定终点读数时,如果仰视液面,读出的数值 ,若滴定前平视读数则由此计算得到的NaOH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如图分别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的一部分,则量筒,滴定管,温度计分别是 (填编号)。
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H<0。
(1)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mol·L-1·min-1。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温度高于850℃时,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5 |
0.116 |
0.216 |
0.084 |
|
6 |
0.096 |
0.266 |
0.104 |
|
①表中3 min~4 min之间反应处于 状态;cl数值 0.08 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 min~5 min之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3)在相同温度下(850℃),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2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与“否”),此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 。